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J看世界 -- 2019.6北歐-塔林-波蘭-南法
尼姆 ,我喜歡。它就像 西安 一樣,可以讓你穿越兩千年。
D16 -- 普羅旺斯:紅土城+索村+泉水城
今天是比較辛苦的一天,去的景點有點兒多。另外索村在高山上,山路崎嶇難走不說,又趕上修路,繞了一大段。
《 普羅旺斯 ·山居歲月》一書的故事背景正是塞南克修道院Abbaye de Senanque。
現在通往修道院的小路上,有明顯的禁行標誌,只能遠遠地拍一張。

通往修道院的路上會經過石 頭城 Gordes,這座建在高山上的小城仿佛天空之城。
紅土城Roussillon是 法國 最美村莊之一。這裡的土壤含有某種礦物質,使小 鎮遠 遠看上去猶如建在血色的高崖上。房屋都是用當地的紅土建成,外觀呈現出深淺不一的紅褐色,別具風格。
索村Pays de Sault位於高原地區,種植的大多是原生薰衣草,個頭較小,花穗稀疏,藥用價值比較高。
但實際走下來,沒看到太多的薰衣草,而且山路崎嶇,時間成本比較高,不太推薦。
村子建在高山上,面積不大,也不太好逛,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這裡的風景很美。
今天的最後一站是泉 水城 Fontaine de Vaucluse,小鎮不大,但很有生活氣息。
小鎮的中心有一條清澈的河,很多人在河邊玩水。
這條河邊上有一條岔路,是一條商業街,這條商業街上的薰衣草製品很便宜。
商業街的盡頭是地下泉眼了。這個小鎮之所以叫泉 水城 ,就是因為這裡是 法國 最大的地下涌泉,雨水多的時節,水位可達數十米,顯然今年的雨水比較少。

可六天過去了,鬆散的假期又被我搞成了拉練,直到今天竟還沒去過 阿維尼翁 。
早上出門的時候,碰到了那對 德國 夫婦。先生好像是個大學教授,標準的 德國 人,有型但高冷,平時遇到我,也只是夫人跟我聊天,他一般就沖我點點頭。可沒想到他今天聽說我要去 阿維尼翁 ,突然畫風一變,說有一首 法國 童謠就叫 阿維尼翁 ,接著就唱了起來,別說唱得還挺很好聽的。
接著,邊上另一撥 法國 鄰居也參與了進來,都說這首歌很有名,也跟著大聲唱起來。對呀,這是她們國家的歌。
這四個 法國 老姐妹很有意思,每天晚上都坐在院子里吃飯聊天到很晚,所以每天都能看到我回來。每次下車就會受到她們熱烈的迎接,七嘴八舌地問我今天去哪兒了,特別是那位只會說法語的老姐姐。為了提高我的法語能力,我也費勁地從嘴裡蹦著法語單詞,一場交流下來,基本上雙方都挺累,還只能明白個大概,最後不得不用相機里的照片說明問題。
民宿的女主人也很可愛,她長得很漂亮,是個優雅的 法國 女人。雖然住在農家院,一天不是澆花就是收拾院子,腳不沾地的忙碌著,但仍覺得她很高貴,很喜歡她。
來的第一天,她說這片地域產葡萄酒,要送我一瓶,問我要紅的還是白的。 中國 人講究禮尚往來,那就得找個東西回禮。但出來旅行也沒準備什麼禮物,翻箱倒櫃找了半天,也只有一件開車用的防曬披肩,是新的,還湊合拿得出手。沒想到送給她時,她驚訝地問我:幹嗎要送我這個?唉,還不是因為你送我紅酒了嗎?我還不太捨得送呢,送給你我就沒的用了。可咱還真學不會直接表達,只好說這是謝謝你的紅酒,是來自 中國 的禮物。
外國人的表達比 中國 人直接,如果是 中國 人,收禮的人即使心存疑慮,可能也會一邊說:“謝謝哈,你太客氣了”,一邊想:“乾吧要送我這個”。外國人有話直說,雖然有時不太習慣,但時間長了反而覺得容易相處。
6月21號是夏至, 中國 人的傳統是吃麵條。我把帶的方便面分給他們,告訴他們怎麼煮。真沒想到,他們還挺感興趣,都說很好吃。
生活在這個小院里,感覺就是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
好吧,言歸正傳,今天的目的地只有兩個:嘉德水道橋和 阿維尼翁 ,這兩個都很有名,上次錯過的地方,今天一併補上。
大約在公元50年,處於鼎盛的 羅馬 帝國已把 地中海 收為內湖,為了把Uzès的水送到當時的重鎮 尼姆 ,他們建造了一座50公里長的水道。這座以拱形為基礎的水利工程共動用500多工人,耗時15年,用高超的工藝,將山間的泉水,穿過崇山峻嶺,運抵 尼姆 市,每公里落差僅24釐米。為了保證每一段流程的坡度,工匠們在有些地段需要開山鑿石,而工程的最大難題就是如何讓水從嘉德河谷上經過,由此就產生了嘉德水道橋。1985年, 嘉德水道橋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而得到了全方位的保護,登上了歐元的紙幣. 每年來自世界各國的游客過百萬, 讓它名列 法國 參觀人數最多的十大景點之一(百度百科)。
上次來時導航出了問題,好不容易找到的時候已經關門了。可這次依然沒能看到,車載導航儀依舊找不到景點,用手機的探圖APP也找不到,可用手機里的Google Map,一會兒讓往東,一會兒又回過頭讓往西,走了三個小時顯示還要五十公里。
找這嘉德水道橋也太難,今天就算死磕能找到, 阿維尼翁 也去不成了,所以果斷選擇放棄,直接去 阿維尼翁 。
阿維尼翁 Avignon是 法國 最美麗的城市之一,享有“小 羅馬 ”的美譽,如今這座城市的部分建築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它是14世紀 羅馬 教皇的居所,因此又被稱為教皇城。 阿維尼翁 橋這首歌曲被全世界的孩子所傳唱,每年七月舉辦的 阿維尼翁 戲劇節,更是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阿維尼翁 相比於南法的這幾個小城鎮,可以說是 大城 市了。高樓大廈林立,商店中的商店也不再僅僅以薰衣草為主題,人流量也明顯增多,街上充滿了藝術氣息。當然,它同時也具備 大城 市的缺點:堵車,車位也不好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