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跨馬下南洋——浪跡吉隆坡、亞庇、仙本那三地(2018版)
↑吉隆坡 區域位置
吉隆坡 位在 巴生 河流域,東有蒂迪旺沙山脈為屏障,北方及南方有丘陵地環繞,西臨 馬六甲 海峽。 吉隆坡 在1857年建立於鵝麥河與 巴生 河的交匯處。這就不難理解 吉隆坡 在馬來語中的意思泥濘河口的由來。
吉隆坡 的歷史沿革
1857年, 雪蘭莪 州皇族,拉惹阿都拉把 巴生 谷開放於採錫礦者,吸引了大量來自 中國 的礦工來採錫, 吉隆坡 就從而漸漸地發展起來。統治 馬來西亞 的 英國 殖民政府委任稱為“甲必丹”的華人領袖來掌管當地華人的事務。當時出任甲必丹的葉亞來在一場內戰後重建 吉隆坡 ,鼓勵馬來人進行種植,重開礦場吸引華人礦工工作,並向 雪蘭莪 蘇丹 和商人借貸巨款進行開發與重建,為今日 吉隆坡 的發展與繁榮打下基礎。
吉隆坡 在1880年成為 雪蘭莪 州的首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 吉隆坡 於1942年1月11日淪陷日軍手中,總共長達44個月之久。
在1957年, 吉隆坡 成為剛從 英國 取得獨立的馬來亞聯合邦的首都。當時,第一任首相東姑·亞都拉曼就在 吉隆坡 的默迪卡體育館宣讀獨立宣言。
1974年, 吉隆坡 從 雪蘭莪 割讓出來成為聯邦直轄區。
從歷史來層面來看,當初所謂的下南洋大部分是指去 馬來西亞 ,這也是我命題為跨馬下南洋的由來...... ↑吉隆坡 大馬入境須知
馬來西亞 內政部秘書長丹斯里馬目阿當2012年5月17日宣佈,政府將從6月1日開始,廢除外國人前來大馬須填寫入境卡的規定,推行指紋識別系統。外國旅客入境之前無須再填寫這種編號IMM.26的移民局卡片。 ↑吉隆坡國際機場
關於從 吉隆坡 機場到市區的交通
不論是機場大巴還是機場快軌,都是到KL sentral(中央車站)進行二次換乘,中央車站是一個大型換乘站,有很多輕軌、公交可供選擇:
機場大巴: 吉隆坡 機場-KL sentral,在機場找到機場大巴售票處購票,11RM/人,車程約1h
機場快軌: 吉隆坡 機場-KL sentral,在機場快軌處購票,55RM/人,車程約0.5h
打車:可使用Grab或Uber約車,推薦使用Grab
吉隆坡 早晚雨水比較多,時不時的就會下一場雨,但是來得快去的也快,剛撐開雨傘太陽就出來了,一天之中晴天、陰天、多雲、陣雨隨機播放,仿佛置身於熱帶雨林。
旅游
吉隆坡 雖然它擁有全世界最高的建築物及許多傑出風格的大型建築物,但是許多歷史遺跡都被保留得非常完善。 吉隆坡 將新的發展設計和舊傳統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它既有現代都市的時尚氣派,也不乏古色古香迷人風韻,市內典型的穆斯林建築、 中國 式住宅以及 英國 殖民時期建築星羅棋佈,現代化的高樓大廈與歷史悠久的村莊相互呼應。同時它還有著多元的文化,馬來村、唐人街、 印度 街並存相依,相處融洽。市內主要打卡景點:雙子塔、國家清真寺、獨立廣場、茨廠街、 吉隆坡 塔、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美食勝地阿羅街(Jalan Alor)、關帝廟、 馬裡 安曼 印度 廟、舊火車站、國立紡織博物館、城市長廊、 蘇丹 阿都沙末大廈、中央藝術坊。
這裡放上一張網絡搜到的 吉隆坡 主要景點線路圖供大家參考: ↑吉隆坡 出酒店大門左邊200米就是茨廠街(唐人街),和酒店間隔一個建築物就是關帝廟和 印度 廟;從酒店(大門)右面的天橋過去就是國家清真寺,一路向東步行可達城市長廊、 獨立廣場、 蘇丹 阿都沙末大廈、佳密清真寺、雙子塔。回酒店可以在雙子塔右側搭乘免費旅游巴士,中途轉乘一次紫色環線在茨廠街下車後步行200米就到酒店了。 ↑吉隆坡 『茨廠街』
