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TMB (5) La Fenêtre 窗
第六天到達的 瑞士 的Fouly小鎮,雖然不大,但是得益於其滑雪度假村的優勢,附屬設施非常齊全。因此我也可以住進條件好一點的小旅館,一個獨占一間房,好好吃上一頓精美的餐食,調整一下身體狀態。然而整個晚上,我卻有點坐立不安,吃晚飯的時候都還在不停地反覆地看地圖――因為離本次TMB的最高難度的一段路“La Fenêtre d'Arpette” 阿爾拜 特之窗越來越近了。
第七天要走的線路,是從當前所在的Fouly小鎮,沿著河谷的走勢一路向北,走到一個湖濱小鎮Champex,這一天的路程從資料上看,會非常輕鬆。而從第八天開始,TMB的線路開始拐向西側,這時面臨兩個選擇:一個是傳統標準路線,走偏北方的繞行低地線路。另一個選擇則是直接向西,走非常難的高海拔線路,最終到達和主線一樣的終點Trient,而途中穿越的埡口就叫做 阿爾拜 特之窗。從我準備的資料中,是這麼描述 阿爾拜 特之窗的:
從任何意義上說,Fenêtre都是環勃朗峰全程中的一大亮點。它是一扇窗戶,值得細細品味。正如其名――來到一處新景觀。山脊西側能看到奔騰的Trient冰川,從巨大的特裡安特冰原(Plateau du Trient)中溢出,正如Emile Javelle在他的《一位登山者的回憶》(Souvenirs d’un Alpiniste)中所描述的,“這是一座徹頭徹尾的雪湖”。現在,這座冰川正在快速消退,侵蝕出一座深谷,即特裡安特河谷(Vallée du Trient)。它遠遠的位於Fenêtre的下方,繼續下降會來到這裡。當你回望來時的路,與前方的景色會形成鮮明的對比。在這裡,東邊是巨大的碎石斜坡和陡峭的山脊,而東南方向則是山丘上的冰川和雪原擋住了視野。
多麼令人嚮往的描述!實在是按捺不住激動地心情,哪怕路程再難,也要去一睹這扇窗戶的風采。
不過看了下衛星地形圖,還是感覺難度相當的大。紅色線路的副線, 阿爾拜 特之窗,幾乎就是在兩座山峰之間的山脊中,硬擠出來的一個窄小的縫隙。旁邊都是一片白雪皚皚的樣子,真有種“ 天山 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既視感。再加上之前閱讀的攻略資料中,看到有個在 德國 讀博的女漢子同學,由於在惡劣天氣中強行通過窗戶, http://bbs.qyer.com/thread-1014669-1.html {差點被雷劈死的英(no)勇(zuo)事(no)跡(die),} 更加重了我的緊張情緒。儘管離爬窗戶還有一天的時間,我已經開始強迫症一樣地反覆閱讀隨身帶著的資料,神經質般過地每過一個小時就刷新一下山區天氣預報,以確保萬無一失。
第二天,儘管又是一個晴好的天氣,不過這一天的路程卻略顯無聊,基本是在河谷旁邊,比公路略高一點的一段窄小的土路上行走,而且兩旁被樹林遮擋的嚴嚴實實,基本看不到什麼風景。不過倒也無傷大雅,本來這一天的行程就應該是TMB全程最輕鬆的一天,權當是為了下一天的高難度積攢體能。
走了大概2個小時左右,路過一個看不到任何村民的小村子,出來和我們打照面的居然是幾頭驢。這幾個家伙擋在路中間,瞪著眼睛就是不挪窩,真氣人。出了村子後的路途變得愈發無聊――先是爬了一個小山包,在密林里饒了一陣之後,又開始沿著 盤山 公路走……就在這種貌似沒有盡頭的無趣場景中反覆晃蕩的4個多小時後,到達了離這一天目的地只有半小時路程的旅游度假小鎮Champex。
Champex算是 瑞士 西南部地區一個比較有名的度假勝地,這裡有一個海拔1470米的高山湖Chamex-lac,環繞湖邊的是鬱郁蔥蔥的高山和色彩斑斕的小木屋,和之前走過的TMB沿線的小鎮比起來,Champex顯得更加地原生態,但又處處體現出一種與眾不同的精緻感。於是我找了一家湖邊餐廳坐了下來,打算吃點東西,順便稍事休息,欣賞下湖畔風光。
