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娜看世界—柬埔寨


















一天下午,我們從碼頭乘船出發,沿河道向湖區駛去。只見河道邊有一排高低不一的船屋,大部分很破舊,其中學校、郵局、教堂、雜貨店、加油站等公共設施看著還比較結實整齊。住戶設施都很簡陋,有的船屋就是一條舊船,船上搭建一個頂棚,四周圍上一圈草帘子;有的船屋是在綁在一起浮在水面上的油桶上搭建一個簡易小木屋。船屋隨著波浪上下起伏,沒有電,沒有乾凈水,靠蠟燭或電瓶照明,湖水就是生活用水。


每家船屋旁停靠著一隻小船,這是全家人的出行工具,上學、購物、探親、訪友必不可少。當購物歸來的小船在甲板邊尋找著停靠地點時,逗引著小狗前前後後地奔跑迎接。小船也是孩子們聚堆玩耍的場所,由於船屋空間有限,孩子們就把小船當做水上嬉戲的平臺。水上人家的孩子水性極好,年紀不大的孩子就可以在湖中熟練駕馭洗澡盆、泡沫包裝箱之類的非正規船隻,靠近游船兜售小商品。
船屋側面建有伸向水中的臺階,有人家蹲在臺階下層洗衣服洗菜,也有人家站在臺階上洗澡。男孩子脫光了衣服就可以洗個痛快,女孩子則不得不隔著內衣撩水沖涼。船屋的另一側懸掛著一個鐵絲編的籠子,裡面養著雞和豬之類的家畜家禽,這些陸地散養的家畜家禽也習慣了水上圈養的生活。河道中的水質相當渾濁。據說,生活在這裡的居民多數是越戰時期逃難的 越南 人,被 柬埔寨 政府收留在此已繁衍幾代。要改變如此惡劣的生活環境,也是 柬埔寨 政府的一大難題。




我們的游船追著太陽離開湖區。


在飛機上無聊,隨意翻看機上提供的雜誌,翻出一張政府公告,提示游客不要在景區內施捨乞討的小孩,避免孩子逃學並養成好逸惡勞的習慣。公告中透露出 柬埔寨 政府的一些擔心和無奈。
柬埔寨 是熱帶地區,孩子個頭不大,黑黑瘦瘦的,很難分辨出真實年齡。各個景點門口都有一些孩子,但多數孩子並不伸手乞討,而是向游客兜售明信片之類的小商品。伸著小手乞討的孩子很小,不給也不會粘人,給幾塊兒糖或給一根鉛筆就很高興。

在 洞里薩湖 游船上也遇到一個小男孩兒,他不聲不響地走到游客背後,用手按摩你的肩膀,一般時間不長,游客會給他一些小費,如果你不喜歡可以做個手勢,他就默默地離開,走向下一位游客。按當地收入水平粗略算一下,半天下來收穫也不小。
總之,大量外國游客的到來給 柬埔寨 人打開了一扇瞭解外界的窗戶,平靜的生活出現漣漪,人們不再甘於貧窮。 柬埔寨 孩子遇到了 中國 農村孩子同樣的問題,讀書和掙錢誰更重要?


從無小費的 中國 到收小費的 柬埔寨 ,開始還真不習慣,忘記付小費是常有的事。我就看見有人離開賓館後又急匆匆地返回,說是忘了留小費。
離開 柬埔寨 出境前,有知情者告訴我們還要給海關人員付小費,當然啦,不是所有的海關人員都要給,要認準給你護照蓋戳的官員。有的官員會直接要,有的不會開口要,但你最好主動給,因為曾經發生過官員在沒給小費人的護照上做手腳,為日後旅行帶來麻煩的情況。
我將零錢揣在兜里,便於過關時容易取出。經過一系列檢查,最後來到邊檢櫃臺。這是一間寬敞的大廳,櫃臺比較多,不需要排隊。我走近一個櫃臺,遞上護照,心裡思忖著不露聲色遞上小費的時機。突然隔壁櫃臺傳來一陣激烈地爭吵聲吸引了我的註意力,我扭頭一看,準確地說不是爭吵,而是一位 中國 大姐獨自在大聲叫罵。
從大姐的叫罵聲中我聽出是因小費引起,大概是因為官員挑揀小費的幣種和麵值,還理直氣壯要錢的態度激怒了大姐。這位大姐聲音分貝很高,大廳里各個角落都能聽的真真兒的。但所有櫃臺裡面的官員都低著頭不出聲,只有一位站在櫃臺外邊略為年長的官員好言勸大姐離開。大姐轉身走了幾步又氣勢很凶地返回來,衝到櫃臺前大聲對裡面的官員喊道,“你窮瘋了,有錢就不給你,誰讓你態度不好。”說完後,大姐才氣昂昂地走了。不知道這個官員或者其他官員能否聽懂 中國 話,反正這話挺傷人的。
在爭吵聲中我辦完了手續,過關後才想起我忘了給小費啦!可能受爭吵的影響,官員也沒管我要。看來官員收小費還是不怎麼理直氣壯。
收與不收小費代表著不同國家的文化,開放這麼多年 中國 人已經能夠接受。但是公職人員也收小費,而且還公開地收,確實讓我感到意外。看來,擁有一個高效廉潔的政府是世界性的問題。 有興趣的蜂友歡迎圍觀:
《 南非 》 http://www.mafengwo.cn/i/6706706.html
《 埃及 》 http://www.mafengwo.cn/i/6372926.html
《 美國 》 http://www.mafengwo.cn/i/6545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