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比亞世間萬物的親近之旅






工作人員說是不可以拍攝的,要求我們晚上20:40必須返回到保護區,這是這裡的規定,當然晚飯也是限時的,如果回來晚了就沒有晚飯,工作人員建議我們去保護區和園區的酒店咨詢
我們的司機小何很有耐心,隨之我們到酒店咨詢,酒店的大堂工作人員熱情的給我們倒了幾杯果汁,讓我們靜靜等候它們經理的消息,半小時過去了,終於有消息過來了,負責人告訴我們說:我們沒有旅游局的拍攝許可證是不可以在死亡谷拍攝星空的
僅存的最後的希望破滅了,不過我們還是可以理解的,尊重 納米比亞 旅游局的一些相關政策,
首先是對環境的保護,對大自然的尊重,其次也是處於安全起見因此不讓晚上拍攝
保護區-45號沙漠相隔45公里,從45號沙漠到死亡谷開始還要10幾公里,然後徒步走進沙漠還要2公里,這一串的數據也徹底的說服了我們



距離保護區大門45公里,因此命名為45號沙丘,當然也有40號沙丘,每一座沙丘都是依照公里單位命名
每一座沙丘的海拔都很高,由於地域開闊通風,隨著時間的推移,每一座沙丘都有它獨特的曲線。
在蘇絲斯黎沙漠群中,每一座沙丘我都認真的做了對比,45號沙丘的美果然是名不虛傳。
每天日落黃昏,在陽光的照射下,沙丘形成S型曲線
一半是紅色一半是黑色,紅的親和而熱烈,黑的神秘而寧靜


似乎每個人都有一顆貪婪的心,希望在沙丘之上看到它們奔跑
我覺得在這片乾涸的沙漠中就連植物都難以生存,似乎這裡出現的羚羊和斑馬也只是路過這裡吧
雖然我們不是那個最幸運的,但是我們的確看到了一群奔跑的斑馬




終於見到羚羊了,羚羊們應該是這裡最常見的生物了
回來後我對照圖冊仍然傻傻分不清楚到底是哪個品種,主要根據角的形狀來辨別。
高角羚,又名黑斑羚。呈豎琴狀或S形,向後彎,再向上彎。
納米比亞 直角大羚羊,是被印在 納米比亞 國徽上的存在,象徵著勇氣、優美和自豪
難怪大羚羊這麼的帥氣,守衛這這片勇氣之地,印在國徽之上也非他莫屬了。



每個營地都有一個號碼,有一顆 大樹 ,車子停靠在樹下
我們是15號營地,這顆樹很大,車子停了次才算停在一個合適的位置
因為這顆樹雖然大,但是樹枝很矮,有的位置停下來打不開車頂的帳篷
今晚要睡在星空下還是有些激動的,第一次體驗睡在車頂帳篷里。

吃過晚餐,天色已黑,拿出手電我們四人開始扎營,其實這個車頂帳篷很方便
打開防雨布,帳篷是摺疊的,打開後有兩個伸縮梯子到地面,帳篷有3層,一層遮光防雨抗風
兩層透氣有捲簾拉鏈,內置空間2人睡很有 富裕 ,帳篷內內置海綿睡墊(我管它叫席夢思床墊)
兩個帳篷安置好後,可以洗漱休息一下了,司機小何住在車裡, 我單獨睡一個帳篷,
同行的兩小伙伴睡另外一個帳篷里。(後面介紹我同行的小伙伴)

我很意外的是這裡的營地很乾凈,公共區域垃圾分類,衛生間乾凈整潔無異味
這是我萬萬沒有想象到的一點,顛覆了我對 非洲 的錯誤認識,我以為 非洲 是那種髒亂差的
但是在 納米比亞 的這些天里,在路上,在保護區我沒有看到一個垃圾。

雖然我們的死亡谷星空夢破滅了,但是在營地還是可以拍幾張的
必定在 非洲 這邊土地上我們可以看到和北半球不一樣的星空
穿過雲海去尋找那片死亡谷

每一次旅行都打雞血了一樣,感覺一天可以拆成3天來過,收帳篷我們需要半個小時
45號沙丘我們有45公里的車程,期待我們會有意外的收穫

所以你並沒有擁擠感,據有關數據顯示, 納米比亞 每年 中國 的游客比例少之又少
赴納旅游度假排行榜中, 德國 保持第1位, 美國 排名第2,大部分數據顯示都是 歐洲 國家的游客
不過必定 中國 飛過去要17個小時,很不方便,然而 歐洲 過去幾個小時就到了
走到沙丘的頂端坐下來,等著太陽從沙丘的另一端跳出來,我身邊有三五個 韓國 阿姨和幾個 美國 人




去 納米比亞 紅沙漠看一次日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