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 | 卡帕四日談
↑卡帕多奇亞熱氣球 ↑卡帕多奇亞熱氣球 ↑卡帕多奇亞熱氣球 ↑卡帕多奇亞熱氣球 ↑卡帕多奇亞熱氣球 ↑卡帕多奇亞熱氣球 熱氣球的選擇通常分為大框和小框,兩者價格不一。大框通常乘坐16-20人,小框一般乘坐12人,飛行時間有60分鐘和90分鐘兩種選擇,通常60分鐘的都是大框,90分鐘的則是小框。當然有錢還可以包下整個熱氣球,像王俊凱的歌迷那樣… ↑卡帕多奇亞熱氣球 落地之後,開香檳,發獎牌(Royal公司是發獎牌,許多其他公司則是獎狀),給小費~
我們想了想還是把一開始那個小伙子幫我們拍的照片買了下來…
早知道就笑得開心一點了… ↑卡帕多奇亞熱氣球 ↑卡帕多奇亞熱氣球 ↑卡帕多奇亞熱氣球 ↑卡帕多奇亞熱氣球 回到酒店,在等早餐的間隙隨便拍了幾張照片~
↑旅行者洞穴酒店 ↑旅行者洞穴酒店 ↑旅行者洞穴酒店 ↑旅行者洞穴酒店 露天博物館吃過早飯,修圖更博,酣睡一場,繼續行程。 ↑旅行者洞穴酒店 下午的第一站是 格雷梅 露天博物館。
作為 土耳其 的世界級文化遺產,這是卡帕多西亞旅行必去的景點。
但與通常意義上的室內博物館不同的是, 格雷梅 的露天博物館坐落在陡峭的山谷之中,是在自然地貌的基礎上修建的石質建築群,其中包括許多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石窟教堂、禮拜堂和修道院。這些建築最初是由躲避政治迫害而遷移到卡帕多西亞的基督教徒所修。為了掩人耳目,他們鑿空山體以修建教堂,併在內部刻畫著色彩斑駁的壁畫,美妙絕倫。
博物館距離小鎮中心不過十幾分鐘的步行距離,沿途看到一些不停拍打著尾巴的馬。 ↑格雷梅露天博物館 ↑格雷梅露天博物館 氣溫達到三十幾度,就連土地中間冒出頭的一棵樹也顯得分外苦澀。 ↑格雷梅露天博物館 外星人在這 日光 暴曬之下,竟也多了幾分人間的俗氣。 ↑格雷梅露天博物館 ↑格雷梅露天博物館 ↑格雷梅露天博物館 ↑格雷梅露天博物館 終於有機會介紹藍眼睛了。藍眼睛在 土耳其 可以說是隨處可見。這是 土耳其 人最喜愛的護身符和吉祥物,也叫“惡魔之眼”、“辟邪珠”。當地人相信,被邪惡之神盯上就會有厄運上身,於是他們隨時帶著模仿惡魔之眼的藍色眼狀護身符,用以吸引邪惡之神的註意,逃避厄運。 ↑格雷梅露天博物館 藍眼睛的標準稱呼是“美杜莎之眼”,這位 希腊 神話中的女妖傳說中能將任何直視她眼睛的人變成石像。 ↑格雷梅露天博物館 在藍眼睛樹的一旁,有一棵掛滿陶罐的樹和一棵纏滿心愿的樹。 ↑格雷梅露天博物館 我們簡單參觀了一下馬路一側的托 卡利 教堂,其中有一個地下小禮拜堂和採用敘事畫法的壁畫。走進教堂,先要經過建於10世紀的“老教堂”,裡面繪滿了表現基督生活的壁畫。樓上的不到100年後建立的“新教堂”也有類似題材的壁畫。而地下窯洞裡面則被用作墓穴。一個戴著眼鏡的講解員熱情地向我們講起這段歷史,我們很感謝他。
進入馬路另一側的露天博物館主展覽區是需要門票的。我們手持在 伊斯坦布爾 購買的全國通票,因此可以直接刷卡進入。一路對著講解走馬觀花地看了一些教堂。 ↑格雷梅露天博物館 ↑格雷梅露天博物館 ↑格雷梅露天博物館 ↑格雷梅露天博物館
我們想了想還是把一開始那個小伙子幫我們拍的照片買了下來…
早知道就笑得開心一點了… ↑卡帕多奇亞熱氣球 ↑卡帕多奇亞熱氣球 ↑卡帕多奇亞熱氣球 ↑卡帕多奇亞熱氣球 回到酒店,在等早餐的間隙隨便拍了幾張照片~
↑旅行者洞穴酒店 ↑旅行者洞穴酒店 ↑旅行者洞穴酒店 ↑旅行者洞穴酒店 露天博物館吃過早飯,修圖更博,酣睡一場,繼續行程。 ↑旅行者洞穴酒店 下午的第一站是 格雷梅 露天博物館。
作為 土耳其 的世界級文化遺產,這是卡帕多西亞旅行必去的景點。
但與通常意義上的室內博物館不同的是, 格雷梅 的露天博物館坐落在陡峭的山谷之中,是在自然地貌的基礎上修建的石質建築群,其中包括許多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石窟教堂、禮拜堂和修道院。這些建築最初是由躲避政治迫害而遷移到卡帕多西亞的基督教徒所修。為了掩人耳目,他們鑿空山體以修建教堂,併在內部刻畫著色彩斑駁的壁畫,美妙絕倫。
博物館距離小鎮中心不過十幾分鐘的步行距離,沿途看到一些不停拍打著尾巴的馬。 ↑格雷梅露天博物館 ↑格雷梅露天博物館 氣溫達到三十幾度,就連土地中間冒出頭的一棵樹也顯得分外苦澀。 ↑格雷梅露天博物館 外星人在這 日光 暴曬之下,竟也多了幾分人間的俗氣。 ↑格雷梅露天博物館 ↑格雷梅露天博物館 ↑格雷梅露天博物館 ↑格雷梅露天博物館 終於有機會介紹藍眼睛了。藍眼睛在 土耳其 可以說是隨處可見。這是 土耳其 人最喜愛的護身符和吉祥物,也叫“惡魔之眼”、“辟邪珠”。當地人相信,被邪惡之神盯上就會有厄運上身,於是他們隨時帶著模仿惡魔之眼的藍色眼狀護身符,用以吸引邪惡之神的註意,逃避厄運。 ↑格雷梅露天博物館 藍眼睛的標準稱呼是“美杜莎之眼”,這位 希腊 神話中的女妖傳說中能將任何直視她眼睛的人變成石像。 ↑格雷梅露天博物館 在藍眼睛樹的一旁,有一棵掛滿陶罐的樹和一棵纏滿心愿的樹。 ↑格雷梅露天博物館 我們簡單參觀了一下馬路一側的托 卡利 教堂,其中有一個地下小禮拜堂和採用敘事畫法的壁畫。走進教堂,先要經過建於10世紀的“老教堂”,裡面繪滿了表現基督生活的壁畫。樓上的不到100年後建立的“新教堂”也有類似題材的壁畫。而地下窯洞裡面則被用作墓穴。一個戴著眼鏡的講解員熱情地向我們講起這段歷史,我們很感謝他。
進入馬路另一側的露天博物館主展覽區是需要門票的。我們手持在 伊斯坦布爾 購買的全國通票,因此可以直接刷卡進入。一路對著講解走馬觀花地看了一些教堂。 ↑格雷梅露天博物館 ↑格雷梅露天博物館 ↑格雷梅露天博物館 ↑格雷梅露天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