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教會我自信與勇敢
歡迎關註我的微信公眾號:布蘭達的小世界
原文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biz=MzI1MDE0NjA4NA==&mid=2648783502&idx=1&sn=b305290248d138d41502d6b710671cbe&chksm=f19326c5c6e4afd3b36a4f92a9b70eccc4dac56a5a469267cf7d6054712ffc5acd11f66f5241&token=487225899&lang=zh_CN#rd
前言高二那年,我握住僅有的兩張往返機票,一頭闖入了一個未知的世界—— 緬甸
有很多朋友問我,為什麼敢一個人出去旅行?
當然,我並非練就一身功夫,能夠做到無所畏懼;也並非隨身帶著一個迫擊炮,能夠幫我擊退所有的恐懼。如果倒退個六、七年,或許我還沒有隨時跟別人搭上話的信心,也沒有獨自面對旅行中各種未知的勇氣。
據說每個人都會有使自己突然改變的契機,或許是一次觸碰心靈的交談、或許是一場與死神對峙的大病、抑或是一本書、一部電影、一個人……
對於我來說, 緬甸 之行,就是改變我的“契機”。它讓我從自卑、膽怯的漩渦中掙脫,暴露在陽光下,吸收了所有的光和熱,終是成為了一個自信的、勇敢的、樂觀的“人”。
緬甸 ,如果不是爸爸媽媽的“安排”,我根本不曾想過會去那樣一個國家。
13年夏,是 緬甸 將首都從 仰光 遷到 內比都 的第七年,是奧 巴馬 作為首位在任期間訪緬 美國 總統的半年,是時任 緬甸 總統在47年僵局後首次訪美的第二個月。
那時的 緬甸 ,街上到處都是嚼完檳榔後吐出的紅口水,處處掛著昂山素季的相片,剛剛從 美國 的封鎖中看到一絲希望……
那時,於 緬甸 ,我沒有看見旅行團、沒有碰到吵吵鬧鬧的游客,或許那時,它是保存著其最為原始的風貌的。
於是,我帶著一顆無知的、恐懼的心,一頭扎進了這塊未被開墾的土地。 飛機場剛下飛機,我的確慌了。周圍都是說著 緬甸 語的叔叔阿姨,在那個不大的機場,我竟不知道做些什麼。爸媽催促著我做些什麼,找個酒店、瞭解景點、換些當地貨幣,然而當時的我對於他們的要求竟有些抵觸——為什麼在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要我去完成這一切未知的東西?
我從未想過主動和陌生人交談,更別說是與我語言不相通的人了。但是,爸媽給我最好的禮物就是他們對我的鼓勵與信任。所以我被迫妥協了,現實的無奈還是逼著我去跟當地人交談。 我怎麼都不會忘記“passport”這個詞了,因為這是讓我的嘴巴和耳朵重新恢復功能的第一個詞。學了這麼多年英語,我當時竟沒有聽出那位機場工作人員說的這個詞。一來是他們濃濃的口音,二來是緊繃的神經使我的聽覺功能下降了不少。當然,最後還是靠著手勢、靠著猜測完成了這次簡單的交流。
走出機場後,我的恐懼感的確是加深了。 仰光 的機場分了國內和國際機場,所以在國際機場外的出租車司機基本上都會一兩句英語。