餐館當天的特色菜,Champex湖魚。在 歐洲 這邊,大多數餐館提供的都是魚刺比較少的海魚, 淡水 魚確實很少見。這家餐廳也算是靠山吃山,就地取材了。魚肉非常的鮮美,就是個頭兒小了點,倒是米飯給的真夠多的,好歹填飽肚子沒問題。
酒足飯飽後,起身去餐館另一側的小超市,買一些第二天必要的物資――從之前得到的資料上看,爬窗戶的體力消耗極大,而且上面沒有可靠的水源。出於謹慎的考量,我買了兩瓶1L的氣泡水、兩聽紅牛飲料,加上我自己本身帶的兩個1.2L的水壺,絕對夠一整天用的了。簡單收拾了一下後,向今天最後的宿營地Relais d'Arepette出發。
對於走TMB線路的人,如果是走容易一些的主線,一般都會住在Champex鎮上,一來線路上比較順,二來食宿條件也比較好。而作為走副線爬窗戶的人來說,如果住在Champex,那麼第二天爬窗戶前就要多走45分鐘的山路,無論對於時間還是體力來說,都會是一個不太有必要的浪費,因此很多人選擇在頭一天再多走45分鐘,到達離窗戶更近的Relais d'Arepette,我也選擇這麼做(儘管後來看是沒有必要的)。
除了Champex鎮之後,七拐八拐,很快就進到了山間小道。地上的嶙峋怪石,纏滿了枯藤的老樹,遠方淙淙流下的溪水,逐漸黯淡的日光……貌似一切都在暗示,明天會是不尋常的一天。於是我又強迫症般地掏出了手機,再次看了一眼第二天的天氣預報――晴間多雲,有20%的雷暴概率,比較樂觀卻又不太明朗的天氣狀況。於是懷著有些忐忑的心情,到達了當天的營地。
晚餐時間自然成了徒步者們互相交流的好機會。果不其然,住在Relais d'Arepette營地的人們,有像我一樣準備第二天去挑戰窗戶的新丁,也有當天順時針方向而來,已經走完窗戶的勇者。人們或興緻高漲地大聲吹噓自己用了幾個小時走了下來,或是小心翼翼地打探窗戶的地形地貌等情報,儘量交換些有用的信息。我逮了一個一直滔滔不絕的 美國 大叔,向他請教走窗戶的註意事項。只見他拍了拍我的肩膀,然後刷地在桌子上鋪開他那張已經有點破損的1:25000 阿爾卑斯山 區大地圖,灌上幾口啤酒,開始吐沫飛濺地講了起來――他今天剛從順時針方向過來穿越了窗戶,所講的內容基本和我之前瞭解到的情報誤差不多,整個窗戶的路程上沒有補給、沒有可靠水源、幾乎沒有完整的路、上下坡難度都比較大。在大叔的指點下,我把路線上幾個比較關鍵的地點及其到達所需時間牢牢記在心裡,根據自己習慣的節奏,制訂了一下第二天的計劃。而後早早地上床睡覺去了。
第八天,向心中的徒步者聖地, 阿爾拜 特之窗,進發!
從地圖上看這一天要走的距離實際上是非常短的,從TMB線路 東北 側的Relais d'Arepette營地開始沿著衍生線路向西,穿過窗戶後繼續向 西北 方向下行,最後到達位於特裡安鎮附近的Col de Foclaz,那裡會有一個青年旅社來住宿。
然而從地形圖上看,就知道這條路會有多難――從營地出發後沿著紅線開始,順著山脊線高地的走勢急劇地爬升,在翻過兩座雪山之間的窗戶後,又是急劇的下降。這是對體力和意志的雙重考驗。
早晨起來,營地的氣氛顯得好像有些凝重,大家話都不多,只是默默地收拾自己的背包,整理著裝備,畢竟都知道今天不會是太容易的一天。好消息是昨天的20%雷暴概率在今天早晨的天氣預報中降低為了5%,也就是說這一天基本都將是晴好或是多雲的天氣。既然最後的後顧之憂也消除了,那就放心大膽儘管邁步向前走吧。
趁著早晨的晴好天氣,不到8點,第一波人馬就出發了。這時候天氣還有點冷,上身還需要穿上厚衣服才夠暖和。沿著地平線遠遠地望去,天際線的盡頭那兩座大山之間的一個不起眼的小豁口,就是我們今天要挑戰的 阿爾拜 特之窗。四周鬱郁蔥蔥的樹木,好似童話中充滿了魔法的 黑森 林一般,閃開了一條路讓我們進去。看著前方不遠處走的快的幾個徒步者的身影,一個個消失在森林深處,我的心情也逐漸激動了起來――森林的那一側,等待我們的到底會是怎樣的風景與情形?
