北海道的年錄8(令和元年11月)




——是位在 日本 神奈川縣 鐮倉 市的臨濟宗圓覺寺派寺院。山號“ 金峰 山”(きんぽうざん)。本尊三世佛(阿彌陀如來・釋迦如來・ 彌勒 如來)、開基(創立者)為北條師時。 鐮倉 五山第四位。境內以“凈智寺境內”被指定為國之史跡。
凈智寺為 鐮倉 里唯一擁有 中國 式鐘樓門的寺院。



——是位在 日本 神奈川縣 鐮倉 市的寺院,臨濟宗建長寺派大本山。山號“巨福山”(こふくさん)。本尊地藏 菩薩 、開基(創立者)為北條時賴、開山(初代住持)為 蘭溪 道隆。 鐮倉 五山第一位。境內以“建長寺境內”被指定為國之史跡。
總門
創建年代不詳,據推測大致建於建治元年(1275)前後。 大門為1940年由 京都 般舟三昧院遷移而來。

三門 為空、無相、無作這三解脫門之簡稱,一般寫作山門。
創建年代不詳,應在建長5年後不久。現有建築為“狸和尚”傳說的萬拙碩誼和尚於安永4年(1775)建成。
承襲了室町時期禪宗樣式的雙重門威風凜凜,顯示出“本山之威容”。
其後,1954年修繕時將巴茅葺的房頂改為銅葺,在時隔二百二十年後,1996年進行了大規模修複,重現了創建之初的雄姿。

日本 國寶,建長寺創建之初的貴重遺物之一。面向 三門 ,右手可看到鐘樓。據銘文記載,建長7年(1255)以奠基人北條時賴為大施主,開山祖師 蘭溪 道隆親撰鐘銘,由當時 關東 地區鑄造匠物部重光鑄造。




開創之初最早建成的建築。佛殿當初左右配有土地堂、祖師堂,殿內有禪寺奠基人北條時賴的碑銘。
現有建築是正保4年(1647)年芝增上寺轉讓的“靈屋”(祭祀神靈的廟宇)。
除供奉本尊地藏 菩薩 外,還安置有以往可能是祭祀在土地堂的伽藍神、祖師像以及千體地藏、傳心平地藏等。

位於佛殿後面,為弘揚大法堂,在古代寺院中相當於現在的講堂。
現在安置有千手觀音像。最初的法堂創建於建治元年(1275),而現存法堂是文化11年(1814)舉行的上梁儀式。
作為創建750周年紀念活動的一環,2002年完成瞭解體維修工程。



唐門是指屋頂呈歇山式,並非 中國 式之意。據說與佛殿一樣,是從芝增上寺“靈屋”遷移過來的門。

最初面水而建,供奉有寶冠釋迦牟尼佛像。 現存的方丈與大門同於1940年由 京都 般舟三昧院遷移而來。






——是位於 日本 神奈川縣 鐮倉 市的神社。舊社格為國幣中社(現神社本廳的別表神社)。武家源氏、 鐮倉 武士之守護神。也稱作 鐮倉 八幡宮。公元1063年由源賴義由 京都 的石清水八幡宮勸請至由比濱。此後,於公元1180年進入 鐮倉 的幕府將軍源賴朝將其移請至現址,並加以擴建,才成為日後 鐮倉 幕府時期中心。
此門是1923年 關東 大地震後於1930年重建的。樓門入口的兩側矗立著兩尊門神,阻擋邪氣進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