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達卡的72小時——被遺忘的角落?
↑達卡大學 ↑阿赫桑曼濟勒粉紅宮殿 ↑阿赫桑曼濟勒粉紅宮殿 得知我要去孟加拉,一位造訪過100多個國家的朋友,遲疑了幾秒,問道:“孟加拉我還真沒去過,有什麼好玩的嗎?”
我理解,這應該是個設問句,朋友心裡早有答案。 孟加拉國 經濟欠發達,旅游資源匱乏,對大多數旅行者較為陌生。到 孟加拉國 ,純屬一個偶然的決定。短短72小時,我印象深刻。
↑Dhaka / Hazrat Shahjalal International Airport ↑Dhaka / Hazrat Shahjalal International Airport ↑達卡 三輪車——一道特殊的風景線
抵達 達卡 機場,已是下午,一齣機場就立刻感受到城市的擁擠和無序。上了一輛出 租車 ,竟沒有空調,出機場的一條小路等待轉彎,足足半個小時。車輛橫七豎八躺在路上,所有類型的車輛——三輪車、公交車和小汽車——都十分老舊,馬路就像一座流動的舊車回收廠。
就這麼一路搖曳著,進了城區。
三輪車算是這座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 達卡 的三輪車,就像 東南亞 國家的突突車、 古巴 的老爺車、 舊金山 的有纜電車、 莫斯科 的地鐵一樣,算城市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三輪車看起來像自行車改造的,為了減輕重量,乘客座位很窄,一個人乘坐也並不感覺舒適,但有時竟然會乘坐三、四個人。車的外部有各種裝飾,路上常常見到五顏六色的三輪車。
在 達卡 ,三輪車和機動車同行一道,三輪車速度一快,坐在上邊,難免有些擔心。好在車夫技術倒是挺嫻熟,加速、剎車、避讓、變道、轉彎,一氣呵成。可以行大道,可以穿小巷,能伸能屈。儘管路上的機動車呼嘯而過,對於三輪車的各種穿梭卻總體保持了最大程度的剋制和避讓。但三輪車之間,會因為相互搶了道,而動起干戈。我就親見兩名車夫,指責、下車,各脫下一隻拖鞋,拿在手裡,舉到頭上,嘴裡念念叨叨,眼看就要動手,路邊有人起哄,有人勸解。兩位中年男子劍拔弩張了半天,最終還是理性戰勝了情緒,各自上路。 達卡 人性格總體溫和,也可見一斑。
↑達卡 ↑達卡 ↑達卡 “對不起,我們沒有洗手間”達卡 的街道,狹窄、彎曲,離平整、整潔還有很大差距。跟著導航去找一家評價不錯的餐館,來到指示的位置,餐廳並不存在。於是連忙向當地人請教,好在離導航的位置不遠,當地人也都知道這家店,走了一段路,總算找到。店里坐滿了人,看起來游客居多。店外路邊排起了長隊,是本地人在等外賣。走進去,想洗個手。
“我們沒有洗手間。”服務員回答很自然,話中又好像有點不好意思。
“那附近有麽。”我追問。
“沒有”
“什麼地方有?”