在緩慢的坡上走了大概1個小時,道路開始變的窄小崎嶇了起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Z字形彎,個別地方跨度很大,需要借助手攀登,或者小跳一下才能過去。藉著氣溫升高的空當,我把厚衣服換下來放進包里,同時也把登山杖收了起來――後面的道路只會越來越陡,地形越來越差,登山杖怕是沒什麼用武之地了。
隨著海拔的升高,我們從 阿爾拜 特之窗兩側山脈的正中間,逐漸上到了偏北一邊的山脊高地上,並不斷地繼續上升。所謂的路,也只是高地上細細的一小條人為踩出來的 通道 ,走上去搖搖晃晃,總覺得自己會滑倒山谷里摔死。從這個角度看過去, 阿爾拜 特之窗被北側山麓的走勢擋住了。暫時只能看到山谷南側的皚皚白雪,和後面屏障一般的大山。一種遮天蔽日的氣勢撲面而來,好像不容置疑地對來訪者說道:此路不通!
出發兩個半小時候,路況變得更糟了,可以說這是我徒步生涯以來見過的最糟糕的上升路況――這裡根本沒有路,眼前出現的只是延綿不絕、雜亂無章的碎石。唯一能指明方向的,只是50、100米開外某個大石頭上用油漆刷的不起眼的路標,至於從這裡怎麼到達遠處的那個路標,只能靠自己踩出一條路來。
令人沮喪的是,這一地帶有相當多的石頭並不牢固,經常走到一個地方,需要彎下身子,用手把周邊的石頭挨個試探個遍,結果發現沒一塊石頭是牢靠的,於是只能退回去重新找別的 通道 。經過之前3個多小時的攀登,這一地帶幾乎很難看到同行的徒步者,所有人都自顧不暇。在路過一個非常狹窄的地段時,後面追過來一個 法國 大叔,表示自己對這種地形有點害怕,希望能跟著我走。走不多遠,有一處不好落腳的地方,我猶豫了一下,助跑了兩步,用一個小跳直接越了過去。結果本來就很差的路被我這一蹬,又滾下去幾塊石頭,徹底不能走了。 法國 大叔吐了吐舌頭,無奈地繞行了。
在跟這亂石陣中左沖右突了半個多小時,抬頭一看,前方有塊巨大的石頭聳立在高處,旁邊一處大約4、5米寬的狹窄 通道 ,旁邊立了一塊路牌—— 阿爾拜 特之窗終於到了!
衛星地圖上看到的從 阿爾拜 特之窗向東側望去的景色,平原地區白色的圖標就是昨天晚上的Relais d'Arpette營地。
實際上從 阿爾拜 特之窗向東望去的景象,不過由於我站的角度比較低,昨晚的營地被左側的山峰擋住了。整個峽谷就像是小時候玩過的 水上 樂園的大滑梯一樣,以一個非常誇張的坡度直衝向地面。也許幾十萬年前,這裡說不定也曾經是波濤洶涌的海洋,或是奔騰不息的大河,才能成就如此不可思議的景象吧。
衛星地圖上看到的從 阿爾拜 特之窗向西側望去的景色,遠側的一 汪清 水是Emosson高山湖。
實際上從 阿爾拜 特之窗向西望去的景象。Emosson湖猶如一顆圓潤的珠玉,高懸在剛硬冷酷的 石林 之中,有如夜空中明亮的啟明星一般,在這群山峻嶺之間熠熠生輝。遠遠看去,峽谷的遠方和天際融合在了一起,而這就是一會要走的路。站在 阿爾拜 特之窗,除了眼前深不見底的峭壁,耳邊呼嘯而過的風聲,我好像失去了感知的能力,既不覺得激動興奮,也不感到疲勞沮喪,就這麼靜靜地站在這裡,漫無目的地看著遠方。我為什麼要一個人走TMB線,我為什麼要來到這裡,好像這些在這一瞬間變得都沒什麼意義了——也許我真正應該去好好瞭解的,是自己內心深處的那扇窗。
窗口的風很冷,一會就吹的人僵了。於是我找了個避風的石頭,躲在後面坐下來,開始吃自己帶的午餐。一開始拖在後面的徒步者這時也三三兩兩地上來了,大家都並沒有表現出什麼太激動的情緒,只是四處走動一下,照照相,有的人連飯都不吃就直接下山去了。
吃罷午飯,喝口水喘口氣,我也開始翻越 阿爾拜 特之窗,開始下行的線路。實際上今天對體能和膝蓋的考驗才剛剛開始——這段下行路是非常痛苦而漫長的。一開始是和上山路差不多的亂石堆,而後馬上變成風化嚴重的土質路,走起來不住地打滑,最後是開始連續的Z字陡峭下坡。走了不到半小時,膝蓋就感覺有點酸脹了,只好停下來休息。
值得欣慰的是,下山路上,一直有壯麗的特利安冰川(Glacier du Trient)伴隨在身邊。冰川從山頂處被白雪覆蓋的冰蓋中猛撲出來,沿著陡峭的山脊,如一條惡龍的利爪,搭在了溝壑縱橫的山嶺之間。半透明的幽藍色冰瀑之下,流淌出了清冽的冰川水,汩汩的流水聲迴蕩在山谷之間,給這座寂靜的有些令人窒息的山谷帶來了些許生氣。
下到一半路途,碰到反方向上來的一群講法語的、不知道是 法國 還是 瑞士 的中學生,七八個人興奮不已,嘰嘰喳喳。一身純休閑裝扮,依我看這裝備頂多爬個香山。這幫人看見我,呼啦一下子圍了過來,七嘴八舌的問了起來:
“先生,先生,是不是離山頂很近啦?”——“遠著呢,再走2個半小時吧!”
