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羅馬;再相遇,亦若初見;恆沉淪,無法自拔;我的名字叫做Roma。歐洲游之意大利序曲一








羅馬 的另一個地標性景點, 羅馬 最大的廣場,位於市中心,是五條大街的匯合點。最初是為了慶祝1870年, 意大利 統一而建造的。
威尼斯 廣場位於 羅馬 市中心,仿照 威尼斯 的聖馬可方形廣場建成。廣場原是交通的聚集地。周邊許多歷史建築,博物館、美術館近在咫尺。各式紀念雕塑都是不可錯過的景點。
16根圓柱形成的弧形立面是它最精彩的部分,臺階下左右兩邊各有一個噴泉,噴泉上面有一個人物雕塑,左邊則象徵“亞得里亞海”,右邊的象徵“第勒尼安海”。中央騎馬的人物雕像就是完成了 意大利 統一大業的國王埃曼紐爾二世。廣場上最醒目的建築是 維克 多·埃曼紐爾二世紀念堂,每年6月2日國慶日的閱兵式都會在此進行。
建築物佈滿了精緻的雕塑,儼然一座雕塑展覽館。
屋頂上面有兩組青銅雕像:左邊雕像是“勞動的勝利”,右邊雕像是“熱愛祖國的勝利”。
建築正面有兩組青銅雕像:左邊是“行動”,右邊是“思想”。











「真理之口」這面譜聲名大噪,因為由格裡高利·派克與奧黛麗·赫本在一九五三年主演的電影《 羅馬 假日》(The Roman Holidays),片中格裡高利·派克曾佯裝把手伸進「真理之口」中而手掌被咬斷,把奧黛麗·赫本嚇得花容失色。
這可說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測謊器之一,傳聞說謊的人,若將手放進「真理之口」,手就會被咬斷。 這當然不能當真,如今游客到此,都爭相排隊伸手入「真理之口」內拍照留念。因為慕名而來的游客太多,如果要在這裡留影經常要排很長的隊,基本上每人可以在景點前逗留一兩分鐘左右。 而事實上,這塊板子的出身, 可能原是一口井的蓋子,或是 羅馬 城大下水道(Cloaca Maxima)支渠的蓋板。
另一說法是,只要將手放入「真理之口」,心中默念愛人的名字七聲,如果手沒有被咬,就代表你對這一段愛情是真誠的。
誰敢證明自己完全可信?那就到真理之口看看吧!把你的手伸入真理之口的嘴中,重覆你的話。心虛的話,你的手就會被砍掉;如果你講的是真話,這將是你好信譽的最好的證明!傳說中世紀的時候人們就用真理之口來辨別說謊者,說謊者會受到劍的懲罰。不過也有特殊情況,傳說真理之口曾經被一個被丈夫指控不潔的貴族婦女騙過。擁擠的人群散開了,這個被羞辱過的女人來到這座巨大的石頭面具前,突然,一個青年跑上前來,熱烈地吻她,面對憤怒的人群,他大聲說他忍不住想給這位可憐無辜的女士獻上最後一份高尚的禮物。女人把手放在石頭的裂口中,大聲宣告:“我發誓:除了我丈夫和剛纔吻我的青年,從來沒人碰過我!”,她的手完好無損地取了出來,她證明瞭自己的清白,並被宣告無罪。讓情人在大庭廣眾之下吻她,真是一個狡猾的 羅馬 女人!