服務員倒是熱心,帶我出了餐廳,一邊比劃一邊介紹,應該是還有不短的距離。於是只能作罷。飯倒是不錯,特色的羊排飯。只是飲料的口味實在太有特色,以至於喝下一口,只能放棄了。
吃好飯,一個人晃晃悠悠,七拐八彎總算找到那家公廁,條件簡陋,但竟然還有浴室。後來才知道有多幸運,全 達卡 的公共廁所,加起來只有17家,也不知道每家是不是都功能齊全。在這個人口密度如此之高的的城市,人們的問題如何解決,也只能憑想象了。
↑達卡 ↑達卡 什麼最可怕在酒店,前臺服務員告訴我,英文是這個國家的通用語言,機場街邊各種廣告、宣傳,也有大量的英文。但普通人裡邊能夠說英文的並不多,更不用說閱讀了。 孟加拉國 的文盲比例超過30%,基礎教育非常薄弱。 達卡 的人們,性情溫和,好像已經習慣和認同了周遭的一切。走在街頭,很難看到矯健的步伐、敏銳的目光、激情的神態。即便是行走在 孟加拉國 最好的大學,有著 孟加拉國 “東方 劍橋 ”之稱的 達卡 大學,仍然沒有體會到應有的活力和自信。
亞洲 10個最貧困的國家,除了 東帝汶 和 巴基斯坦 ,我竟都曾去過。停留的時間難然算長,只能管中窺豹吧。這些國家或是歷史上經歷了殖民、戰亂、政權更迭;或是制度僵化,生產力低下;或稟賦資源匱乏,交通基建不足。整個 南亞 次大陸的16億和 東南亞 國家的6億人口,暫時還很難看出如何成為繼東亞以後的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這個結論或許悲觀,但考慮到這些國家的人口、教育、宗教、和地緣政治方面的各種難題和挑戰,確實樂觀不起來。而在這些國家當中,有的比另外一些,情況更為不妙, 孟加拉國 則屬於其中之一。侵略、殖民、分治、獨立,這個國家在16世紀以後,一路坎坷。
↑達卡大學 ↑達卡大學 ↑達卡大學 ↑達卡大學 阿赫桑曼濟勒粉紅宮殿(Ahsan Manzil)應該算是標誌性的建築了,本來要去拉爾巴格堡(Lalbagh Fort),三輪車夫陰差陽錯把我拉到這裡。明明是很不一樣的兩個建築,文字就算不太認識,圖片怎麼會看錯?也算是個美麗的錯誤吧。通體粉紅色的宮殿,原本是當地人的私邸,後受創重建,現在是一個博物館。宮殿濱江而建,附近便是碼頭,當地人往返兩岸,靠得是一葉葉扁舟。 達卡 的景點,常常因為宗教節日,推遲開放或者關閉,後來去的拉爾巴格堡、國會大廈和國家歷史博物館,便遇到了這種情況。 可怕的不是貧困,而是看不到希望。從經濟學的角度看,絕大多數經濟體的發展,大都會落入3到4類模式,在曾經訪問過的國家中, 美國 長期以來保持高收入,靠科技的創新、投資和制度輸出,維持穩定的正增長率; 德國 、 日本 等則是通過 成功 的制度安排,經過高速的增長,逐步 成功 地步入了發達國家行列; 阿根廷 和 東南亞 的一些國家,則經過了飛速發展後,失去了繼續往前的動力,有的甚至從發達國家倒退至發展 中國 家的行列;還有一些, 比如 非洲 ,也 比如 今天的 孟加拉國 ,則是經濟一直發展緩慢,從未經歷過所謂的騰飛,也不知道希望在何方。
↑阿赫桑曼濟勒粉紅宮殿 ↑阿赫桑曼濟勒粉紅宮殿 ↑阿赫桑曼濟勒粉紅宮殿 ↑達卡 ↑達卡 ↑達卡 ↑達卡拉爾巴格堡 ↑孟加拉國國會大廈 多一點關註 ↑達卡 我很喜歡把當今世界的矛盾的焦點歸納為“東西南北”的論斷。“東西問題”是宗教信仰、意識形態以及整體文明差異交織在一起,造成的所謂西方和東方以及其它地區的衝突,其結果是冷戰、是恐怖襲擊、是局部的戰爭。而南北問題則是財富分配上、經濟發展上的不平衡,它的根源則是歷史上的殖民、掠奪,是科技的懸殊,是制度的差異。這種不平衡的結果則是,這個星球上一群人在饕餮大餐、畫展歌劇、 千山 萬水,享受著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帶來的幸福和滿足;而另外一群人則因為沒有足夠的凈水、食物、醫療,一齣生即面臨死亡的威脅,更不要說基本教育和其它精神上的獲取。從某種意義上說,南北問題所凸顯的矛盾,因為關乎人的基本權利,更加顯得現實和迫切。
A country is poor because it is poor.
