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浦路斯,一分為二的地中海小島
歐洲 的冬天,對我來說是個有點尷尬的季節。 北極 圈的極光已經看過,所以再往北感受寒冷,順便體驗天亮醒來洗漱吃個早飯就該看日落的生活,似乎興趣索然。最愛的 荷蘭 ,則是妖風陣陣,陰雨綿綿,出門需要縮著脖子騎自行車,這場面著實跟旅行或者休閑聯繫不起來。所以,向南方吧。 意大利 、伊比利亞和 希腊 ,似乎還不夠靠南,北方的寒流可以輕易的襲來,就像兩年前南下 阿馬爾菲 ,心想這夠靠南了吧,不求滿沙灘的比基尼,但至少能有勇氣露天品杯咖啡。本來預定了一個風景極佳位於山頂的 airbnb ,結果房東提前半天告訴我,罕見的寒流到訪,上山的路被雪封了。所以,手指在地圖上往更南而去, 地中海 上的島國成為了最後的選擇。幾年前在希腊轉島感受到的文明的遞進和過渡依然歷歷在目,所以 塞浦路斯 ,一個夾在希腊和 土耳其 ,或者說夾在歐洲和 亞洲 中間的小島,成為了我最感興趣的歐洲冬日去處。
大海,塞島永遠的主角 ↑ayia napa 意大利 畫家波提切利的名作《維納斯的誕生》是我最喜愛的藝術作品之一,在 佛羅倫薩 烏菲齊博物館里,我曾經在這幅蛋彩畫前被細膩的筆觸和溫柔的色彩深深感動。在波提切利的畫筆下,身材頎長線條極美的維納斯站在貝殼上,寓意她誕生於大海之中。而傳說中 塞浦路斯 ,就是司愛與美之女神阿佛洛狄忒(維納斯)的誕生之地。 ↑愛神岩 在 塞浦路斯 旅行,最方便的方式就是 自駕 。 中國 駕照也可以使用,不過要註意的就是,因為長期被 英國 殖民,這裡的道路都是靠左行駛的,因此方向盤是在車的右側。在塞浦路斯的環島旅行中,很多道路都是沿海而建,所以一路伴著大海讓開車愜意很多。2號公路通向塞島著名城市 帕福斯 的沿途,有一個 愛神岩 ,矗立在波濤滾滾的海裡,高聳挺拔,傳說維納斯就誕生於這塊岩石邊的泡沫中。東邊的 阿依納帕 ,則有美麗壯觀的海洞,吸引著很多潛水愛好者。大海,毫無疑問從那時起便是塞浦路斯最重要的主角,這裡的氣候、作物,人們的起居飲食,對城市的規劃和興建,都跟大海緊密相連。
地中海文明的熔爐先說說 塞浦路斯 的地理位置,這個彈丸小國位於 地中海 的東部,隔海相望的鄰居有 希腊 、 土耳其 、 黎巴嫩 、 敘利亞 、 以色列 、 埃及 和 利比亞 。好吧,說彈丸小國有點不公平,塞浦路斯可是地中海上的第三大島。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塞浦路斯不一樣的文明風貌,從古至今,這個小島先後被亞述、埃及、波斯、阿拉伯帝國、 威尼斯 、奧斯曼以及 英國 統治或者殖民,也被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間斷或連續的影響。遍佈全島的文明遺跡,不論是圓形劇場、希腊圓柱,海岸邊的古堡壘,還是 馬賽 克鑲嵌畫、威尼斯式 石柱 ,拜占庭風格的教堂,都在告訴我,塞浦路斯,是地中海文明的熔爐。 ↑拉納卡 在 自駕 前往塞島6城的游覽中,我時不時的被不同文明遺留下來的建築、古跡所震撼和觸動。南塞的 帕福斯 和北塞的 法瑪古斯塔 是其中兩個古跡最為集中和顯赫的古城。