“先生,先生,這路上還有商店嗎,有餐廳嗎?我好餓!”——“哦我可憐的伙計們,上面只有石頭!”
“先生,先生,您覺得我們今天幾點能到Champex?”——“年輕人,如果你們總這樣停下來休息的話,相信我,明天你們都到不了!”
說罷,我便甩下滿臉錯愕的學生們,一騎絕塵下山去了,深藏功與名…………
一路下到谷底,居然遇到了一個小賣部。找了個板凳一屁股坐下來,要了一聽冰鎮可樂,拿過來趕緊放在自己膝蓋上——連續2個多小時的陡峭下山路,膝蓋已經開始火辣辣的疼了,這可真不是什麼好現象。 趁著休息的空當,一邊喝著可樂一邊站起來慢慢走動,活動膝蓋,順便在小賣部四周轉轉。結果發現了一個宣傳欄,原來這個小賣部在1978年的時候曾毀於一場大雪崩,10年後的1988年又重建了起來。
旁邊還有一個宣傳欄,是記錄特利安冰川由於地球變暖而導致的退化現象——上面那個黑白照片是1910年的特利安冰川,厚重的冰瀑一直從山頂伸到谷底的河裡,人們就直接拉著馬車在河邊採冰;而下圖彩色照片攝與2014年,整個冰川退化的非常厲害。僅從1988-2014年的26年間,就退化了1040m。這樣觸目驚心的事實,大洋彼岸的美帝總統川普竟然大放厥詞說“地球變暖是一個燒錢的謊言,是 中國 人為了占領全球市場而製造的騙局。”真是大言不慚。
休息的差不多,看看天色不早,站起來繼續完成最後一小段路程。這一段路旁,有著好幾百年前當地人引冰川水用於灌溉農田的水渠設備,用木頭打造的向水槽一樣的東西,連綿不絕地從高處緩緩引向山下的Trient村。而這一天的營地,則是整個TMB線路的最北端,Col de Forclaz營地。
本來我以為Col de Forclaz應該是一個建立在山頭上的條件艱苦的營地,沒想到今日的山口早已修上了 盤山 快速公路,成為了Trient村和外界連接的重要 通道 。穿過寬闊的柏油公路,就到達了看起來和一般 歐洲 小鎮的旅館沒什麼兩樣的Col de Forclaz營地。
營地的晚餐非常豐盛,兩道肉菜兩道素菜,米飯麵包兩種主食,均可無限添加。這真是幾天以來我遇到的最慷慨的一頓晚餐,簡直懷疑自己到了人民公社的大食堂。和我一桌的是一個來自 大英 帝國 約克 郡的胖子哥,還有一個來自花旗國華府的瘦子哥。瘦子哥估計是太餓了,一直在低頭狂吃,不怎麼說話。而胖子哥則健談的多,邊吃邊和我非常開心地聊天。
胖子哥也在進行TMB的環繞,不過他並不是徒步,而是蹬山地自行車來完成整個線路,實際上這樣做的難度反而比徒步更大。我問他為什麼非要採用山地車的方式,胖子哥猛灌了一口啤酒,用洪亮的語調,驕傲地高聲回答道:
I just love cycling, I damn love it. I...I just can't stop myself, I cannot control my pasionnate!