這個 吉隆坡 的唐人街“徒有虛名”,因為這裡的“阿三”比華人還多,茨廠街的各種攤位賣的都是我們這裡 義烏 貨,還有很多A貨,甚至叫連A貨都是抬舉它了,完全沒有購買的欲望,純粹為打卡而來。 ↑茨廠街 ↑茨廠街 ↑茨廠街 『關帝廟』出茨廠街右轉既是關帝廟,就和GEO酒店大門間隔一棟樓。該廟建於清朝末年,據說是華人在 吉隆坡 設立的第一個廟宇。無須門票可免費入內參觀,平日里香火非常興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二哥。 ↑吉隆坡 帝廟建築威嚴正統,大紅廟宇, 石獅 鎮門,蟠龍盤柱。 ↑吉隆坡 兩次路過關帝廟,二哥都閉門謝客在睡覺,不進也罷,心誠則靈。 ↑吉隆坡 『 馬裡 安曼 印度 廟』
二哥廟的斜對面就是三哥廟,這個目測不大的廟號稱是 吉隆坡 最大的 印度 廟之一,大門上方的塔式建築上佈滿了各種雕像,取材於 印度 教神話,造型非常精美。該廟建於1873年,由從 印度南部 泰米爾納德邦 移居至此的 印度 工人修建。 ↑吉隆坡 進門需要脫鞋,大門口有工作人員會幫你保管鞋子,每雙收費0.2馬幣。建築外觀製作十分精細逼真,地面上鑲有瓷磚,內飾也很富麗堂皇,但我對三哥比較感冒,一想起那杯酸爽的 恆河 水轉身就走。 ↑吉隆坡 寺廟人口處擠滿了賣花環的小販,三哥三嫂們都會買鮮花、香、椰子及酸柑串奉獻給 馬裡 安曼 神。 ↑吉隆坡 『中央藝術坊』
中央藝術坊也叫中央市場,這幢歷史性建築原本是繁忙的濕菜市場,現在是一個異域風情濃厚的手工藝品小商品市場,,售賣各種如,老爺鐘、珠寶、木雕、蠟染布料和錫器,還有衣服、包包、地毯以及各種紀念品。 ↑吉隆坡 ↑吉隆坡 大樓背面 通道 還有各種小吃、飲料攤位,而這個雨棚才是揮發異域風情的標桿。 ↑吉隆坡 走累了就吃一根榴蓮雪條,網紅的老奶奶家娘惹飯Precious Old China就位於中央藝術坊的2樓。 ↑吉隆坡 『國家清真寺』
國家級的回教堂,這座以教堂為獨特風格的現代設計,表現出回教藝術、書法、知識和裝飾的傳統美感。最令人矚目之處則在於其層疊的傘狀屋頂,象徵一個獨立自主國家的雄心和抱負,其73公尺高尖塔更直指藍天,精緻巍然。國家回教堂是 吉隆坡 回教徒常去的主要祈禱的場所,該寺建於1974年,占地5.5公頃,可容納8000人同時祈禱,為 東南亞 最大的清真寺之一,也是 馬來西亞 伊斯蘭教活動中心。 ↑吉隆坡 在這裡上天橋後往左側下去再過一條馬路就是國家清真寺。 ↑吉隆坡 ↑國家清真寺 這座以教堂為獨特風格的現代設計,最令人矚目之處則在於其層疊的傘狀屋頂,屋頂由49個大小圓拱組成,最大的圓拱直徑45米,呈18條放射星芒,代表 馬來西亞 13個州和伊斯蘭五大支柱,象徵一個獨立自主國家的雄心和抱負。寺內經堂、走廊、圖書室等的裝潢和式樣都與 麥加 的三大清真寺相仿。 ↑國家清真寺 ↑國家清真寺 國家清真寺開放參觀時間:每日9-12點、15-16點,17:30-18:30,周五是15-16點,17:30-18:30,星期日休息。 ↑國家清真寺 ↑國家清真寺 進入清真寺,男士需著長褲,女士即使穿了長衣長褲還需要用紗巾包起頭部,門口有免費長袍可供借用 ↑國家清真寺 ↑國家清真寺 ↑吉隆坡 『城市長廊』
城市長廊,也是 吉隆坡 的游客中心,網紅游客打卡必到之處。開放時間9:00-18:30。一樓展示了一些手工藝術品和關於 吉隆坡 歷史的簡介,二樓可以觀看 吉隆坡 的城市規劃燈光投影,門口為著名的I LOVE KL紅色雕塑可免費拍照合影,由於很多人去拍所以經常需要排隊等候。 ↑城市長廊
