獃梨國 ‖ 在一城一電影的行走中連闖兩大狂歡節





所以, 比薩 斜塔的馳名更加因為伽利略的實驗吧。
逛完了彩色島,我們繼續乘船回到聖馬可廣場。首先是要解決逛了一上午已經開始報警的肚子。
對於吃這回事,我並非米其林類高檔餐廳的簇擁者——那麼一大盤端著一丁點兒號稱身世傳奇的食物總有“吃不懂”的感覺。
而街頭小食才比較考驗味道吧。
我們溜達到了 威尼斯 有名的網紅街頭意麵店——Dal Moro's - Fresh Pasta To Go,離聖馬可廣場挺近的。


我們點的是番茄意麵(左)和 博洛尼亞 肉醬面(右),吃到差不多才想起來拍一張。
灑上芝士粉很香,味道也挺不錯。
只是店內並沒有地方坐,只能拿著邊走邊吃。

補充能量後,今天繼續參觀總督府和嘆息橋。
總督府曾是 威尼斯 總督的住處,也是當時政府機關與法院所在,從聖馬可大教堂移步就到了。







最開始只是想過來逛逛的,結果走起來才知道總督府有多大。感覺監獄真是走不到頭了。
嘆息橋,還是從外面看比較好。

不過還是但願大家,都能找到可以在此長吻的人吧。
這一天是周五,盛裝出行的人們明顯比昨天多了很多。
總督府里、花神咖啡里到處都是,時光倒流二百年。



大哥,穿成這樣就不要玩手機了嘛,真的很出戲的。






而以下這個是我最喜歡的一個
最開始我以為只是在COS一堆可愛的水管,並且由於他太過投入,眼睛那塊兒是用紗擋著一層的,以至於非常容易走路撞到人。
可後來我仔細一瞧——這不是畢加索的《格爾尼卡》嗎!
非常有想象力的作品啊——嗯,面具和服飾在 威尼斯 狂歡節是可以被稱呼為作品的吧。

後來發現他們都非常樂意被拍,會主動凹造型等你來拍,想合影什麼的也完全沒有問題。
圍觀人數比較少的面具客還是一副相當落寞的樣子呢。
哎呀你看,即便是面具客本客,遇到喜歡的面具服飾,還是會按快門的啊。

DAY3
威尼斯 的第三天,也是面具與服飾大賽決賽前一天。
這一天的內容:隨性而逛。
周末,火車上的人多到堪比春運大潮,而我住的酒店一大早就能在電梯間看到形形色色著裝的人。
電梯門一開,某位大帝在門口笑笑不進來——這回不是因為電梯裡人太多,而是大帝的頭飾太高又不能低頭,皇冠會掉。
徜徉在 威尼斯 錯綜複雜的小巷裡,和各種精緻的面具店來個不期而遇。許多來不及租服裝的游客也是隨時在路邊小店買上一身行頭就可以投入狂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