胖子哥說晚了之後,得意地看了看我。我想在他自己的心目中,自己的形象應該是這樣的:
然而實際上,我一邊強忍著自己的笑意,一邊猛點頭表示對胖子哥價值觀的認同。在我看來,胖子哥差不多是這樣的:
一旁餓死鬼投胎的瘦子哥在猛扒拉完兩大盤菜之後,終於騰出功夫來和我們說說話了。不過聊了沒一會,兩個母語英語的人就很快把話題從徒步帶跑偏到黑自己認識的俄國人上——胖子哥說我在 蘇格蘭 遇到一個俄國人,喝醉了酒脫得自己只剩褲衩,在雪地里狂奔;瘦子哥說你這算啥,我在 加拿大 碰見一個俄國人,喝多了酒跑到森林里徒手打死一頭馴鹿。倆人你來我往,越吹越邪乎,總之最後結論就是:俄國人不過都是一群無知的莽漢酒鬼,不足為懼矣!於是兩人開懷大笑,暢飲杯中酒,留下一臉懵逼的我在一旁不知說些什麼好。正是應了那句老話:英美友好靠毛子,中日友好靠棒子。
第七天要走的線路,是從當前所在的Fouly小鎮,沿著河谷的走勢一路向北,走到一個湖濱小鎮Champex,這一天的路程從資料上看,會非常輕鬆。而從第八天開始,TMB的線路開始拐向西側,這時面臨兩個選擇:一個是傳統標準路線,走偏北方的繞行低地線路。另一個選擇則是直接向西,走非常難的高海拔線路,最終到達和主線一樣的終點Trient,而途中穿越的埡口就叫做 阿爾拜 特之窗。從我準備的資料中,是這麼描述 阿爾拜 特之窗的:
從任何意義上說,Fenêtre都是環勃朗峰全程中的一大亮點。它是一扇窗戶,值得細細品味。正如其名――來到一處新景觀。山脊西側能看到奔騰的Trient冰川,從巨大的特裡安特冰原(Plateau du Trient)中溢出,正如Emile Javelle在他的《一位登山者的回憶》(Souvenirs d’un Alpiniste)中所描述的,“這是一座徹頭徹尾的雪湖”。現在,這座冰川正在快速消退,侵蝕出一座深谷,即特裡安特河谷(Vallée du Trient)。它遠遠的位於Fenêtre的下方,繼續下降會來到這裡。當你回望來時的路,與前方的景色會形成鮮明的對比。在這裡,東邊是巨大的碎石斜坡和陡峭的山脊,而東南方向則是山丘上的冰川和雪原擋住了視野。
多麼令人嚮往的描述!實在是按捺不住激動地心情,哪怕路程再難,也要去一睹這扇窗戶的風采。
不過看了下衛星地形圖,還是感覺難度相當的大。紅色線路的副線, 阿爾拜 特之窗,幾乎就是在兩座山峰之間的山脊中,硬擠出來的一個窄小的縫隙。旁邊都是一片白雪皚皚的樣子,真有種“ 天山 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既視感。再加上之前閱讀的攻略資料中,看到有個在 德國 讀博的女漢子同學,由於在惡劣天氣中強行通過窗戶, http://bbs.qyer.com/thread-1014669-1.html {差點被雷劈死的英(no)勇(zuo)事(no)跡(die),} 更加重了我的緊張情緒。儘管離爬窗戶還有一天的時間,我已經開始強迫症一樣地反覆閱讀隨身帶著的資料,神經質般過地每過一個小時就刷新一下山區天氣預報,以確保萬無一失。
第二天,儘管又是一個晴好的天氣,不過這一天的路程卻略顯無聊,基本是在河谷旁邊,比公路略高一點的一段窄小的土路上行走,而且兩旁被樹林遮擋的嚴嚴實實,基本看不到什麼風景。不過倒也無傷大雅,本來這一天的行程就應該是TMB全程最輕鬆的一天,權當是為了下一天的高難度積攢體能。
走了大概2個小時左右,路過一個看不到任何村民的小村子,出來和我們打照面的居然是幾頭驢。這幾個家伙擋在路中間,瞪著眼睛就是不挪窩,真氣人。出了村子後的路途變得愈發無聊――先是爬了一個小山包,在密林里饒了一陣之後,又開始沿著 盤山 公路走……就在這種貌似沒有盡頭的無趣場景中反覆晃蕩的4個多小時後,到達了離這一天目的地只有半小時路程的旅游度假小鎮Champex。
Champex算是 瑞士 西南部地區一個比較有名的度假勝地,這裡有一個海拔1470米的高山湖Chamex-lac,環繞湖邊的是鬱郁蔥蔥的高山和色彩斑斕的小木屋,和之前走過的TMB沿線的小鎮比起來,Champex顯得更加地原生態,但又處處體現出一種與眾不同的精緻感。於是我找了一家湖邊餐廳坐了下來,打算吃點東西,順便稍事休息,欣賞下湖畔風光。
餐館當天的特色菜,Champex湖魚。在 歐洲 這邊,大多數餐館提供的都是魚刺比較少的海魚, 淡水 魚確實很少見。這家餐廳也算是靠山吃山,就地取材了。魚肉非常的鮮美,就是個頭兒小了點,倒是米飯給的真夠多的,好歹填飽肚子沒問題。
