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克魯姆洛夫(CK) 始信人間有童話

























遭遇一個讓人難過的小插曲,一位乞討者在橋上向過往游人伸出雙手行乞,如此三番五次,無一人答理,當再次向圖中這位行人乞討遭遇冷眼後,竟雙手掩面痛哭失聲,然後快步離開橋上。開始我只是靜靜地在看,但在他哭的瞬間我被震撼到了,見過太多的乞討者,這是我見過的唯一一個乞討無果後帶著羞愧和絕望失聲而哭的男人。俗話說,男兒有淚不輕彈,我想這人一定是面臨著窘迫的人生困境,不得己而乞討,然而又未能徹底麻木,丟棄自尊,我覺得這種痛真仍人生至痛。這時,我猛然感受到了良心的拷問,我竟能如此冷漠把這一幕人生活報劇看完而無動於衷嗎?為了安慰受折磨的良心,我翻出5元 捷克 克郎想追上他到交前他的手上,但終因遲了一步,失去了他的蹤影。現在想到此情此景,內心還會隱隱不安,有些時候,我們太在意真假,害怕被欺騙,而不願付出一點點善意,而到最後,良心的拷問反讓人付出更大的精神代價。




買完化妝品,可以走了吧!你看現在天空湛藍、白雲飄飄、風景最美。
好,走,走吧。走進了旅游商品店,好好看的小玩意兒,買下送朋友!買完了?這下可以去游覽了吧!陽光正灑在屋頂上,肯定是金燦燦的!
好,走,走吧。走進水晶製品店,買了一大包水晶飾品;滿足了吧可以走了吧!太陽已經下沉啦!
好,走,走吧。走進了琥珀飾品店,還要買琥珀嗎?嗯,不在這裡買,但要考察價格嘛。天呀!
天光已在暗淡,我在心裡祈禱你們走吧,我們到這裡是欣賞美景還是瘋狂購物?
太 陽西 沉,黃昏來臨,提著沉重的戰利品,你們也還是要匆匆去看一眼風景的;
背對美景,面朝相機,咔擦,咔擦,咔擦;
低下頭把像片第一時間發到朋友圈:
親們,我到Ck旅游了!
可憐可憐我吧!
我不遠萬里、花費數萬元來到這裡,我是來看世界的,我不買東西,但我要等你們買買買;
我能不等嗎?不能!
我不等,我就違反了導游的紀律、違背了團友的 友誼 ;
所以我會等,
但你們能快一點嗎?
知識鏈接——世界遺產簡述
世界遺產:是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人類罕見的、目前無法替代的財富,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跡及自然景觀,是國際社會對國家和地區優秀文化、自然遺產的承認,是國家或地區文化或自然資源“含金量”最高的世界級品牌。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72年11月在第十七次大會上正式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 中國 於1985年12月加入《公約》。世界遺產委員會隸屬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是1976年世界遺產委員會成立時建立的。
狹義的世界遺產包括“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遺產”、 “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和“文化景觀”四類;廣義的世界遺產分為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記憶遺產、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文化景觀遺產。
自然遺產評定標準:屬於下列各類內容之一者,可列為自然遺產:①從美學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由地質和生物結構或這類結構群組成的自然面貌;②從科學或保護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地質和自然地理結構以及明確劃定的瀕危動植物物種生態區;③從科學、保護或自然美角度看,只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天然名勝或明確劃定的自然地帶。
文化遺產評定標準:①文物: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建築物、碑雕和碑畫、具有考古性質成份或結構、銘文、洞窟以及聯合體;②建築群: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在建築式樣分佈均勻或與環境景色結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單立或連接的建築群;③遺址:從歷史、審美、人種學或人類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人類工程或自然與人聯合工程以及考古遺址等地方。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必須分別符合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的評定標準中的1項或幾項。
文化景觀遺產:是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人類罕見的、目前無法替代的文化景觀,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自然和人類的共同作品”。
2017年在 波蘭 克拉科夫 舉辦了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新增21項世界遺產,至此,共有186個國家加入了“世界遺產公約”,有1073項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分佈在167個國家。其中擁有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有 意大利 (53)和 中國 (52)。擁有10個及以上世界遺產的國家已經達到30個。被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地方,將成為世界級的名勝,可接受“世界遺產基金”提供的援助,得到世界的關註與保護,提高知名度,從而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所以各國都在積極申報“世界遺產”。
:
世界遺產:是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人類罕見的、目前無法替代的財富,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跡及自然景觀,是國際社會對地區優秀文化、自然遺產的承認,是地區文化或自然資源“含金量”最高的世界級品牌。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72年11月16日在第十七次大會上正式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 中國 於1985年12月12日加入《公約》。世界遺產委員會隸屬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是1976年世界遺產委員會成立時建立的。狹義的世界遺產包括“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遺產”、 “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和“文化景觀”四類;廣義的世界遺產分為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記憶遺產、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文化景觀遺產。
自然遺產:屬於下列各類內容之一者,可列為自然遺產:①從美學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由地質和生物結構或這類結構群組成的自然面貌;②從科學或保護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地質和自然地理結構以及明確劃定的瀕危動植物物種生態區;③從科學、保護或自然美角度看,只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天然名勝或明確劃定的自然地帶。
文化遺產:①文物: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建築物、碑雕和碑畫、具有考古性質成份或結構、銘文、洞窟以及聯合體;②建築群: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在建築式樣分佈均勻或與環境景色結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單立或連接的建築群;③遺址:從歷史、審美、人種學或人類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人類工程或自然與人聯合工程以及考古遺址等地方。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必須分別符合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的評定標準中的1項或幾項。
文化景觀遺產:是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人類罕見的、目前無法替代的文化景觀,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自然和人類的共同作品”。
2017年在 波蘭 克拉科夫 舉辦了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新增21項世界遺產,至此,共有186個國家加入了“世界遺產公約”,有1073項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分佈在167個國家。其中擁有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有 意大利 (53)和 中國 (52)。擁有10個及以上世界遺產的國家已經達到30個。被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地方,將成為世界級的名勝,可接受“世界遺產基金”提供的援助,得到世界的關註與保護,提高知名度,從而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各國都積極申報“世界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