↑帕福斯 帕福斯 市位於塞島南部,始建於公元前1400年,歷史上一度是該島的首都。公元前3世紀的帕福斯王陵(Tombs of the Kings)是帕福斯古代貴族的地下陵墓,也是帕福斯最經典和瑰麗的古跡,多達100餘座的墓穴群沿著海岸在地下而建,有的直接從岩石里開鑿出來,建成 希腊 神廟的形式,宛如一座神秘的地宮。尤其是經歷千年的海風風化,牆壁斑駁,盡顯歲月的痕跡。 ↑帕福斯考古公園 ↑帕福斯考古公園 帕福斯考古公園 現存主要的是公元2-3世紀古 羅馬 帝國時期的遺跡,4座當時大戶人家的別墅里,滿地的 馬賽 克鑲嵌畫尤其精美。1961年,一位當地的農民犁地時偶然發現了這裡,讓這裡成為了考古界矚目的古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因此將全城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帕福斯 考古公園的酒神之屋則是馬賽克鑲嵌畫傳世傑作的聚集之所,這座相傳是一位葡萄園主的別墅,以從客廳到居室到廚房的四十多間屋子的地面遍貼古 希腊 神話故事的馬賽克圖像而得名。進門第一個屋子就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圖像。據說這些馬賽克都是當時的工匠採擷山上的天然彩色的小石塊,一顆一顆地精心鋪設而成的。酒神之屋被公認是 地中海 東部最漂亮的藝術品。 ↑法瑪古斯塔 ↑法瑪古斯塔 ↑法瑪古斯塔 法瑪古斯塔 位於北塞,因此開車過去,要先過關卡,辦理通行證。雖然有些麻煩,但是這座古城還是極為值得一去。 法馬古斯塔 是莎士比亞著名悲劇《奧賽羅》的背景地,擁有很多13世紀—15世紀的古代遺址。對於游客來說,最值得一看的是古城中心的 聖尼古拉 大教堂,大教堂保存完好,尖頂直聳入雲,當然,現在已經是一個清真寺了。但對我來說,更為震撼的則是一些遍佈全城的老教堂的斷壁殘垣,這些來不及被改為清真寺的教堂遺跡,用最真實的面貌訴說著千百年的歷史聚變,以及60年前的希土兩族的戰爭。
↑北塞浦路斯 進入北塞後路邊蕭條的場景
一分為二的首都我每年都有一個個人旅行目標,就是去至少三個新的國家,然而今年因為工作的關係,到現在只去了 塞浦路斯 一個,不過我有時候安慰自己,其實也算去了兩個吧。塞浦路斯被一條狹長的聯合國緩衝帶一分為二,分成了南塞浦路斯和 北塞浦路斯 。
1959年2月19日與 英國 、 希腊 、 土耳其 簽訂“ 蘇黎世 \- 倫敦 協議”,一年後 塞浦路斯 共和 國成立。塞浦路斯獨立後,境內的希、土兩族相處並不融洽,宗教對立導致雙方不斷發生衝突。1974年後,土耳其控制下的土族於1975年和1983年先後宣佈成立“塞浦路斯土族邦”和“ 北塞浦路斯 土耳其共和國”,形成塞浦路斯延續至今的分裂。目前塞浦路斯政府實際上為希族控制,也是國際社會承認的官方政府。而“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國”,只有土耳其承認。
↑尼科西亞 Ledras關卡一旁,一條長椅上寫著“ 和平 ”的牆畫