酒足飯飽後,起身去餐館另一側的小超市,買一些第二天必要的物資――從之前得到的資料上看,爬窗戶的體力消耗極大,而且上面沒有可靠的水源。出於謹慎的考量,我買了兩瓶1L的氣泡水、兩聽紅牛飲料,加上我自己本身帶的兩個1.2L的水壺,絕對夠一整天用的了。簡單收拾了一下後,向今天最後的宿營地Relais d'Arepette出發。
對於走TMB線路的人,如果是走容易一些的主線,一般都會住在Champex鎮上,一來線路上比較順,二來食宿條件也比較好。而作為走副線爬窗戶的人來說,如果住在Champex,那麼第二天爬窗戶前就要多走45分鐘的山路,無論對於時間還是體力來說,都會是一個不太有必要的浪費,因此很多人選擇在頭一天再多走45分鐘,到達離窗戶更近的Relais d'Arepette,我也選擇這麼做(儘管後來看是沒有必要的)。
除了Champex鎮之後,七拐八拐,很快就進到了山間小道。地上的嶙峋怪石,纏滿了枯藤的老樹,遠方淙淙流下的溪水,逐漸黯淡的日光……貌似一切都在暗示,明天會是不尋常的一天。於是我又強迫症般地掏出了手機,再次看了一眼第二天的天氣預報――晴間多雲,有20%的雷暴概率,比較樂觀卻又不太明朗的天氣狀況。於是懷著有些忐忑的心情,到達了當天的營地。
晚餐時間自然成了徒步者們互相交流的好機會。果不其然,住在Relais d'Arepette營地的人們,有像我一樣準備第二天去挑戰窗戶的新丁,也有當天順時針方向而來,已經走完窗戶的勇者。人們或興緻高漲地大聲吹噓自己用了幾個小時走了下來,或是小心翼翼地打探窗戶的地形地貌等情報,儘量交換些有用的信息。我逮了一個一直滔滔不絕的 美國 大叔,向他請教走窗戶的註意事項。只見他拍了拍我的肩膀,然後刷地在桌子上鋪開他那張已經有點破損的1:25000 阿爾卑斯山 區大地圖,灌上幾口啤酒,開始吐沫飛濺地講了起來――他今天剛從順時針方向過來穿越了窗戶,所講的內容基本和我之前瞭解到的情報誤差不多,整個窗戶的路程上沒有補給、沒有可靠水源、幾乎沒有完整的路、上下坡難度都比較大。在大叔的指點下,我把路線上幾個比較關鍵的地點及其到達所需時間牢牢記在心裡,根據自己習慣的節奏,制訂了一下第二天的計劃。而後早早地上床睡覺去了。
第八天,向心中的徒步者聖地, 阿爾拜 特之窗,進發!
從地圖上看這一天要走的距離實際上是非常短的,從TMB線路 東北 側的Relais d'Arepette營地開始沿著衍生線路向西,穿過窗戶後繼續向 西北 方向下行,最後到達位於特裡安鎮附近的Col de Foclaz,那裡會有一個青年旅社來住宿。
然而從地形圖上看,就知道這條路會有多難――從營地出發後沿著紅線開始,順著山脊線高地的走勢急劇地爬升,在翻過兩座雪山之間的窗戶後,又是急劇的下降。這是對體力和意志的雙重考驗。
早晨起來,營地的氣氛顯得好像有些凝重,大家話都不多,只是默默地收拾自己的背包,整理著裝備,畢竟都知道今天不會是太容易的一天。好消息是昨天的20%雷暴概率在今天早晨的天氣預報中降低為了5%,也就是說這一天基本都將是晴好或是多雲的天氣。既然最後的後顧之憂也消除了,那就放心大膽儘管邁步向前走吧。
趁著早晨的晴好天氣,不到8點,第一波人馬就出發了。這時候天氣還有點冷,上身還需要穿上厚衣服才夠暖和。沿著地平線遠遠地望去,天際線的盡頭那兩座大山之間的一個不起眼的小豁口,就是我們今天要挑戰的 阿爾拜 特之窗。四周鬱郁蔥蔥的樹木,好似童話中充滿了魔法的 黑森 林一般,閃開了一條路讓我們進去。看著前方不遠處走的快的幾個徒步者的身影,一個個消失在森林深處,我的心情也逐漸激動了起來――森林的那一側,等待我們的到底會是怎樣的風景與情形?
在緩慢的坡上走了大概1個小時,道路開始變的窄小崎嶇了起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Z字形彎,個別地方跨度很大,需要借助手攀登,或者小跳一下才能過去。藉著氣溫升高的空當,我把厚衣服換下來放進包里,同時也把登山杖收了起來――後面的道路只會越來越陡,地形越來越差,登山杖怕是沒什麼用武之地了。
隨著海拔的升高,我們從 阿爾拜 特之窗兩側山脈的正中間,逐漸上到了偏北一邊的山脊高地上,並不斷地繼續上升。所謂的路,也只是高地上細細的一小條人為踩出來的 通道 ,走上去搖搖晃晃,總覺得自己會滑倒山谷里摔死。從這個角度看過去, 阿爾拜 特之窗被北側山麓的走勢擋住了。暫時只能看到山谷南側的皚皚白雪,和後面屏障一般的大山。一種遮天蔽日的氣勢撲面而來,好像不容置疑地對來訪者說道:此路不通!