公元前27年興建、公元120年重建的萬神殿(pantheon),被米開朗基羅贊嘆為“天使的設計”。萬神殿pantheon的pan是指全部,theon是神的意思,指必須供奉 羅馬 全部的神。
在 羅馬 市中心,有一個中央豎立著高大的尖頂方碑的噴水池,方碑基座雕有古 羅馬 神話場景,這一噴水池所在地就是 羅馬 萬神殿的前庭。
萬神殿是古 羅馬 精湛建築技術的典範。它是一個寬度與高度相等的巨大圓柱體,上面覆蓋著半圓形的屋頂。拉斐爾等許多著名藝術家就葬在這裡,葬在這裡的還有 意大利 君主專制時期的統治者。對面是羅通達廣場,廣場中央建有美麗的噴泉。萬神殿是眾神所在的神殿,這裡見證了歷史的變遷。
現今所見的萬神殿主體建築是哈德良皇帝於公元120-124年所建,為43.4米高的圓形堂,其內仍供奉 羅馬 的所有神袛。公元609年萬神殿被贈予教皇,隨即改為天主教堂,將多尊聖骸保存於內,更名為聖瑪麗亞教堂(Santa Maria ad Martyres),後 拉特 朗協約將其定為 意大利 國立教堂。也正是因此,萬神殿才在後來幸存下來,沒有被視為異教建築而毀滅。
萬神殿是古 羅馬 建築藝術的傑作。萬神殿的基礎、牆和穹頂都是用火山灰製成的混凝土澆築而成,非常牢固。萬神殿的底平面直徑也為43.4米,與高度相等,使得內部空間非常完整緊湊。萬神殿下半部為空心圓柱形,從高度一半的地方開始,上半部為半球形的穹頂。
萬神殿的基礎部分底部寬7.3米,牆和穹頂底部厚達6米,穹頂頂部厚1.5米。為使穹頂牆厚的遞減更有利於萬神殿整體建築的穩固,萬神殿穹頂內壁被整齊劃分為5排(每排28格),每一格皆被由上而下雕鑿凹陷,不僅使牆厚的遞減更為合理,也增加了萬神殿內部的美觀性。
為了減輕穹頂的重量,建築師巧妙地在穹頂內錶面作了28個凹格,分成5排,同時,在牆上有門的的前提下還開了7個凹室作為祭龕,這些祭龕里原來放的可能是神像,一些名人的墓穴,如 意大利 統一後的第一個國王 維克 托·伊曼紐爾二世的墓和 意大利 文藝復興時的畫家拉斐爾的墓。
穹頂頂部的矢高和直徑一樣,也是43.3米,這樣,萬神殿的剖面恰好可以容得下一個整圓,而它的內部牆面兩層分割也接近於黃金分割,因此它常被作為通過幾何形式達到構圖和諧的古代實例。在穹頂的中央,直徑8.7米的圓形洞口象徵著神殿同諸神之間的聯繫,它會吸引並重新分配穹頂巨大的張力。雨水也會從洞口進入,但會通過傾斜的 大理 石地板上22個幾乎看不到的小洞排走。
萬神殿內的七座壁龕,分別供奉戰神和朱利奧·凱撒神明和英雄,除壁龕外,殿內還有很多神明和英雄的雕像。萬神殿內側面的小堂,是拉斐爾、 意大利 國王 維克 托·伊曼紐爾二世、翁貝爾托一世和他的妻子瑪爾蓋麗妲王后等重要人物的長眠之地。
萬神殿的裝飾風格前後發生過很大變化。供奉諸神時期的描畫神人大戰的銅雕等大量裝飾,在改為教堂後被大面積更替,原有的屋大維與阿格裡帕的雕像也已不在。神殿入口的青銅大門,原與穹頂和門廊天花板所覆的鍍金銅瓦互為呼應,現今銅瓦早已用作他途,只留雕工精美的青銅大門鎮守那一份已逝的氣勢。萬神殿內寬廣空曠,無一根支柱,穹頂頂部開有直徑9米的圓洞,這是整個萬神殿內唯一的光源來源。
萬神殿的正面有一個長方形的柱廊,寬約34米,深達15.5米,有16根高12.5米的 科林斯 柱式的柱子,前排8根,中、後排各排立4根,這些柱子都是用花崗岩加工而成,柱身高12.5米,柱的底部直徑為1.43米,柱頭和柱的底座是用白色 大理 石加工的。穹頂和柱廊原來都是用鍍金銅瓦覆蓋的,公元663年,東 羅馬 帝國的皇帝下令揭下運往拜占廷。735年以後, 羅馬 人用鉛瓦覆蓋。17世紀上半葉,柱廊的銅質天花也被人拆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