而對於首都 尼科西亞 ,分界線Greenline將這所城市一分為二,讓它成為了 柏林 牆倒塌柏林統一後唯一一個分裂的首都,雖然08年後數個關卡已經開放,但是這條分界線的兩邊,卻是大相徑庭的光景。開車進入尼科西亞不是一個特別好的選擇,因為經常沿著一條街開,就會遇到分界線而不得不另選它路。尼科西亞南北兩側都有值得到訪的地方,老城區的麗德拉街是全尼科西亞最為繁華的地區,商店餐館鱗次櫛比,不論是當地人還是游客都很多,而最著名的關卡就在這條大街上。從南到北先要去本側小亭子里出關,然後到另一端入關,雙方都會檢查護照,以及問些簡單的問題,不過不需要擔心,基本都可以過。之前據說還會單獨給一個蓋有北塞入境章的單頁,現在連這步都省了。
↑塞利米耶清真寺 一進北邊,街道和建築都破敗了很多,路上的人密度也少不少。甚至我第一次晚上進去的有些晚,蕭瑟的場景還有些嚇人。不過,北側擁有更多的歷史古跡和建築, 比如 雄偉的塞利米耶清真寺就是其中之一。這座原本叫做聖索菲亞的哥特式教堂興建於1209年,修了整整118年,曾是和 伊斯坦布爾 聖索菲亞大教堂同名的東正教教堂代表之作。可惜1570年奧斯曼占領該城後,把內部東正教的聖象壁畫、雕塑、彩色琉璃窗統統毀掉,還在1954年把名字改為了塞利米耶清真寺。
↑布尤可汗大旅館 布尤可汗大旅館 ,以前是為到塞利米耶清真寺做禮拜的王公貴族休息用的地方。現在更像是一個大市場,有很多紀念品商店以及看起來不錯的餐館。因為布尤可汗大旅館沒有受到破壞,所以整個建築非常的完整,不妨在中間的廣場上來一杯紅茶,靜靜的感受歷史與現代的交融。
最棒的晚餐7 St. Georges Tavern是我在 帕福斯 的最大驚喜,或者說,是我在 塞浦路斯 整個旅行過程中的最大驚喜。本來在帕福斯參觀完考古公園後,晚上有些疲憊就打算在酒店附近簡單吃點早點休息,我拿出手機打開Tripadvisor搜搜附近有什麼不錯的餐館。然後這家當地的土菜館吸引了我的註意,每條評論都對其大為贊賞,甚至有人留下了“這裡成為了我心中新的世界最佳餐館”的評語。到了這裡,從餐館裝飾上就令人驚艷,當然不是什麼富麗堂皇,而是讓人有一種回家的感覺。打開木質的門,主人 喬治 就向歡迎家人一樣迎接,不過分熱情,恰到好處。牆上掛著很多當地的器皿和幹了的植物,桌子上是當地燒制的酒盃。每一處細節,都展示著塞浦路斯的傳統。 這裡提供的當然是 塞浦路斯 最傳統最當地的“meze”。3000多年間的外族統治以及從世界各地前來的商人帶來了不同的烹調技術,在吸取了 希腊 、 土耳其 、 阿爾巴尼亞 、 黎巴嫩 、 敘利亞 、 意大利 、 法國 、 英國 等各地的風味之後,塞浦路斯人創造出自己獨特的飲食文化。
“Meze”由很多小盤子的食物組成,可以選擇類別, 比如 是海鮮類的還是肉類的。食材使用新鮮的本地原料,並註重草藥、香料的調味,加上天然橄欖油,構成 塞浦路斯 獨具 地中海 風味的地道美食。
喬治 告訴我他們並沒有菜單,只需要告訴他忌口,他會幫助客人挑選合適的菜品,然後一小碟一小碟的上桌,直到客人提出吃飽喝足。剛開始我還有些擔心,畢竟沒有菜單也不知道價格,這麼上菜很怕被宰。不過想起來那麼多好評,就慢慢的消除了擔心,專心的品嘗美味。一般的開胃菜是 塞浦路斯 沙拉 ,由白而細軟的烤山羊起司、洋蔥、蕃茄、小黃瓜組合而成,淋上橄欖油後,食物剛到嘴邊,便覺得沐浴在 地中海 的陽光里了。後來喬治還為我挑選了帶骨牛肉Stiphalia(一種當地燉菜),那味道令我至今難忘。