出發兩個半小時候,路況變得更糟了,可以說這是我徒步生涯以來見過的最糟糕的上升路況――這裡根本沒有路,眼前出現的只是延綿不絕、雜亂無章的碎石。唯一能指明方向的,只是50、100米開外某個大石頭上用油漆刷的不起眼的路標,至於從這裡怎麼到達遠處的那個路標,只能靠自己踩出一條路來。
令人沮喪的是,這一地帶有相當多的石頭並不牢固,經常走到一個地方,需要彎下身子,用手把周邊的石頭挨個試探個遍,結果發現沒一塊石頭是牢靠的,於是只能退回去重新找別的 通道 。經過之前3個多小時的攀登,這一地帶幾乎很難看到同行的徒步者,所有人都自顧不暇。在路過一個非常狹窄的地段時,後面追過來一個 法國 大叔,表示自己對這種地形有點害怕,希望能跟著我走。走不多遠,有一處不好落腳的地方,我猶豫了一下,助跑了兩步,用一個小跳直接越了過去。結果本來就很差的路被我這一蹬,又滾下去幾塊石頭,徹底不能走了。 法國 大叔吐了吐舌頭,無奈地繞行了。
在跟這亂石陣中左沖右突了半個多小時,抬頭一看,前方有塊巨大的石頭聳立在高處,旁邊一處大約4、5米寬的狹窄 通道 ,旁邊立了一塊路牌—— 阿爾拜 特之窗終於到了!
衛星地圖上看到的從 阿爾拜 特之窗向東側望去的景色,平原地區白色的圖標就是昨天晚上的Relais d'Arpette營地。
實際上從 阿爾拜 特之窗向東望去的景象,不過由於我站的角度比較低,昨晚的營地被左側的山峰擋住了。整個峽谷就像是小時候玩過的 水上 樂園的大滑梯一樣,以一個非常誇張的坡度直衝向地面。也許幾十萬年前,這裡說不定也曾經是波濤洶涌的海洋,或是奔騰不息的大河,才能成就如此不可思議的景象吧。
衛星地圖上看到的從 阿爾拜 特之窗向西側望去的景色,遠側的一 汪清 水是Emosson高山湖。
實際上從 阿爾拜 特之窗向西望去的景象。Emosson湖猶如一顆圓潤的珠玉,高懸在剛硬冷酷的 石林 之中,有如夜空中明亮的啟明星一般,在這群山峻嶺之間熠熠生輝。遠遠看去,峽谷的遠方和天際融合在了一起,而這就是一會要走的路。站在 阿爾拜 特之窗,除了眼前深不見底的峭壁,耳邊呼嘯而過的風聲,我好像失去了感知的能力,既不覺得激動興奮,也不感到疲勞沮喪,就這麼靜靜地站在這裡,漫無目的地看著遠方。我為什麼要一個人走TMB線,我為什麼要來到這裡,好像這些在這一瞬間變得都沒什麼意義了——也許我真正應該去好好瞭解的,是自己內心深處的那扇窗。
窗口的風很冷,一會就吹的人僵了。於是我找了個避風的石頭,躲在後面坐下來,開始吃自己帶的午餐。一開始拖在後面的徒步者這時也三三兩兩地上來了,大家都並沒有表現出什麼太激動的情緒,只是四處走動一下,照照相,有的人連飯都不吃就直接下山去了。
吃罷午飯,喝口水喘口氣,我也開始翻越 阿爾拜 特之窗,開始下行的線路。實際上今天對體能和膝蓋的考驗才剛剛開始——這段下行路是非常痛苦而漫長的。一開始是和上山路差不多的亂石堆,而後馬上變成風化嚴重的土質路,走起來不住地打滑,最後是開始連續的Z字陡峭下坡。走了不到半小時,膝蓋就感覺有點酸脹了,只好停下來休息。
值得欣慰的是,下山路上,一直有壯麗的特利安冰川(Glacier du Trient)伴隨在身邊。冰川從山頂處被白雪覆蓋的冰蓋中猛撲出來,沿著陡峭的山脊,如一條惡龍的利爪,搭在了溝壑縱橫的山嶺之間。半透明的幽藍色冰瀑之下,流淌出了清冽的冰川水,汩汩的流水聲迴蕩在山谷之間,給這座寂靜的有些令人窒息的山谷帶來了些許生氣。
下到一半路途,碰到反方向上來的一群講法語的、不知道是 法國 還是 瑞士 的中學生,七八個人興奮不已,嘰嘰喳喳。一身純休閑裝扮,依我看這裝備頂多爬個香山。這幫人看見我,呼啦一下子圍了過來,七嘴八舌的問了起來:
“先生,先生,是不是離山頂很近啦?”——“遠著呢,再走2個半小時吧!”
