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卡片機里的關西初夏 ( 附京阪美食測評 +《0基礎長輩的大片速成指南》)



越往 京都 ,韻味越濃了。



在 京都 站換乘綠色烏丸線,到達四條站,出口處走400米就到達酒店。






不僅被個別游記推薦過,在tabelog上也有3.58分的高分評價,位置不在街邊,隱匿於深巷中。
無奈的是,第一次點拉麵毫無經驗,點的算是招牌,但特別油,湯料也特別濃稠,導致我媽對 日本 拉麵產生了陰影,後面幾天沒有再吃拉麵的想法,連一蘭都拒絕了。
大家看到這段話千萬不要放棄拉麵,這可能是我們點單的失誤。


日劇一般小拉麵店,吧台式的座位,圍繞著開放的廚房,本地人坐成一圈默默吃面,冰水自便,消除剛開始的夏天的汗水。店員三兩個,在門鈴叮噹叮噹響的時候熱情地招呼著。
進門後在自動點餐機上投錢再點餐取票,點好後坐下,將票交給店員即可。
整理照片的時候發現,媽媽真的老了哦,唉。




特色:堆成山的豆芽,量超大
人均:60元人民幣
營業:11:30-15:00
前往南禪寺。
從四條站到蹴上站下地鐵步行前往,對,就是櫻花季人潮涌動的蹴上廢棄鐵道所在地的地鐵站,初夏時刻稍顯冷清。如果是滿滿兩排櫻花樹,一定很夢幻。
留作夏日的紀念,媽媽用手機隨手給我按了兩張。


前往南禪寺的路上看到一家藍瓶子,居然沒有排隊。





南禪寺太大,就算人流量比以往多,也是幽靜。人群多集中在南禪寺的紅磚水路閣,古寺中的一點西元素建築,因為人太多,在水路閣完全無法取景營造出網上無人景象,基本算是放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