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in的原產地尋豆之旅:玻利維亞(風景篇)
“ 9月28日—10月3日,在 玻利維亞 獃了近6天。
作為這次尋豆之旅最重要的一站,我想把 玻利維亞 行程分成《風景篇》與《咖啡篇》兩篇日記進行記錄。”
↑烏尤尼鹽沼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 玻利維亞 。
在此之前的很長時間里,我對玻國最大的印象只停留在兩部名為《黑荊棘 Blackthorn》與《虎豹小霸王 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的電影上。直至今年在 墨爾本 偶遇一款深為著迷的 玻利維亞 瑰夏後,我對這個國度更有了一種莫名的嚮往。
而且,相對於本次南美尋豆行程的另外兩站—— 巴西 與哥倫而言, 玻利維亞 咖啡在 中國 顯得尤為罕見。
於是,早在這次南美尋豆行程擬定階段,我提議將原3天的行程增加至6天。
正如上一篇日記所言,前往玻國的行程並不順利。但幾天的旅途下來,我可以非常肯定地說, 玻利維亞 之旅太值了,驚喜滿滿,完全超乎我的期待!不僅咖啡驚艷,單論自然風光,也值得流連。
世界海拔最高首都:拉巴斯玻利維亞 與 巴西 、 智利 、 阿根廷 等國相鄰,以高原地形為主,平均海拔3000+,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國家。而我們所在的城市 拉巴斯 (La Paz),海拔在3200-4300之間。(玻國法定首都為蘇克雷,實際政府駐地為 拉巴斯 )
我對 拉巴斯 城的第一印象是光禿禿的異形山體(基本上找不到一處比較平坦的地形)。整個城市建在谷坡上,房屋層次分明,順山勢分級分佈,呈階梯狀,極富山城特色,有的街道坡度達40度,仿佛大型體育場看臺。低層多為商業區 和政 府機關,現代化大樓與 西班牙 殖民時期古建築同在,往高處則以居民區為主,多為樓高3—4層的紅磚小樓,外牆不做任何粉刷修飾。而來往高層與低層之間最便捷的交通工具是纜車。
↑拉巴斯
↑拉巴斯
雖是第三世界國家,但市區的街道卻出奇乾凈,行人禮貌且安靜,唯一讓我不舒服的是因海拔太高導致汽油無法充分燃燒而排出的汽車尾氣。高海拔還未適應,行走時必須放慢腳步,否則很快便氣喘吁吁。
市中心的廣場上,有座充滿巴 洛克 風格的聖弗朗西斯科教堂(當地人多信天主教),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浮雕古舊,石牆斑駁,頗有滄桑感。
↑拉巴斯 逛完教堂後,特地體驗了 拉巴斯 的纜車。整個城市像個漏斗,房子沿漏斗內部四周山坡而建,因此纜車是這裡最方便的出行工具,往返票價6玻幣(約6人民幣)。從纜車上俯瞰城市,甚是震撼,四周雄山環繞,山外山海拔6000+的雪峰變得更近了;近看時並不美觀的紅磚小樓,在高空遠距離鳥瞰之下,卻與光禿禿的山體融合得很巧妙。
👇
拉巴斯
我不禁問自己,為什麼他們會選擇在這樣的城市生活呢?為什麼不在山的背面——亞馬遜原始森林的起點生活呢?那裡植物豐茂水源富足(玻國水資源匱乏、乾燥、植被貧瘠)。這是為什麼呢?他們的選擇是否印證了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的倔強與堅韌呢?
短暫的游走,我確定我已喜歡上這座倔強而孤獨的古城。
↑拉巴斯 下午3點,咖啡莊園主派車接我們去農場,汽車橫穿整個 拉巴斯 城,從海拔3200開往4500米的山頂,4個多小時的車程里,看不盡沿途原始粗獷的自然風光交替變幻。山路隨海拔爬升而越發陡峭險峻,兩旁的懸崖上,也分佈著房子,再次印證人類與自然地貌對抗與融合的景象。
↑拉巴斯 當車子行駛在海拔4500米的山上,雪山與荒漠交替出現,壯闊而蒼涼,我們仿佛置身於天空之境,置身於《黑荊棘》與《虎豹小霸王》的電影場景中。最後的1小時車程里,自然風貌突換,沿途轉變為綠色的雨林景觀,原來我們到了山的另一頭——亞馬遜原始森林的起點——綿延不絕的山脈,起伏不盡的山丘山坳創造了無數個變化多端的微氣候——天賜的種植精品咖啡的絕佳處!
↑拉巴斯 天空之鏡:烏尤尼鹽湖在咖啡莊園獃了兩天后,我們回到 拉巴斯 城,最後飛往玻國最著名的旅游地點——號稱“天空之鏡”的 烏尤尼 鹽湖。
↑烏尤尼鹽沼 烏尤尼 鹽湖面積超過1萬平方公里,位於波托西省西部海拔3600米左右的高原上,為世界最大的鹽層覆蓋的荒原,距離 拉巴斯 城約1小時的航程。通往 烏尤尼 鹽湖的路上,像極了徐克電影《 龍門 客棧》里的場景,一望無際的荒原,看不出有任何的生命跡象。沿途稀疏的房屋,有種乾枯感,仿佛將要如枯樹般被這裡的風一點又一點地慢慢吹倒。
↑烏尤尼鹽沼 突然一群草泥馬奔騰而過……還有一種叫Guanaco的羊駝,與草泥馬的粗狂不同,它像精靈般可愛。據說它的皮毛是美洲最貴的皮毛,但只允許在它自然死亡後,才能提取它的皮毛。
↑烏尤尼鹽沼 天空之鏡果然不負其名。它完完全全似一面鏡子反射著天空,無垠的純潔,無涯的靜謐。天空如此蔚藍,像藍寶石一樣映射在鹽湖上。湖天無波,時間仿若在這裡停止,只有在晚霞出現時,才意識到時間的消逝,唯美的消逝!
↑烏尤尼鹽沼 而在這仙鏡里等待銀河出現的過程,聽著最喜歡的音樂,像是等待音樂劇高潮前愉悅的寒顫,而當銀河如休止符般出現的那一剎,就像音樂劇在高潮處停止了所有樂器,空氣與時間在瞬間停止……而你能做的就是用你全身的細胞,感受大自然與宇宙給你的無言的震撼。那一剎,即永恆。
↑烏尤尼鹽沼
↑烏尤尼鹽沼 整個 玻利維亞 的旅程,無論是景色還是咖啡都已超乎我的預期。這是一個值得每年都來的國家。這裡的風景,這裡的城市,這裡的人們,當然還有最重要的,這裡的咖啡。
↑烏尤尼鹽沼 (更多詳情,請看下回《 玻利維亞 咖啡篇》分解)
作為這次尋豆之旅最重要的一站,我想把 玻利維亞 行程分成《風景篇》與《咖啡篇》兩篇日記進行記錄。”