當然,除了美食,這裡的氛圍才是最令人留戀的, 喬治 不斷地過來跟我聊天,給我介紹當地的傳統和有趣的事,在談到 中國 的時候,他說, 塞浦路斯 還是跟中國學的養蠶技術呢,然後竟然從後院拿來了一盒正在桑葉里吐絲的蠶寶寶。當晚每個在這裡吃飯的客人,都像一家人一樣,互相的聊天問話,贊賞的美味的食物。在吃飽喝足,滿意的跟喬治道別後,我自言自語,這裡也是我心中的世界最佳餐館了。
大海,塞島永遠的主角 ↑ayia napa 意大利 畫家波提切利的名作《維納斯的誕生》是我最喜愛的藝術作品之一,在 佛羅倫薩 烏菲齊博物館里,我曾經在這幅蛋彩畫前被細膩的筆觸和溫柔的色彩深深感動。在波提切利的畫筆下,身材頎長線條極美的維納斯站在貝殼上,寓意她誕生於大海之中。而傳說中 塞浦路斯 ,就是司愛與美之女神阿佛洛狄忒(維納斯)的誕生之地。 ↑愛神岩 在 塞浦路斯 旅行,最方便的方式就是 自駕 。 中國 駕照也可以使用,不過要註意的就是,因為長期被 英國 殖民,這裡的道路都是靠左行駛的,因此方向盤是在車的右側。在塞浦路斯的環島旅行中,很多道路都是沿海而建,所以一路伴著大海讓開車愜意很多。2號公路通向塞島著名城市 帕福斯 的沿途,有一個 愛神岩 ,矗立在波濤滾滾的海裡,高聳挺拔,傳說維納斯就誕生於這塊岩石邊的泡沫中。東邊的 阿依納帕 ,則有美麗壯觀的海洞,吸引著很多潛水愛好者。大海,毫無疑問從那時起便是塞浦路斯最重要的主角,這裡的氣候、作物,人們的起居飲食,對城市的規劃和興建,都跟大海緊密相連。
地中海文明的熔爐先說說 塞浦路斯 的地理位置,這個彈丸小國位於 地中海 的東部,隔海相望的鄰居有 希腊 、 土耳其 、 黎巴嫩 、 敘利亞 、 以色列 、 埃及 和 利比亞 。好吧,說彈丸小國有點不公平,塞浦路斯可是地中海上的第三大島。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塞浦路斯不一樣的文明風貌,從古至今,這個小島先後被亞述、埃及、波斯、阿拉伯帝國、 威尼斯 、奧斯曼以及 英國 統治或者殖民,也被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間斷或連續的影響。遍佈全島的文明遺跡,不論是圓形劇場、希腊圓柱,海岸邊的古堡壘,還是 馬賽 克鑲嵌畫、威尼斯式 石柱 ,拜占庭風格的教堂,都在告訴我,塞浦路斯,是地中海文明的熔爐。 ↑拉納卡 在 自駕 前往塞島6城的游覽中,我時不時的被不同文明遺留下來的建築、古跡所震撼和觸動。南塞的 帕福斯 和北塞的 法瑪古斯塔 是其中兩個古跡最為集中和顯赫的古城。
↑帕福斯 帕福斯 市位於塞島南部,始建於公元前1400年,歷史上一度是該島的首都。公元前3世紀的帕福斯王陵(Tombs of the Kings)是帕福斯古代貴族的地下陵墓,也是帕福斯最經典和瑰麗的古跡,多達100餘座的墓穴群沿著海岸在地下而建,有的直接從岩石里開鑿出來,建成 希腊 神廟的形式,宛如一座神秘的地宮。尤其是經歷千年的海風風化,牆壁斑駁,盡顯歲月的痕跡。 ↑帕福斯考古公園 ↑帕福斯考古公園 帕福斯考古公園 現存主要的是公元2-3世紀古 羅馬 帝國時期的遺跡,4座當時大戶人家的別墅里,滿地的 馬賽 克鑲嵌畫尤其精美。