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自駕,狂野之旅




游船大概半個小時,我們在 倫敦 塔下 船。
倫敦 塔(Tower of London),位於 倫敦 泰晤士 河北 岸,是 倫敦 市中心的一座宮殿和城堡, 英國 皇室的象徵。其名義上仍是 英國 王室宮殿,但將其作為宮殿使用已是最後一位統治者詹姆士一世(1566年至1625年)時期。 倫敦 塔建於1087年,曾作為堡壘、軍械庫、國庫、鑄幣廠、宮殿、刑場、公共檔案辦公室、天文臺、避難所和監獄,特別關押上層階級的囚犯。1988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倫敦 塔可不是一座塔,是一個城堡。
倫敦 塔不需要換票,直接掃碼,安檢進入。






順序展現在參觀者面前的有王室權杖、號角和御劍;大主教贈送給君主的飾有珠寶的佩劍;王室寶器中最古老的物品,君主用來塗聖油的中世紀金質聖油瓶和油匙;加冕長袍;王冠、節杖和頂上有十字架的圓球,其中有愛德華為查理二世製作的金王冠,在授權儀式上仍然使用;覆滿貴重寶石的專為 維多利亞 女王製作的御室王冠,在召開議會等場合佩戴。王冠下層的十字架上還有黑王子的大紅寶石,黑王子喜愛亨利五世在公元1415年阿金 庫爾 戰役中所戴的頭盔,以及斯圖亞特王室的藍寶石,頂端的十字架上則閃耀著據說來自懺悔者愛德華本人戒指上的藍寶石。在王室的節杖上,世界上最大的鑽石“ 非洲 之星”在閃閃發光。
在 倫敦 塔的出口,我們看到了 倫敦 塔橋在放船,看的不太清楚,以為今天就遺憾的錯過了。但是兒子查閱了官網,告訴我們一會兒五點鐘還有一次放船,大家好興奮啊,找好了位置準備拍延時。
大家一直走走走,午飯都沒吃,孩子們都累了也餓了。我們決定座雙層觀光巴士,歇一歇腳,看看 倫敦 街景。
雙層巴士,是有站的,我們決定步行穿過 倫敦 塔橋,塔橋還是很壯觀的,兩邊有步行道,中間是車行道,走在上面和遠處觀望完全不同,更加壯觀。
倫敦 塔橋,始建於1886年,1894年6月30日對公眾開放,將 倫敦 南北區連接成整體。 倫敦 塔橋是從 英國 倫敦 泰晤士 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橋( 泰晤士 河上共建橋15座),也是 倫敦 的象徵,有“ 倫敦 正門”之稱。





下了巴士,孩子們都餓了,直奔麥當勞,大吃一頓。
吃飽喝足,我們還有一個目的地,碎片大廈看夜景。大家需要換一下衣服,因為碎片大廈在72層,有一些冷。
這次來 英國 ,覺得最進步的地方就是上廁所方便了,不像朋友說的,得花錢才可以上廁所,餐廳,加油站,超市的廁所,都可以免費用,很方便。
出了麥當勞,在一個隱蔽的地方下 通道 ,就是地鐵站,三站地,從地鐵站上一個樓梯,直接到碎片大廈的換票處。
碎片大廈(TheShard )是倫佐·皮亞諾設計的位於 倫敦 泰晤士 河南 岸的大廈,高達1017英尺(310米),是全 歐洲 第二高的大廈,僅次於 莫斯科 水星城。586,509平方英尺的建築所包含了辦公空間,居住公寓。另外它還包含了一個15層樓高的公共觀景廊。碎片大廈的整體形態是下寬上窄,最後頂部的塔尖漸漸消失在空中,就像16世紀的小尖塔或高桅橫帆船的桅桿。建築的形式以 倫敦 具有歷史性的尖頂和桅桿為基礎而設計。
碎片大廈看 倫敦 夜景也是 倫敦 最重要的旅游項目。進門需換票,沒有傳說中的排隊,很順利。按照工作人員的指引,換乘兩趟電梯,先是來到68層,大家拍拍照,步行到72層。這時候天已經微微暗下來,大家就都找角度拍照,欣賞夜景。其實親身觀看的效果更好,照相的話,有玻璃反光,掌握不好,其實效果不太好。而且,很多人,占據了好的角度,坐在那裡,不起來,後來有保安過來,才讓他們起來。
在 香港 ,有 平頂山 夜景, 紐約 有帝國大廈夜景,這裡有碎片大廈,同樣的燈火輝煌,萬家燈火,感嘆大都市的繁華!