“先生,先生,這路上還有商店嗎,有餐廳嗎?我好餓!”——“哦我可憐的伙計們,上面只有石頭!”
“先生,先生,您覺得我們今天幾點能到Champex?”——“年輕人,如果你們總這樣停下來休息的話,相信我,明天你們都到不了!”
說罷,我便甩下滿臉錯愕的學生們,一騎絕塵下山去了,深藏功與名…………
一路下到谷底,居然遇到了一個小賣部。找了個板凳一屁股坐下來,要了一聽冰鎮可樂,拿過來趕緊放在自己膝蓋上——連續2個多小時的陡峭下山路,膝蓋已經開始火辣辣的疼了,這可真不是什麼好現象。 趁著休息的空當,一邊喝著可樂一邊站起來慢慢走動,活動膝蓋,順便在小賣部四周轉轉。結果發現了一個宣傳欄,原來這個小賣部在1978年的時候曾毀於一場大雪崩,10年後的1988年又重建了起來。
旁邊還有一個宣傳欄,是記錄特利安冰川由於地球變暖而導致的退化現象——上面那個黑白照片是1910年的特利安冰川,厚重的冰瀑一直從山頂伸到谷底的河裡,人們就直接拉著馬車在河邊採冰;而下圖彩色照片攝與2014年,整個冰川退化的非常厲害。僅從1988-2014年的26年間,就退化了1040m。這樣觸目驚心的事實,大洋彼岸的美帝總統川普竟然大放厥詞說“地球變暖是一個燒錢的謊言,是 中國 人為了占領全球市場而製造的騙局。”真是大言不慚。
休息的差不多,看看天色不早,站起來繼續完成最後一小段路程。這一段路旁,有著好幾百年前當地人引冰川水用於灌溉農田的水渠設備,用木頭打造的向水槽一樣的東西,連綿不絕地從高處緩緩引向山下的Trient村。而這一天的營地,則是整個TMB線路的最北端,Col de Forclaz營地。
本來我以為Col de Forclaz應該是一個建立在山頭上的條件艱苦的營地,沒想到今日的山口早已修上了 盤山 快速公路,成為了Trient村和外界連接的重要 通道 。穿過寬闊的柏油公路,就到達了看起來和一般 歐洲 小鎮的旅館沒什麼兩樣的Col de Forclaz營地。
營地的晚餐非常豐盛,兩道肉菜兩道素菜,米飯麵包兩種主食,均可無限添加。這真是幾天以來我遇到的最慷慨的一頓晚餐,簡直懷疑自己到了人民公社的大食堂。和我一桌的是一個來自 大英 帝國 約克 郡的胖子哥,還有一個來自花旗國華府的瘦子哥。瘦子哥估計是太餓了,一直在低頭狂吃,不怎麼說話。而胖子哥則健談的多,邊吃邊和我非常開心地聊天。
胖子哥也在進行TMB的環繞,不過他並不是徒步,而是蹬山地自行車來完成整個線路,實際上這樣做的難度反而比徒步更大。我問他為什麼非要採用山地車的方式,胖子哥猛灌了一口啤酒,用洪亮的語調,驕傲地高聲回答道:
I just love cycling, I damn love it. I...I just can't stop myself, I cannot control my pasionnate!
胖子哥說晚了之後,得意地看了看我。我想在他自己的心目中,自己的形象應該是這樣的:
然而實際上,我一邊強忍著自己的笑意,一邊猛點頭表示對胖子哥價值觀的認同。在我看來,胖子哥差不多是這樣的:
一旁餓死鬼投胎的瘦子哥在猛扒拉完兩大盤菜之後,終於騰出功夫來和我們說說話了。不過聊了沒一會,兩個母語英語的人就很快把話題從徒步帶跑偏到黑自己認識的俄國人上——胖子哥說我在 蘇格蘭 遇到一個俄國人,喝醉了酒脫得自己只剩褲衩,在雪地里狂奔;瘦子哥說你這算啥,我在 加拿大 碰見一個俄國人,喝多了酒跑到森林里徒手打死一頭馴鹿。倆人你來我往,越吹越邪乎,總之最後結論就是:俄國人不過都是一群無知的莽漢酒鬼,不足為懼矣!於是兩人開懷大笑,暢飲杯中酒,留下一臉懵逼的我在一旁不知說些什麼好。正是應了那句老話:英美友好靠毛子,中日友好靠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