看到異國面孔的我們,他們就好似地鐵外招呼顧客的電動車司機,揮舞著他們的雙手,迅速圍轉在我們身旁(或許那也是我這輩子唯一一次感受到明星般的“機場圍堵”了吧)。很顯然,這種情況下,身強力壯的司機就占據了有利條件。一位比我爸還要強壯的胖司機拽住了我的胳膊,稀里糊塗的被拉進了他的小車。這裡提到“小車”,一來是因為它的確小, 仰光 街道上車不多,有車子也是那種奧拓一般大小的車,似乎開著就要散架了;二來是因為司機的身形的確高大,挺著的大肚子似乎要抵到方向盤上了。
贏得這場“搶人之戰”的勝利,司機在車裡喘著大氣。在潮濕悶熱的 緬甸 天氣里,搖上車窗,開著空調,漸漸平靜了下來。
開始他問了我不少問題,但是我並聽懂,或許那時的我還沒從剛下飛機來到異國的恐慌中緩解過來。越是努力聽,就越是聽不懂。司機索性漫無目的地專心開車,不再問我問題了。爸媽又催促著我讓司機幫忙找酒店,而我又沉默不語,那種對未知的恐懼感再次升起並且越發控制著我的大腦。
司機的樣子看上去很無奈,或許在想今天怎麼倒霉拉了這樣一家奇奇怪怪的外國人?他專註地盯著前面種滿椰樹的上坡車道。他的呼吸還是很重,或許真是因為胖、也或許在調整他的情緒。他手上帶了很大一塊紅寶石,是黃金的托,看來做一個會講英文的司機在 緬甸 還是蠻賺錢的嘛!突然下起了大雨,雨刮器瘋狂的轉動著,然而那也只是徒勞,上帝似乎在為我們的沉默渲染些氣氛,故意倒下這麼一大盆水。司機為什麼能沉住氣一直開著這小破車?他要開去哪裡?
終於,他開口了,這次我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他有個能聽懂一些中文的朋友?!他撥通了電話,在那頭,我聽到了略顯生澀但是令我相當感動的熟悉的中文:“你好”!於是我跟他朋友說明瞭我們需要找酒店的需求,之後他朋友又轉述給了司機。
掛斷電話後,我的所有感官似乎都被打通了,我開始主動和司機搭話,告訴他我們什麼都沒有準備,也不知道看些什麼,在哪裡住。司機也跟我有著沒著的聊了起來——關於奧 巴馬 來 仰光 做了演講的大學,關於 緬甸 的美食、美景……
大金塔這或許是 仰光 最為有名的“景區”了,或者不能算是一個景區吧,因為只有我們這些外國人需要付錢進去參觀, 緬甸 人則挎著他們的小籃子毫無阻攔的進進出出。
司機把我們拉到了這裡,脫下鞋子,帶著我們走向大 金塔 的正門,門口交了5美元後,得到一張粉色的貼紙,貼在胸口,便步入了這個神聖的地方。
司機說會隔2、3個小時來接我們,而我們竟也放心的把全部的“家當”留在了車上,看著小車離我們遠去。 這座金碧輝煌的佛塔,是 緬甸 國家的象徵,也是東方藝術的瑰寶。佛塔上貼的都是真金,據說上面的黃金已經有7000公斤重。那或許上面也有著7000公斤重的願望吧!
周圍的小 塔里 有鑲著寶石的柱子,有用象牙雕刻的佛像。那些寶石觸手可及,卻沒有一處被盜。地面鋪的全是玉石,在 緬甸 悶熱的天里,踩上去竟是那麼涼爽。怪不得 中國 人都從 緬甸 進口玉石呢,因為這裡不僅多,而且本國人也不怎麼稀罕。
熱帶季風氣候帶給這裡最多的就是那多變的氣候吧,忽雨忽晴。在暴雨的時候,我和爸媽不得不躲進任意一個廟宇內,而不管哪裡,只要避雨, 緬甸 人似乎都在禱告。而坐在那裡的地板上,靠著鑲滿寶石的柱子,聽著屋檐上暴躁的雨滴,望著禱告者的背影,內心竟然異常平靜。
這,也許就是信仰?