從碎片大廈出來,已經快十點了,我們坐上地鐵回酒店。在路上的Tesco超市,買了水果,草莓個不大,特別好吃。
一天的時間,我們除了 倫敦 塔進入參觀,碎片大廈上到頂層,其他的都沒有進入。略有遺憾的是,因為今天是周日,我們沒有進入威斯敏斯特教堂和 聖保羅 大教堂參觀。還有就是我們今天的時間太緊張了, 白金漢 宮的換崗儀式,因為今天的自行車賽,改在早上八點了,我們沒有看到。還有自行車賽,很多的公路都封路限行,過一個路口可能需要一個小時的時間,甚至更多,我們的計劃也沒有全部實現。再有,就是現在是旅游旺季,換票也需要排隊,路上也會堵車。這些偶然因素讓我們的行程留有遺憾,如果可以安排兩天就好了。但是,哪能面面俱到呢,留有餘地,也許才是我們下次出行的動力吧!
8月5日D3:
今天的行程,就是 大英 博物館和Burberry工廠店,較昨天稍微輕鬆一些。
今天一早下起了很大的雨,我們九點鐘出發,來到另外一個類似13號線的地鐵站,需要轉一個地鐵,到達 大英 博物館。
英國 的地鐵按不同的顏色分類,有藍線,綠線,橙線,好多線,也有換乘。最好下一個Google地圖,指導著乘坐。不要相信當地人的指引,我覺得不太靠譜。還是在出發前,研究好路線,心裡清楚一些。到了博物館,雨停了,我們拍了外景。
在 英國 旅游,雨傘要隨身攜帶,因為雨隨時會下,但是都下不長,也隨時會停。最好帶一件防水外套,打傘不方便,直接套衣服更好,我看當地的人很少打傘,就是都穿著防水衣服。
在 英國 ,同樣有許多騎行者,他們有專門的騎行車道。所以,在過馬路的時候,要看右邊,有沒有自行車,和汽車,再過馬路。自行車在綠燈,騎行速度很快,是不會避讓行人的,所以要註意安全。
英國 國家博物館和 紐約 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巴黎 的盧浮宮同列為世界三大博物館。 大英 博物館包括 埃及 文物館、 希腊 羅馬 文物館、西亞文物館、 歐洲 中世紀文物館和東方藝術文物館。其中以 埃及 文物館、 希腊 羅馬 文物館和東方藝術文物館藏品最引人註目,而 中國 的藏品則是占據了絕大部分,且其所收藏的古 羅馬 遺跡、古 希腊 雕像和 埃及 木乃伊聞名於世。
大英 博物館免費開放。


由一個 中國 美女負責給我們講解,大概三個小時的時間,她帶領我們觀看各個展廳,介紹展品,介紹相關歷史,宗教傳承,神話故事。尤其會帶我們參觀鎮館之寶。我覺得有個講解很重要,不然,我們不會瞭解的那麼多,那麼全面。感覺,導游把中外的歷史,通過這些文物給串起來了,也許這就是考古的意義吧!而且,我覺得,如果自己參觀,可能看的更多,但是都是走馬觀花, 埃及 館,知道木乃伊是最重要的,但是為什麼重要,哪一個更重要,卻不知道那麼詳細。 中國 的瓷器,感覺被 大英 掠奪過來,很是氣憤,但是,你也許不知道,如果不是留在 大英 ,也許我們自己也會把這些歷史破壞,而且,你可能不會瞭解,這一些瓷器價值 連城 ,都是以億計算的。
而且,你看著這些雕塑,並不知道,他們是哪個時代的哪個神,哪個是領袖,哪個是壞蛋。這些,導游都會講解到,感覺三個小時根本不夠用,講解的很精彩,聽的很認真。特別是孩子,我覺得他那麼喜歡歷史,一定收穫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