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吳哥的微笑(四)巴戎廟 Bayon
Goodbye Kingdom of Cambodia
想起了,在書上看到的一句話:
什麼是吳哥
吳哥是一段歷史
吳哥是一個朝代
吳哥是一座城幻
吳哥是一群建築
吳哥是一門藝術
吳哥是一方崇拜
吳哥啊,我是帶著空蕩蕩的心而去,
滿載喜悅和感慨地回來的…
巴戎廟 Bayon大吳哥城內最為出名的要數巴戎廟(Baphuon Temple)中的佛塔了,巴戎廟位於大吳哥城的中心位置,Bayon在高棉語裡是“中央”的意思。巴戎廟是由一組共48座小寶塔圍繞中央尖塔構成的建築群,這些塔在佛語裡又被稱做浮屠,每一座塔的四面都雕刻著巨大的佛面,也正因為如此,這些塔又被稱作佛面塔,上面的佛被稱為四面佛。 巴戎廟雖是佛教的廟宇,但它是按照 印度 教和佛教理論中的“須彌山”的概念建造的,它代表宇宙的中心,四周的護城河代表海洋,這與早它100多年建造的 印度 教神廟—吳哥窟的理念是一樣的。巴戎廟建築在三個平臺之上,一層層向上拔高。每一層平臺四周均有廊,廊內刻有精美的浮雕,廊道轉角及居中的位置,都建有高出廊道的塔樓。上到第二層平臺的廊道牆上,刻有許 多佛 經故事裡的人物,有猴子臉形的、豬臉形的,不禁使人聯想起《西遊記》來。 走上第三層平臺,這時第二層平臺上的佛塔上的四面佛與我們齊平,已經處在四周佛塔包圍之中,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一下子感覺到佛與我們分外親近,套用一句時髦的話:“與佛零距離接觸”。 由 49 座大大小小寶塔構成一座大寶塔的巴戎廟 Bayon,其中最特殊的設計,是每一座塔的四面都刻有三尺高的加亞華爾曼七世的微笑面容,兩百多個微笑浮現在蔥綠的森林中,多變的光線或正或側,時強時弱地探照,樹草中的蟲鳥此起彼落的交織輪唱,好似一個設計新穎的聲光舞臺秀,軒昂的眉宇、中穩的鼻樑、熱情的厚唇、慈善的氣質,國王的微笑反而勝過建築本身的宏偉,而成為旅客最深的印象,佛像慈祥閉目,嘴帶微笑,「高棉的微笑」一語就是從此而來。 那尊典型的“高棉的微笑”雕像就在眾多的佛像中,要找它很容易,哪個前面照相的人多那就是它了。第三層平臺中央是一座圓形的基座,上面是最高的一座佛塔。這很有意思,整座神廟都是方形的,到了最高處變成了圓形,不是和中國的“天圓地方”的概念暗合嗎。 四面佛的四個面分別代表了慈、悲、喜、舍四種無量之心,其中喜悲皆不形於色,表情安詳,卻又各不相同,略帶微笑的面孔中還透出幾分神秘,給人們留下無限遐想。 這些佛面都是典型的高棉人的臉:厚厚的嘴唇、寬寬的鼻翼、高高的鼻樑、方 方正 正的臉,據說這是建造巴戎廟的神王闍耶跋摩七世的面容。所有的臉龐都帶著神秘的微笑。他們嘴角微翹、眼簾低垂、面目和善、俯視眾生、悲天憫人。在這偌大的神廟裡,無論你置身何處,都會與這二百來張安詳的面孔、神秘的微笑相遇。 巴戎廟的修復工作由 日本 政府負責,現已基本完成,可以看到東南角上目前還在進行著修復工作。尚未完全歸位或無法歸位的石塊整齊地堆在一邊。 這微笑就是令吳哥窟蜚聲世界的“高棉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