不知為什麼,總想在這裡獃上更長的時間,這裡的佛塔、烏鴉、菩提樹都是那麼有意思。雖是赤腳在裡面行走,但走出大 金塔 後,發現自己的腳甚至比剛進時還要乾凈。司機果然在約定的時間等在門口了,那是我第一次喜歡上了這裡,雖然貧窮但是心善的 緬甸 。
環城小火車當然,後來我還是在許多平臺瀏覽了 緬甸 的旅游信息,許多人都介紹到了環城小火車。的確,那是我接觸到最真實的 緬甸 的窗口。
5年,似乎是可以制定一個“五年計劃”的時間了。我的這些照片的確是5年前的 仰光 ,那個街道有些骯髒、到處關門閉戶的 緬甸 。
我最近在網上搜索了關於 仰光 Circle train的信息,發現網友們的視角下, 仰光 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個曾經破爛的火車站如今安上了座椅,火車外也重新粉刷了,甚至火車沿途的風光似乎都重新佈局過了。
我驚嘆於那些驚人的變化,甚至想再次回到 仰光 的環城小火車上,去看看現在不斷成長著的 仰光 。
下麵我所寫的,都是我5年前的記憶,如果有興趣,你們不妨帶著我這篇游記去認識現在全新的 仰光 。
Circle train算是我和爸媽去 緬甸 唯二知道一定要去的。還好司機帶我們入住了一家離火車站很近的酒店,我們也得以走著去火車站。
去車站的路上沒什麼人,我甚至懷疑我們是不是住在城中心。路邊的電線上站著許多烏鴉,聽說在 緬甸 ,烏鴉是吉祥的象徵,那我們那天的確是會交上好運氣的吧!
火車站很空,沒什麼人,也不知怎麼的就稀里糊塗的走了進去,而且就來到了鐵路邊。一個工作人員模樣的人走來,領著我們去了一個小房間,交了3美元,給了我們一張我看不懂文字的黃色票據,或許這就是我們的車票吧。
那時火車還沒來,我們也只有在月臺上坐著等待,而時不時出現頂著傢具的男人、女人倒是吸引了我們的註意力,感嘆道為了生活的他們竟練就這雜技一般的“功夫”。
火車緩緩駛入沒有圍欄的月臺,沒裝門框和窗戶的透風的車廂時不時跳下些人,這時一群人便涌了上去。我和爸媽也跟隨著他們的腳步登上車廂。我第一次坐在這樣擁擠的車廂里,不一會兒,車廂就被擠滿,沒有位置的人們只能站著。挑著擔子的小販、沒穿衣服的小孩子、挎著小 布袋 瘦弱的女人……全都睜大眼睛死死盯著我們這三個“闖入者”。
這時候,剛纔收了錢的叔叔不知從哪裡冒出來了,把我們趕下了那節車廂,帶著我們去了另外一個車廂——這是一個豪華的車廂,人不多,帶有小風扇,像是國內的硬座車廂,甚至還有小桌子。這下我明白了,原來我們付的錢就是坐這樣的車廂呀!
這節車廂上來的人並不多,但是有兩個給我的印象卻極為深刻——一個是抱著孩子的媽媽:姣好的身形,穿著合身的富有特色的衣服,戴著一身的金首飾。那一定是個有錢人吧,我心裡想著,也時不時瞄著她環抱著的那個睫毛長長的漂亮的小男孩。一個是上車後跟我搭話的瘦瘦的叔叔。叔叔很高興能夠遇見會講英文的人,他跟我講了他在 新加坡 生活的女兒們,跟我聊了 中國 功夫和熊貓,直到最後一站我們才告別。這趟旅行我最後悔的事就是弄丟了他的地址,本來答應了他會寄去 中國 的明信片,給他寫長長的問候信。而現在或許我也只能成為他記憶里那個碰巧聊上兩句的 中國 小女生罷了。
環城火車上面的風景是我一輩子都難以忘記的——隨意搭建的破爛的房屋、別墅區前的臭水溝、衛生間前打牌的男人們、樹上趴著的巨大蜥蜴、軌道上的集市、搖著船的鄉村風光、隨處可見的佛塔……那些場景我怎能忘記?那是我體會到的最真實的 仰光 ,那個貧窮但是熱鬧的 仰光 。
原文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biz=MzI1MDE0NjA4NA==&mid=2648783502&idx=1&sn=b305290248d138d41502d6b710671cbe&chksm=f19326c5c6e4afd3b36a4f92a9b70eccc4dac56a5a469267cf7d6054712ffc5acd11f66f5241&token=487225899&lang=zh_CN#rd
前言高二那年,我握住僅有的兩張往返機票,一頭闖入了一個未知的世界—— 緬甸
有很多朋友問我,為什麼敢一個人出去旅行?