吉隆坡 位在 巴生 河流域,東有蒂迪旺沙山脈為屏障,北方及南方有丘陵地環繞,西臨 馬六甲 海峽。 吉隆坡 在1857年建立於鵝麥河與 巴生 河的交匯處。這就不難理解 吉隆坡 在馬來語中的意思泥濘河口的由來。
吉隆坡 的歷史沿革
1857年, 雪蘭莪 州皇族,拉惹阿都拉把 巴生 谷開放於採錫礦者,吸引了大量來自 中國 的礦工來採錫, 吉隆坡 就從而漸漸地發展起來。統治 馬來西亞 的 英國 殖民政府委任稱為“甲必丹”的華人領袖來掌管當地華人的事務。當時出任甲必丹的葉亞來在一場內戰後重建 吉隆坡 ,鼓勵馬來人進行種植,重開礦場吸引華人礦工工作,並向 雪蘭莪 蘇丹 和商人借貸巨款進行開發與重建,為今日 吉隆坡 的發展與繁榮打下基礎。
吉隆坡 在1880年成為 雪蘭莪 州的首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 吉隆坡 於1942年1月11日淪陷日軍手中,總共長達44個月之久。
在1957年, 吉隆坡 成為剛從 英國 取得獨立的馬來亞聯合邦的首都。當時,第一任首相東姑·亞都拉曼就在 吉隆坡 的默迪卡體育館宣讀獨立宣言。
1974年, 吉隆坡 從 雪蘭莪 割讓出來成為聯邦直轄區。
從歷史來層面來看,當初所謂的下南洋大部分是指去 馬來西亞 ,這也是我命題為跨馬下南洋的由來...... ↑吉隆坡 大馬入境須知
馬來西亞 內政部秘書長丹斯里馬目阿當2012年5月17日宣佈,政府將從6月1日開始,廢除外國人前來大馬須填寫入境卡的規定,推行指紋識別系統。外國旅客入境之前無須再填寫這種編號IMM.26的移民局卡片。 ↑吉隆坡國際機場
關於從 吉隆坡 機場到市區的交通
不論是機場大巴還是機場快軌,都是到KL sentral(中央車站)進行二次換乘,中央車站是一個大型換乘站,有很多輕軌、公交可供選擇:
機場大巴: 吉隆坡 機場-KL sentral,在機場找到機場大巴售票處購票,11RM/人,車程約1h
機場快軌: 吉隆坡 機場-KL sentral,在機場快軌處購票,55RM/人,車程約0.5h
打車:可使用Grab或Uber約車,推薦使用Grab
吉隆坡 早晚雨水比較多,時不時的就會下一場雨,但是來得快去的也快,剛撐開雨傘太陽就出來了,一天之中晴天、陰天、多雲、陣雨隨機播放,仿佛置身於熱帶雨林。
旅游
吉隆坡 雖然它擁有全世界最高的建築物及許多傑出風格的大型建築物,但是許多歷史遺跡都被保留得非常完善。 吉隆坡 將新的發展設計和舊傳統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它既有現代都市的時尚氣派,也不乏古色古香迷人風韻,市內典型的穆斯林建築、 中國 式住宅以及 英國 殖民時期建築星羅棋佈,現代化的高樓大廈與歷史悠久的村莊相互呼應。同時它還有著多元的文化,馬來村、唐人街、 印度 街並存相依,相處融洽。市內主要打卡景點:雙子塔、國家清真寺、獨立廣場、茨廠街、 吉隆坡 塔、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美食勝地阿羅街(Jalan Alor)、關帝廟、 馬裡 安曼 印度 廟、舊火車站、國立紡織博物館、城市長廊、 蘇丹 阿都沙末大廈、中央藝術坊。
這裡放上一張網絡搜到的 吉隆坡 主要景點線路圖供大家參考: ↑吉隆坡 出酒店大門左邊200米就是茨廠街(唐人街),和酒店間隔一個建築物就是關帝廟和 印度 廟;從酒店(大門)右面的天橋過去就是國家清真寺,一路向東步行可達城市長廊、 獨立廣場、 蘇丹 阿都沙末大廈、佳密清真寺、雙子塔。回酒店可以在雙子塔右側搭乘免費旅游巴士,中途轉乘一次紫色環線在茨廠街下車後步行200米就到酒店了。 ↑吉隆坡 『茨廠街』
