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之旅一,開普敦,走入非洲,不只有震撼的彩虹美景風光……

當天天氣陰沉,登船時下起了小雨,海上風大船也顛簸,冷風嗖嗖,感受到了海洋氣候的多變。在甲板站一會就得進艙內避避風。
海豹島 ,是位於 南非 開普敦 豪特灣船乘20分鐘的一個叫德克島的小島,因島上聚集著成千上萬的海豹而聞名。小島離陸地也就幾百米遠吧,方圓頂多幾千平方米,沒有樹,也沒見花草,光禿禿的石頭。島上全是海豹,據說有幾千隻。我們乘坐的船貼近海島慢速行駛,雖有顛簸,但海豹的各種姿態都看的清楚,有靜卧不動的、有爬來爬去的、有互相廝咬的、有躍身下海的、也有從海裡正往上爬的。有嬌小的、有碩大的,有躍出海面的、有搖頭擺尾的,或嬉戲或追逐,千姿百態,惹人喜愛。 海豹島 ,觀看海豹生態,是一次難得的經歷。據說如果運氣好的話,還可能看到罕見的白鯊魚,甚至是它們捕食海豹的情景。





據介紹由於 海豹島 周邊長滿了碩大的海帶,起到了天然屏障的作用,阻擋了鯊魚等天敵,海豹數量越來越多。
晚上在 開普敦 市區的老牌中餐廳“陶園酒家”就餐,味道不錯。由於中午錯過了就餐時間,晚餐大家吃的狼吞虎咽。 好望角10月30日,起了個大早,拉開窗帘藍天白雲,天氣格外晴朗。在鋼琴悠揚的曲聲中享用著豐盛的早餐,愜意!8點鐘出發 好望角 。路上考慮到桌山是否開放,隔著車窗狂拍桌山遠景。路過風景迷人的西蒙鎮( 英國 當年的海軍基地)時天空還是晴好,軍艦和富有英倫特色的建築、飛翔的海鳥、海邊成片的海帶、鐵皮火車映入眼帘。車行約1個小時進入 好望角自然保護區 ,這時下起了小雨,到達 好望角 雨下的更大了,下了車海風凜冽,浪聲濤濤,加衣戴帽感受“風暴角”的獨特氣候多變。



好望角 (Cape of Good Hope)
好望角 在 南非 共和 國的西南端,北距 開普敦 48km,瀕大西洋,在開普半島的盡頭處,是 南非 最著名的旅游勝地之一。強勁的西風急流掀起的驚濤駭浪常年不斷,據說這裡除風暴危害外,還常常有“殺人浪”出現。這種海浪前部猶如懸崖峭壁,後部則像緩緩的山坡,波高一般有15-20米,在冬季頻繁出現,還不時加上極地風引起的旋轉浪,當這兩種海浪疊加在一起時,海況就更加惡劣,而且這裡還有一很強的沿岸流,當浪與流相遇時,整個海面如同開鍋似的翻滾,航行到這裡的船舶往往遭難,因此,這裡成為世界上最危險的航海段。



15世紀早期,奧斯曼帝國斬斷了從 亞洲 到 歐洲 的香料陸路貿易線, 歐洲 為獲得來自 印度 等 亞洲 國家的香料,開始尋求海上 通道 , 葡萄牙 王子恩里克開辦了航海學校,集中網羅了一批航海家,1486年出身航海世家的 葡萄牙 人迪亞士得到國王資助,從 裡斯本 起航,到達了 納米比亞 ( 南非 西北 部接壤)鯨魚灣,遇風暴在此擱淺,補給後返航,第二次仍然到達這裡又被風暴吹得在此靠岸,將這個岬角稱為風暴角,國王認為越過這個角就會有望到達 印度 ,所以改名為 好望角 ,1497年 葡萄牙 航海家達伽馬 成功 繞過了 好望角 ,到達了 印度 ,開闢了一條海上香料貿易之路,這一年在 歐洲 歷史上留下了最重的一筆,1500年迪亞士第三次來到這裡,不幸在 好望角 沉船喪生,他一生也沒有進入到 印度 洋。(1492年 哥倫布 發現了美洲新大陸,1497年達伽馬繞過了 好望角 成功 開闢 歐洲 至 印度 的海上香料貿易線,1521年麥哲倫完成了環繞地球航海計劃證明地球是圓的)。 好望角 公園,由 英國 人1928年建立,占地7750公頃, 英國 人設計的理念是要與達伽馬當年第一眼見到 好望角 的情景一樣,只修了一條小路直 通海 邊,1488年這裡有土著的桑人和科伊人,沒有文字留下,但有岩畫發現,這裡3個月雨季,9個月的旱季,目前這裡有的原住民就是狒狒。青草與矮灌木植物是此一岬角的特殊景物,也是此一半島南端 好望角自然保護區 的一部分。
在向海邊進發的過程中右手側岸邊有一個黑色紀念碑,那是迪亞士的紀念碑,面向大西洋,因為他一生也未涉足 印度 洋,在左手的岸邊,面對 印度 洋有一個白色紀念碑,那是達伽馬的紀念碑,兩個紀念碑的設立也是非常有趣。






Cape Point,是一條細長的岩石岬角,像一把利劍直插入海底。在 好望角 的一側,矗立著一個 燈塔 ,頗具歷史,這個白色 燈塔 不僅是一個方向坐標,同時在他的告示牌上還清楚地寫著世界上十個著名城市距離 燈塔 的長度,如 北京 12933公里。據悉,這座 燈塔 建造於1849年,因為 好望角 經常有霧,而不能很好地發揮它作為 燈塔 的作用,於1919年廢棄,改裝成觀景台,倒也物超所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