當然,我並非練就一身功夫,能夠做到無所畏懼;也並非隨身帶著一個迫擊炮,能夠幫我擊退所有的恐懼。如果倒退個六、七年,或許我還沒有隨時跟別人搭上話的信心,也沒有獨自面對旅行中各種未知的勇氣。
據說每個人都會有使自己突然改變的契機,或許是一次觸碰心靈的交談、或許是一場與死神對峙的大病、抑或是一本書、一部電影、一個人……
對於我來說, 緬甸 之行,就是改變我的“契機”。它讓我從自卑、膽怯的漩渦中掙脫,暴露在陽光下,吸收了所有的光和熱,終是成為了一個自信的、勇敢的、樂觀的“人”。
緬甸 ,如果不是爸爸媽媽的“安排”,我根本不曾想過會去那樣一個國家。
13年夏,是 緬甸 將首都從 仰光 遷到 內比都 的第七年,是奧 巴馬 作為首位在任期間訪緬 美國 總統的半年,是時任 緬甸 總統在47年僵局後首次訪美的第二個月。
那時的 緬甸 ,街上到處都是嚼完檳榔後吐出的紅口水,處處掛著昂山素季的相片,剛剛從 美國 的封鎖中看到一絲希望……
那時,於 緬甸 ,我沒有看見旅行團、沒有碰到吵吵鬧鬧的游客,或許那時,它是保存著其最為原始的風貌的。
於是,我帶著一顆無知的、恐懼的心,一頭扎進了這塊未被開墾的土地。 飛機場剛下飛機,我的確慌了。周圍都是說著 緬甸 語的叔叔阿姨,在那個不大的機場,我竟不知道做些什麼。爸媽催促著我做些什麼,找個酒店、瞭解景點、換些當地貨幣,然而當時的我對於他們的要求竟有些抵觸——為什麼在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要我去完成這一切未知的東西?
我從未想過主動和陌生人交談,更別說是與我語言不相通的人了。但是,爸媽給我最好的禮物就是他們對我的鼓勵與信任。所以我被迫妥協了,現實的無奈還是逼著我去跟當地人交談。 我怎麼都不會忘記“passport”這個詞了,因為這是讓我的嘴巴和耳朵重新恢復功能的第一個詞。學了這麼多年英語,我當時竟沒有聽出那位機場工作人員說的這個詞。一來是他們濃濃的口音,二來是緊繃的神經使我的聽覺功能下降了不少。當然,最後還是靠著手勢、靠著猜測完成了這次簡單的交流。
走出機場後,我的恐懼感的確是加深了。 仰光 的機場分了國內和國際機場,所以在國際機場外的出租車司機基本上都會一兩句英語。
看到異國面孔的我們,他們就好似地鐵外招呼顧客的電動車司機,揮舞著他們的雙手,迅速圍轉在我們身旁(或許那也是我這輩子唯一一次感受到明星般的“機場圍堵”了吧)。很顯然,這種情況下,身強力壯的司機就占據了有利條件。一位比我爸還要強壯的胖司機拽住了我的胳膊,稀里糊塗的被拉進了他的小車。這裡提到“小車”,一來是因為它的確小, 仰光 街道上車不多,有車子也是那種奧拓一般大小的車,似乎開著就要散架了;二來是因為司機的身形的確高大,挺著的大肚子似乎要抵到方向盤上了。
