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國~英國,環北半球親子趣行20天



城牆始建於 羅馬 時代,目前看到的大致是十三世紀留下來的,也有一部份城門是十八世紀改造的。在伊麗莎白一世的時代, 切斯特 當年繞城的河道寬深,海上的各類貨船可以直接運到城門口卸貨,後來運輸方式變革,不少河道填成了馬路。
老街上著名的小鐘樓是當時為紀念 維多利亞 女皇登基60周年設置的,據稱是 英國 合影人氣排名第二的鐘樓,僅次於 倫敦 的大笨鐘。





















第二天上午到著名的 溫莎 城堡參觀,排隊入場的人群一半以上都是祖國同胞,剩下的才是說不同語言的他國游客,恍惚間像仿佛走錯地方到了故宮,捂臉。 溫莎 城堡歷史悠久,從金雀花王朝的威廉一世至今已有千年,其間不斷擴建、修葺,如今仍是 英國 皇室重要的外事接待、節慶宴會和度假居住場所。城堡外觀不如預期的輝煌宏偉,甚至覺得有些簡單、沉悶,但內部各區域的裝飾則極盡奢華,陳列的各時代藝術品和器物精美絕倫、價值 連城 ,顯示了 大英 帝國的底蘊。由於內部不能拍照,只能請自行想象了。城堡緊臨的聖喬治教堂,安息著不少君主,包括傳奇的亨利八世。小哥參觀時戴著講解器,算是認真聽了一多半吧。
下午來到不遠的 倫敦 ,大約相當於從 蘇州 到 上海 。大 倫敦 的幾處地標打了下卡,西敏寺算掃了一眼, 倫敦 眼路過馬虎看了看, 倫敦 塔橋倒是仔細走了走,有過 大理 寺和宗人府功能的 倫敦 塔以及恢宏的 聖保羅 教堂就只在外圍兜了一圈。行程臨近尾聲,有幾位同伴要提前返滬,其他一些重要地標我們這次基本沒時間去了。有人說要瞭解大 倫敦 ,短一點花一天,長一點要花一生,這句話可能對於有濃厚歷史文化積澱的地方都是成立的。既然還想再來,也不存在遺憾,留給下一次吧。
今晚 倫敦 泰晤士 河的夜景大超預期,可能是最近一段時間都在小城和鄉村,太久沒有看都市夜景了,審美上很有新鮮感。一路從塔橋走到千禧橋,夜景在千禧步行橋達到了高潮,游人們一邊贊嘆一邊攝影,遠處的鐘聲、河面船舶的汽笛聲、水鷗的鳴叫聲、橋下藝人的吉他聲混合成別緻的背景音樂,把兩岸的晚霞新月、現代大廈、古代建築、各式橋梁全景式地推到游人的面前進行放映,的確讓人心潮涌動。
明天最後一天,只泡博物館。
要準備與島國告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