不管我們是否承認,這個世界總體上越來越富有,但是消除貧困的難度卻是越來越大。也許真的存在這樣的陷阱,使貧困經濟體墮入一種惡性循環:貧困導致教育不足(人力資本投入)、生產力不足(物質資本投入)以及精神狀態的不佳,將導致經濟發展的發動機難以啟動。如果這個結論成立,在沒有外力介入的情況下,相當於給貧困的國家和地區,判了無期徒刑。
我們重新過上好日子的時間也許並不算長,但這並不妨礙我們想得遠一些、關註得多一點。如果我們相信沒一個生命的存在都有平等的價值,那麼至少我們應該去關註和瞭解世界上那些最所謂接近邊緣化的人們。如果能些許做些什麼,就更好了,也許小小的努力,就足以改變他們的生活。
↑達卡 ↑達卡 ↑達卡 ↑達卡
我理解,這應該是個設問句,朋友心裡早有答案。 孟加拉國 經濟欠發達,旅游資源匱乏,對大多數旅行者較為陌生。到 孟加拉國 ,純屬一個偶然的決定。短短72小時,我印象深刻。
↑Dhaka / Hazrat Shahjalal International Airport ↑Dhaka / Hazrat Shahjalal International Airport ↑達卡 三輪車——一道特殊的風景線
抵達 達卡 機場,已是下午,一齣機場就立刻感受到城市的擁擠和無序。上了一輛出 租車 ,竟沒有空調,出機場的一條小路等待轉彎,足足半個小時。車輛橫七豎八躺在路上,所有類型的車輛——三輪車、公交車和小汽車——都十分老舊,馬路就像一座流動的舊車回收廠。
就這麼一路搖曳著,進了城區。
三輪車算是這座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 達卡 的三輪車,就像 東南亞 國家的突突車、 古巴 的老爺車、 舊金山 的有纜電車、 莫斯科 的地鐵一樣,算城市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三輪車看起來像自行車改造的,為了減輕重量,乘客座位很窄,一個人乘坐也並不感覺舒適,但有時竟然會乘坐三、四個人。車的外部有各種裝飾,路上常常見到五顏六色的三輪車。
在 達卡 ,三輪車和機動車同行一道,三輪車速度一快,坐在上邊,難免有些擔心。好在車夫技術倒是挺嫻熟,加速、剎車、避讓、變道、轉彎,一氣呵成。可以行大道,可以穿小巷,能伸能屈。儘管路上的機動車呼嘯而過,對於三輪車的各種穿梭卻總體保持了最大程度的剋制和避讓。但三輪車之間,會因為相互搶了道,而動起干戈。我就親見兩名車夫,指責、下車,各脫下一隻拖鞋,拿在手裡,舉到頭上,嘴裡念念叨叨,眼看就要動手,路邊有人起哄,有人勸解。兩位中年男子劍拔弩張了半天,最終還是理性戰勝了情緒,各自上路。 達卡 人性格總體溫和,也可見一斑。
↑達卡 ↑達卡 ↑達卡 “對不起,我們沒有洗手間”達卡 的街道,狹窄、彎曲,離平整、整潔還有很大差距。跟著導航去找一家評價不錯的餐館,來到指示的位置,餐廳並不存在。於是連忙向當地人請教,好在離導航的位置不遠,當地人也都知道這家店,走了一段路,總算找到。店里坐滿了人,看起來游客居多。店外路邊排起了長隊,是本地人在等外賣。走進去,想洗個手。
“我們沒有洗手間。”服務員回答很自然,話中又好像有點不好意思。
“那附近有麽。”我追問。
“沒有”
“什麼地方有?”
服務員倒是熱心,帶我出了餐廳,一邊比劃一邊介紹,應該是還有不短的距離。於是只能作罷。飯倒是不錯,特色的羊排飯。只是飲料的口味實在太有特色,以至於喝下一口,只能放棄了。
吃好飯,一個人晃晃悠悠,七拐八彎總算找到那家公廁,條件簡陋,但竟然還有浴室。後來才知道有多幸運,全 達卡 的公共廁所,加起來只有17家,也不知道每家是不是都功能齊全。在這個人口密度如此之高的的城市,人們的問題如何解決,也只能憑想象了。
↑達卡 ↑達卡 什麼最可怕在酒店,前臺服務員告訴我,英文是這個國家的通用語言,機場街邊各種廣告、宣傳,也有大量的英文。但普通人裡邊能夠說英文的並不多,更不用說閱讀了。 孟加拉國 的文盲比例超過30%,基礎教育非常薄弱。 達卡 的人們,性情溫和,好像已經習慣和認同了周遭的一切。走在街頭,很難看到矯健的步伐、敏銳的目光、激情的神態。即便是行走在 孟加拉國 最好的大學,有著 孟加拉國 “東方 劍橋 ”之稱的 達卡 大學,仍然沒有體會到應有的活力和自信。