1961年,一位當地的農民犁地時偶然發現了這裡,讓這裡成為了考古界矚目的古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因此將全城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帕福斯 考古公園的酒神之屋則是馬賽克鑲嵌畫傳世傑作的聚集之所,這座相傳是一位葡萄園主的別墅,以從客廳到居室到廚房的四十多間屋子的地面遍貼古 希腊 神話故事的馬賽克圖像而得名。進門第一個屋子就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圖像。據說這些馬賽克都是當時的工匠採擷山上的天然彩色的小石塊,一顆一顆地精心鋪設而成的。酒神之屋被公認是 地中海 東部最漂亮的藝術品。 ↑法瑪古斯塔 ↑法瑪古斯塔 ↑法瑪古斯塔 法瑪古斯塔 位於北塞,因此開車過去,要先過關卡,辦理通行證。雖然有些麻煩,但是這座古城還是極為值得一去。 法馬古斯塔 是莎士比亞著名悲劇《奧賽羅》的背景地,擁有很多13世紀—15世紀的古代遺址。對於游客來說,最值得一看的是古城中心的 聖尼古拉 大教堂,大教堂保存完好,尖頂直聳入雲,當然,現在已經是一個清真寺了。但對我來說,更為震撼的則是一些遍佈全城的老教堂的斷壁殘垣,這些來不及被改為清真寺的教堂遺跡,用最真實的面貌訴說著千百年的歷史聚變,以及60年前的希土兩族的戰爭。
↑北塞浦路斯 進入北塞後路邊蕭條的場景
一分為二的首都我每年都有一個個人旅行目標,就是去至少三個新的國家,然而今年因為工作的關係,到現在只去了 塞浦路斯 一個,不過我有時候安慰自己,其實也算去了兩個吧。塞浦路斯被一條狹長的聯合國緩衝帶一分為二,分成了南塞浦路斯和 北塞浦路斯 。
1959年2月19日與 英國 、 希腊 、 土耳其 簽訂“ 蘇黎世 \- 倫敦 協議”,一年後 塞浦路斯 共和 國成立。塞浦路斯獨立後,境內的希、土兩族相處並不融洽,宗教對立導致雙方不斷發生衝突。1974年後,土耳其控制下的土族於1975年和1983年先後宣佈成立“塞浦路斯土族邦”和“ 北塞浦路斯 土耳其共和國”,形成塞浦路斯延續至今的分裂。目前塞浦路斯政府實際上為希族控制,也是國際社會承認的官方政府。而“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國”,只有土耳其承認。
↑尼科西亞 Ledras關卡一旁,一條長椅上寫著“ 和平 ”的牆畫
而對於首都 尼科西亞 ,分界線Greenline將這所城市一分為二,讓它成為了 柏林 牆倒塌柏林統一後唯一一個分裂的首都,雖然08年後數個關卡已經開放,但是這條分界線的兩邊,卻是大相徑庭的光景。開車進入尼科西亞不是一個特別好的選擇,因為經常沿著一條街開,就會遇到分界線而不得不另選它路。尼科西亞南北兩側都有值得到訪的地方,老城區的麗德拉街是全尼科西亞最為繁華的地區,商店餐館鱗次櫛比,不論是當地人還是游客都很多,而最著名的關卡就在這條大街上。從南到北先要去本側小亭子里出關,然後到另一端入關,雙方都會檢查護照,以及問些簡單的問題,不過不需要擔心,基本都可以過。之前據說還會單獨給一個蓋有北塞入境章的單頁,現在連這步都省了。
