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國慶丹麥、挪威、冰島18天游(第一篇:丹麥)

尼古拉教堂Nikolaj( 哥本哈根 當代藝術中心Copenhagen Contemporary Art Centre):在看完第二代和第三代市政廳之後,我們來到了尼古拉教堂。這座教堂是一座巴 洛克 建築風格的建築,建於13世紀,後來大部分建築遭到1975年的大火而損毀。印象最深刻的是這裡的瞭望塔上有個很大的白色的“戒指”“掛”在上面,似乎在彰顯著它現在的身份已經不是教堂了,而是一個藝術中心。在這裡Allen介紹了很多位他們的當代藝術家。

Agnete and the Mermen Statue(Hojbro橋上):走到舊港附近一座橋上,Allen讓我們向水中看一座幾個小孩的雕塑。據Allen介紹,這個雕塑是他96年無意中發現的,後來在書中也找到了這個雕塑的故事(故事略過)。我想說的是,這個古老的城市,連一個本地人都不知道水中還有一座雕塑,足以說明它歷史的深厚。






阿美琳堡宮(Amalienborg):這是 丹麥 現在的皇宮,游客都可以進去( 丹麥 王室相當親民)。廣場的四方各有一座房子,女王的房子與接待外賓的房子中間用連廊連起,另外兩棟分別是女王大兒子和二兒子的家。和其他皇宮一樣,旗幟升起表示女王在家。而我們去的那天,女王並不在家,大兒子在家。二兒子家後面有個博物館,可以瞭解皇室的生活。二兒子和接待外賓的宮殿中間那條路的盡頭,是他們御用的教堂。在徒步團結束後,我們趕回到這裡觀看每兩個小時的衛兵換班儀式,發現他們很不嚴肅,腳步有踏錯的,關門的衛兵還在笑,看著特萌(不過你走近正在放哨的衛兵,他們會走開,還是有規矩的)。


小美人魚(The little mermaid):徒步團結束後,我們來到了大多數游客必打卡、被本地人最不視為景點的小美人魚。這個被層層游客包圍著的青銅雕塑,已成為了 哥本哈根 乃至 丹麥 的標誌。事實上,這個城市的街道里到處都是青銅雕塑,每一個都不比她遜色。而到達小美人魚時路過的吉菲昂女神噴泉(Gefion Fountain),更讓我印象深刻。



最後,還想說說 哥本哈根 的自行車。

自行車王國: 北歐 人的環保意識很強,為了踐行環保理念, 哥本哈根 在交通出行上下足功夫。如前文所言, 哥本哈根 是個不提倡開私家車的地方,因此停車費比較貴,而公共出行非常完善,其中自行車是他們的主要出行工具, 丹麥 人基本人手一輛自行車,而且那種前面帶蓬的自行車尤其受家庭歡迎,因為這種自行車最多可以坐7個人(Allen說的,但是我覺得是因為前面坐6個小孩吧),一輛大概是200歐元。 哥本哈根 有13條地鐵線,地鐵上還有固定自行車的地方。
因為是中轉站,我們留給 哥本哈根 的時間相當短,一天的時間不足以瀏覽這個城市那麼多美麗的古堡、教堂與皇家別院。這個集古典與現代為一體的城市,絕對值得再來一次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