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突尼斯記|從藍白小鎮到綠洲城市再到沙漠門戶、從柏柏爾人原住地到迦太基古城再到南地中海最美港口

只感覺太陽出奇的好,
好到我受不了……

從 托澤爾 前往下一站 杜茲 又需要五個小時車程。
厭倦中加入一個小驚喜↓
半小時後途徑的傑瑞德鹽湖必須要介紹一下!

怎能不為那美色而誘惑呢?

傑瑞德鹽湖是世界第三大鹽湖,同時又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鹽湖。

我們便蠢蠢欲動起來。
杜茲 是最靠近 撒哈拉沙漠 ,
而被譽為“撒哈拉的門戶”。
由此感覺高潮越來越近了!
根據天氣預報,
當天五點五十八分落日,
匆匆裝備門面騎上單峰駱駝(很稀罕的哦),
我們出發啦。


這一刻大概就是攝影書上所說的
「Magic Hour」吧……



然而……
太陽和我們開了一個大玩笑,
突然間揮一揮衣袖,
帶走了全部的雲彩……
此時的沙漠


網紅的沙漠千篇一律,
而我們的沙漠自有千秋。
吐槽
沙漠俱樂部發的阿拉伯服裝,
令我想起了著名的 上海 醫院病房裡的產婦
以及稍有錯亂的隔壁老王……

每想你一次,
天上飄落一粒沙,
從此形成了撒哈拉。
”
撒哈拉沙漠 繼續藏在心底,
成為了一個謎⋯ 馬特馬他說到這個地名,
我只能這樣形容:
某某縣的某某村的某某生產隊。
是的,很微型。

可不能小覷,
介紹起來可能要花一點篇幅。
那個生產隊是 北非 柏柏爾人的原居住地。

腦補:柏柏爾人是 西北 非洲 的一個說閃含語系柏柏爾族語的民族。
好暈,繞口令……
還是簡單的用照片來表述吧:
柏柏爾人姑娘俊俏、小伙子帥。



他們藏身在洞穴之中,
由此便有了深坑裡的多房多廳。



說到這個民族的厲害必須手動點贊。
我們在當地吃的主菜——
各種塔吉鍋

無水烹飪!



同時也喝了十幾天的祖傳老乾媽↓

游覽 突尼斯 國,
伽太基古城是一個重頭戲,
因為它曾是 地中海 強盛的奴隸制國家的首都。


羅馬 帝國為了爭奪 地中海 西部
用戰爭把整個城市燒成了廢墟。

它背靠大山,
面向大海,
占地300多公頃。

原因是它已經被列上《世界遺產名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