這個 吉隆坡 的唐人街“徒有虛名”,因為這裡的“阿三”比華人還多,茨廠街的各種攤位賣的都是我們這裡 義烏 貨,還有很多A貨,甚至叫連A貨都是抬舉它了,完全沒有購買的欲望,純粹為打卡而來。 ↑茨廠街 ↑茨廠街 ↑茨廠街 『關帝廟』出茨廠街右轉既是關帝廟,就和GEO酒店大門間隔一棟樓。該廟建於清朝末年,據說是華人在 吉隆坡 設立的第一個廟宇。無須門票可免費入內參觀,平日里香火非常興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二哥。 ↑吉隆坡 帝廟建築威嚴正統,大紅廟宇, 石獅 鎮門,蟠龍盤柱。 ↑吉隆坡 兩次路過關帝廟,二哥都閉門謝客在睡覺,不進也罷,心誠則靈。 ↑吉隆坡 『 馬裡 安曼 印度 廟』
二哥廟的斜對面就是三哥廟,這個目測不大的廟號稱是 吉隆坡 最大的 印度 廟之一,大門上方的塔式建築上佈滿了各種雕像,取材於 印度 教神話,造型非常精美。該廟建於1873年,由從 印度南部 泰米爾納德邦 移居至此的 印度 工人修建。 ↑吉隆坡 進門需要脫鞋,大門口有工作人員會幫你保管鞋子,每雙收費0.2馬幣。建築外觀製作十分精細逼真,地面上鑲有瓷磚,內飾也很富麗堂皇,但我對三哥比較感冒,一想起那杯酸爽的 恆河 水轉身就走。 ↑吉隆坡 寺廟人口處擠滿了賣花環的小販,三哥三嫂們都會買鮮花、香、椰子及酸柑串奉獻給 馬裡 安曼 神。 ↑吉隆坡 『中央藝術坊』
中央藝術坊也叫中央市場,這幢歷史性建築原本是繁忙的濕菜市場,現在是一個異域風情濃厚的手工藝品小商品市場,,售賣各種如,老爺鐘、珠寶、木雕、蠟染布料和錫器,還有衣服、包包、地毯以及各種紀念品。 ↑吉隆坡 ↑吉隆坡 大樓背面 通道 還有各種小吃、飲料攤位,而這個雨棚才是揮發異域風情的標桿。 ↑吉隆坡 走累了就吃一根榴蓮雪條,網紅的老奶奶家娘惹飯Precious Old China就位於中央藝術坊的2樓。 ↑吉隆坡 『國家清真寺』
國家級的回教堂,這座以教堂為獨特風格的現代設計,表現出回教藝術、書法、知識和裝飾的傳統美感。最令人矚目之處則在於其層疊的傘狀屋頂,象徵一個獨立自主國家的雄心和抱負,其73公尺高尖塔更直指藍天,精緻巍然。國家回教堂是 吉隆坡 回教徒常去的主要祈禱的場所,該寺建於1974年,占地5.5公頃,可容納8000人同時祈禱,為 東南亞 最大的清真寺之一,也是 馬來西亞 伊斯蘭教活動中心。 ↑吉隆坡 在這裡上天橋後往左側下去再過一條馬路就是國家清真寺。 ↑吉隆坡 ↑國家清真寺 這座以教堂為獨特風格的現代設計,最令人矚目之處則在於其層疊的傘狀屋頂,屋頂由49個大小圓拱組成,最大的圓拱直徑45米,呈18條放射星芒,代表 馬來西亞 13個州和伊斯蘭五大支柱,象徵一個獨立自主國家的雄心和抱負。寺內經堂、走廊、圖書室等的裝潢和式樣都與 麥加 的三大清真寺相仿。 ↑國家清真寺 ↑國家清真寺 國家清真寺開放參觀時間:每日9-12點、15-16點,17:30-18:30,周五是15-16點,17:30-18:30,星期日休息。 ↑國家清真寺 ↑國家清真寺 進入清真寺,男士需著長褲,女士即使穿了長衣長褲還需要用紗巾包起頭部,門口有免費長袍可供借用 ↑國家清真寺 ↑國家清真寺 ↑吉隆坡 『城市長廊』
城市長廊,也是 吉隆坡 的游客中心,網紅游客打卡必到之處。開放時間9:00-18:30。一樓展示了一些手工藝術品和關於 吉隆坡 歷史的簡介,二樓可以觀看 吉隆坡 的城市規劃燈光投影,門口為著名的I LOVE KL紅色雕塑可免費拍照合影,由於很多人去拍所以經常需要排隊等候。 ↑城市長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