在此之前的很長時間里,我對玻國最大的印象只停留在兩部名為《黑荊棘 Blackthorn》與《虎豹小霸王 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的電影上。直至今年在 墨爾本 偶遇一款深為著迷的 玻利維亞 瑰夏後,我對這個國度更有了一種莫名的嚮往。
而且,相對於本次南美尋豆行程的另外兩站—— 巴西 與哥倫而言, 玻利維亞 咖啡在 中國 顯得尤為罕見。
於是,早在這次南美尋豆行程擬定階段,我提議將原3天的行程增加至6天。
正如上一篇日記所言,前往玻國的行程並不順利。但幾天的旅途下來,我可以非常肯定地說, 玻利維亞 之旅太值了,驚喜滿滿,完全超乎我的期待!不僅咖啡驚艷,單論自然風光,也值得流連。
世界海拔最高首都:拉巴斯玻利維亞 與 巴西 、 智利 、 阿根廷 等國相鄰,以高原地形為主,平均海拔3000+,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國家。而我們所在的城市 拉巴斯 (La Paz),海拔在3200-4300之間。(玻國法定首都為蘇克雷,實際政府駐地為 拉巴斯 )
我對 拉巴斯 城的第一印象是光禿禿的異形山體(基本上找不到一處比較平坦的地形)。整個城市建在谷坡上,房屋層次分明,順山勢分級分佈,呈階梯狀,極富山城特色,有的街道坡度達40度,仿佛大型體育場看臺。低層多為商業區 和政 府機關,現代化大樓與 西班牙 殖民時期古建築同在,往高處則以居民區為主,多為樓高3—4層的紅磚小樓,外牆不做任何粉刷修飾。而來往高層與低層之間最便捷的交通工具是纜車。


雖是第三世界國家,但市區的街道卻出奇乾凈,行人禮貌且安靜,唯一讓我不舒服的是因海拔太高導致汽油無法充分燃燒而排出的汽車尾氣。高海拔還未適應,行走時必須放慢腳步,否則很快便氣喘吁吁。
市中心的廣場上,有座充滿巴 洛克 風格的聖弗朗西斯科教堂(當地人多信天主教),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浮雕古舊,石牆斑駁,頗有滄桑感。

👇
拉巴斯
我不禁問自己,為什麼他們會選擇在這樣的城市生活呢?為什麼不在山的背面——亞馬遜原始森林的起點生活呢?那裡植物豐茂水源富足(玻國水資源匱乏、乾燥、植被貧瘠)。這是為什麼呢?他們的選擇是否印證了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的倔強與堅韌呢?
短暫的游走,我確定我已喜歡上這座倔強而孤獨的古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