↑塞利米耶清真寺 一進北邊,街道和建築都破敗了很多,路上的人密度也少不少。甚至我第一次晚上進去的有些晚,蕭瑟的場景還有些嚇人。不過,北側擁有更多的歷史古跡和建築, 比如 雄偉的塞利米耶清真寺就是其中之一。這座原本叫做聖索菲亞的哥特式教堂興建於1209年,修了整整118年,曾是和 伊斯坦布爾 聖索菲亞大教堂同名的東正教教堂代表之作。可惜1570年奧斯曼占領該城後,把內部東正教的聖象壁畫、雕塑、彩色琉璃窗統統毀掉,還在1954年把名字改為了塞利米耶清真寺。
↑布尤可汗大旅館 布尤可汗大旅館 ,以前是為到塞利米耶清真寺做禮拜的王公貴族休息用的地方。現在更像是一個大市場,有很多紀念品商店以及看起來不錯的餐館。因為布尤可汗大旅館沒有受到破壞,所以整個建築非常的完整,不妨在中間的廣場上來一杯紅茶,靜靜的感受歷史與現代的交融。
最棒的晚餐7 St. Georges Tavern是我在 帕福斯 的最大驚喜,或者說,是我在 塞浦路斯 整個旅行過程中的最大驚喜。本來在帕福斯參觀完考古公園後,晚上有些疲憊就打算在酒店附近簡單吃點早點休息,我拿出手機打開Tripadvisor搜搜附近有什麼不錯的餐館。然後這家當地的土菜館吸引了我的註意,每條評論都對其大為贊賞,甚至有人留下了“這裡成為了我心中新的世界最佳餐館”的評語。到了這裡,從餐館裝飾上就令人驚艷,當然不是什麼富麗堂皇,而是讓人有一種回家的感覺。打開木質的門,主人 喬治 就向歡迎家人一樣迎接,不過分熱情,恰到好處。牆上掛著很多當地的器皿和幹了的植物,桌子上是當地燒制的酒盃。每一處細節,都展示著塞浦路斯的傳統。 這裡提供的當然是 塞浦路斯 最傳統最當地的“meze”。3000多年間的外族統治以及從世界各地前來的商人帶來了不同的烹調技術,在吸取了 希腊 、 土耳其 、 阿爾巴尼亞 、 黎巴嫩 、 敘利亞 、 意大利 、 法國 、 英國 等各地的風味之後,塞浦路斯人創造出自己獨特的飲食文化。
“Meze”由很多小盤子的食物組成,可以選擇類別, 比如 是海鮮類的還是肉類的。食材使用新鮮的本地原料,並註重草藥、香料的調味,加上天然橄欖油,構成 塞浦路斯 獨具 地中海 風味的地道美食。
喬治 告訴我他們並沒有菜單,只需要告訴他忌口,他會幫助客人挑選合適的菜品,然後一小碟一小碟的上桌,直到客人提出吃飽喝足。剛開始我還有些擔心,畢竟沒有菜單也不知道價格,這麼上菜很怕被宰。不過想起來那麼多好評,就慢慢的消除了擔心,專心的品嘗美味。一般的開胃菜是 塞浦路斯 沙拉 ,由白而細軟的烤山羊起司、洋蔥、蕃茄、小黃瓜組合而成,淋上橄欖油後,食物剛到嘴邊,便覺得沐浴在 地中海 的陽光里了。後來喬治還為我挑選了帶骨牛肉Stiphalia(一種當地燉菜),那味道令我至今難忘。
當然,除了美食,這裡的氛圍才是最令人留戀的, 喬治 不斷地過來跟我聊天,給我介紹當地的傳統和有趣的事,在談到 中國 的時候,他說, 塞浦路斯 還是跟中國學的養蠶技術呢,然後竟然從後院拿來了一盒正在桑葉里吐絲的蠶寶寶。當晚每個在這裡吃飯的客人,都像一家人一樣,互相的聊天問話,贊賞的美味的食物。在吃飽喝足,滿意的跟喬治道別後,我自言自語,這裡也是我心中的世界最佳餐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