贏得這場“搶人之戰”的勝利,司機在車裡喘著大氣。在潮濕悶熱的 緬甸 天氣里,搖上車窗,開著空調,漸漸平靜了下來。
開始他問了我不少問題,但是我並聽懂,或許那時的我還沒從剛下飛機來到異國的恐慌中緩解過來。越是努力聽,就越是聽不懂。司機索性漫無目的地專心開車,不再問我問題了。爸媽又催促著我讓司機幫忙找酒店,而我又沉默不語,那種對未知的恐懼感再次升起並且越發控制著我的大腦。
司機的樣子看上去很無奈,或許在想今天怎麼倒霉拉了這樣一家奇奇怪怪的外國人?他專註地盯著前面種滿椰樹的上坡車道。他的呼吸還是很重,或許真是因為胖、也或許在調整他的情緒。他手上帶了很大一塊紅寶石,是黃金的托,看來做一個會講英文的司機在 緬甸 還是蠻賺錢的嘛!突然下起了大雨,雨刮器瘋狂的轉動著,然而那也只是徒勞,上帝似乎在為我們的沉默渲染些氣氛,故意倒下這麼一大盆水。司機為什麼能沉住氣一直開著這小破車?他要開去哪裡?
終於,他開口了,這次我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他有個能聽懂一些中文的朋友?!他撥通了電話,在那頭,我聽到了略顯生澀但是令我相當感動的熟悉的中文:“你好”!於是我跟他朋友說明瞭我們需要找酒店的需求,之後他朋友又轉述給了司機。
掛斷電話後,我的所有感官似乎都被打通了,我開始主動和司機搭話,告訴他我們什麼都沒有準備,也不知道看些什麼,在哪裡住。司機也跟我有著沒著的聊了起來——關於奧 巴馬 來 仰光 做了演講的大學,關於 緬甸 的美食、美景……
大金塔這或許是 仰光 最為有名的“景區”了,或者不能算是一個景區吧,因為只有我們這些外國人需要付錢進去參觀, 緬甸 人則挎著他們的小籃子毫無阻攔的進進出出。
司機把我們拉到了這裡,脫下鞋子,帶著我們走向大 金塔 的正門,門口交了5美元後,得到一張粉色的貼紙,貼在胸口,便步入了這個神聖的地方。
司機說會隔2、3個小時來接我們,而我們竟也放心的把全部的“家當”留在了車上,看著小車離我們遠去。 這座金碧輝煌的佛塔,是 緬甸 國家的象徵,也是東方藝術的瑰寶。佛塔上貼的都是真金,據說上面的黃金已經有7000公斤重。那或許上面也有著7000公斤重的願望吧!
周圍的小 塔里 有鑲著寶石的柱子,有用象牙雕刻的佛像。那些寶石觸手可及,卻沒有一處被盜。地面鋪的全是玉石,在 緬甸 悶熱的天里,踩上去竟是那麼涼爽。怪不得 中國 人都從 緬甸 進口玉石呢,因為這裡不僅多,而且本國人也不怎麼稀罕。
熱帶季風氣候帶給這裡最多的就是那多變的氣候吧,忽雨忽晴。在暴雨的時候,我和爸媽不得不躲進任意一個廟宇內,而不管哪裡,只要避雨, 緬甸 人似乎都在禱告。而坐在那裡的地板上,靠著鑲滿寶石的柱子,聽著屋檐上暴躁的雨滴,望著禱告者的背影,內心竟然異常平靜。
這,也許就是信仰?