亞洲 10個最貧困的國家,除了 東帝汶 和 巴基斯坦 ,我竟都曾去過。停留的時間難然算長,只能管中窺豹吧。這些國家或是歷史上經歷了殖民、戰亂、政權更迭;或是制度僵化,生產力低下;或稟賦資源匱乏,交通基建不足。整個 南亞 次大陸的16億和 東南亞 國家的6億人口,暫時還很難看出如何成為繼東亞以後的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這個結論或許悲觀,但考慮到這些國家的人口、教育、宗教、和地緣政治方面的各種難題和挑戰,確實樂觀不起來。而在這些國家當中,有的比另外一些,情況更為不妙, 孟加拉國 則屬於其中之一。侵略、殖民、分治、獨立,這個國家在16世紀以後,一路坎坷。
↑達卡大學 ↑達卡大學 ↑達卡大學 ↑達卡大學 阿赫桑曼濟勒粉紅宮殿(Ahsan Manzil)應該算是標誌性的建築了,本來要去拉爾巴格堡(Lalbagh Fort),三輪車夫陰差陽錯把我拉到這裡。明明是很不一樣的兩個建築,文字就算不太認識,圖片怎麼會看錯?也算是個美麗的錯誤吧。通體粉紅色的宮殿,原本是當地人的私邸,後受創重建,現在是一個博物館。宮殿濱江而建,附近便是碼頭,當地人往返兩岸,靠得是一葉葉扁舟。 達卡 的景點,常常因為宗教節日,推遲開放或者關閉,後來去的拉爾巴格堡、國會大廈和國家歷史博物館,便遇到了這種情況。 可怕的不是貧困,而是看不到希望。從經濟學的角度看,絕大多數經濟體的發展,大都會落入3到4類模式,在曾經訪問過的國家中, 美國 長期以來保持高收入,靠科技的創新、投資和制度輸出,維持穩定的正增長率; 德國 、 日本 等則是通過 成功 的制度安排,經過高速的增長,逐步 成功 地步入了發達國家行列; 阿根廷 和 東南亞 的一些國家,則經過了飛速發展後,失去了繼續往前的動力,有的甚至從發達國家倒退至發展 中國 家的行列;還有一些, 比如 非洲 ,也 比如 今天的 孟加拉國 ,則是經濟一直發展緩慢,從未經歷過所謂的騰飛,也不知道希望在何方。
↑阿赫桑曼濟勒粉紅宮殿 ↑阿赫桑曼濟勒粉紅宮殿 ↑阿赫桑曼濟勒粉紅宮殿 ↑達卡 ↑達卡 ↑達卡 ↑達卡拉爾巴格堡 ↑孟加拉國國會大廈 多一點關註 ↑達卡 我很喜歡把當今世界的矛盾的焦點歸納為“東西南北”的論斷。“東西問題”是宗教信仰、意識形態以及整體文明差異交織在一起,造成的所謂西方和東方以及其它地區的衝突,其結果是冷戰、是恐怖襲擊、是局部的戰爭。而南北問題則是財富分配上、經濟發展上的不平衡,它的根源則是歷史上的殖民、掠奪,是科技的懸殊,是制度的差異。這種不平衡的結果則是,這個星球上一群人在饕餮大餐、畫展歌劇、 千山 萬水,享受著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帶來的幸福和滿足;而另外一群人則因為沒有足夠的凈水、食物、醫療,一齣生即面臨死亡的威脅,更不要說基本教育和其它精神上的獲取。從某種意義上說,南北問題所凸顯的矛盾,因為關乎人的基本權利,更加顯得現實和迫切。
A country is poor because it is poor.
不管我們是否承認,這個世界總體上越來越富有,但是消除貧困的難度卻是越來越大。也許真的存在這樣的陷阱,使貧困經濟體墮入一種惡性循環:貧困導致教育不足(人力資本投入)、生產力不足(物質資本投入)以及精神狀態的不佳,將導致經濟發展的發動機難以啟動。如果這個結論成立,在沒有外力介入的情況下,相當於給貧困的國家和地區,判了無期徒刑。
我們重新過上好日子的時間也許並不算長,但這並不妨礙我們想得遠一些、關註得多一點。如果我們相信沒一個生命的存在都有平等的價值,那麼至少我們應該去關註和瞭解世界上那些最所謂接近邊緣化的人們。如果能些許做些什麼,就更好了,也許小小的努力,就足以改變他們的生活。
↑達卡 ↑達卡 ↑達卡 ↑達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