不知為什麼,總想在這裡獃上更長的時間,這裡的佛塔、烏鴉、菩提樹都是那麼有意思。雖是赤腳在裡面行走,但走出大 金塔 後,發現自己的腳甚至比剛進時還要乾凈。司機果然在約定的時間等在門口了,那是我第一次喜歡上了這裡,雖然貧窮但是心善的 緬甸 。
環城小火車當然,後來我還是在許多平臺瀏覽了 緬甸 的旅游信息,許多人都介紹到了環城小火車。的確,那是我接觸到最真實的 緬甸 的窗口。
5年,似乎是可以制定一個“五年計劃”的時間了。我的這些照片的確是5年前的 仰光 ,那個街道有些骯髒、到處關門閉戶的 緬甸 。
我最近在網上搜索了關於 仰光 Circle train的信息,發現網友們的視角下, 仰光 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個曾經破爛的火車站如今安上了座椅,火車外也重新粉刷了,甚至火車沿途的風光似乎都重新佈局過了。
我驚嘆於那些驚人的變化,甚至想再次回到 仰光 的環城小火車上,去看看現在不斷成長著的 仰光 。
下麵我所寫的,都是我5年前的記憶,如果有興趣,你們不妨帶著我這篇游記去認識現在全新的 仰光 。
Circle train算是我和爸媽去 緬甸 唯二知道一定要去的。還好司機帶我們入住了一家離火車站很近的酒店,我們也得以走著去火車站。
去車站的路上沒什麼人,我甚至懷疑我們是不是住在城中心。路邊的電線上站著許多烏鴉,聽說在 緬甸 ,烏鴉是吉祥的象徵,那我們那天的確是會交上好運氣的吧!
火車站很空,沒什麼人,也不知怎麼的就稀里糊塗的走了進去,而且就來到了鐵路邊。一個工作人員模樣的人走來,領著我們去了一個小房間,交了3美元,給了我們一張我看不懂文字的黃色票據,或許這就是我們的車票吧。
那時火車還沒來,我們也只有在月臺上坐著等待,而時不時出現頂著傢具的男人、女人倒是吸引了我們的註意力,感嘆道為了生活的他們竟練就這雜技一般的“功夫”。
火車緩緩駛入沒有圍欄的月臺,沒裝門框和窗戶的透風的車廂時不時跳下些人,這時一群人便涌了上去。我和爸媽也跟隨著他們的腳步登上車廂。我第一次坐在這樣擁擠的車廂里,不一會兒,車廂就被擠滿,沒有位置的人們只能站著。挑著擔子的小販、沒穿衣服的小孩子、挎著小 布袋 瘦弱的女人……全都睜大眼睛死死盯著我們這三個“闖入者”。
這時候,剛纔收了錢的叔叔不知從哪裡冒出來了,把我們趕下了那節車廂,帶著我們去了另外一個車廂——這是一個豪華的車廂,人不多,帶有小風扇,像是國內的硬座車廂,甚至還有小桌子。這下我明白了,原來我們付的錢就是坐這樣的車廂呀!
這節車廂上來的人並不多,但是有兩個給我的印象卻極為深刻——一個是抱著孩子的媽媽:姣好的身形,穿著合身的富有特色的衣服,戴著一身的金首飾。那一定是個有錢人吧,我心裡想著,也時不時瞄著她環抱著的那個睫毛長長的漂亮的小男孩。一個是上車後跟我搭話的瘦瘦的叔叔。叔叔很高興能夠遇見會講英文的人,他跟我講了他在 新加坡 生活的女兒們,跟我聊了 中國 功夫和熊貓,直到最後一站我們才告別。這趟旅行我最後悔的事就是弄丟了他的地址,本來答應了他會寄去 中國 的明信片,給他寫長長的問候信。而現在或許我也只能成為他記憶里那個碰巧聊上兩句的 中國 小女生罷了。
環城火車上面的風景是我一輩子都難以忘記的——隨意搭建的破爛的房屋、別墅區前的臭水溝、衛生間前打牌的男人們、樹上趴著的巨大蜥蜴、軌道上的集市、搖著船的鄉村風光、隨處可見的佛塔……那些場景我怎能忘記?那是我體會到的最真實的 仰光 ,那個貧窮但是熱鬧的 仰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