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去府里逛逛——恭王府
在 北京 生活這麼多年,皇家園林、著名寺院、名人故居去過很多,但非常有名氣、有故事的恭王府居然沒有去過,真是遺憾。這十幾年來‘’和珅戲”播出了不少,在和珅家喻戶曉的同時也使得恭王府格外出名,來京學習培訓的大員喜歡在此散步,追思歷史、頓悟官道,各路大款漫步在此感受財氣,凝聚財路,玩文化的“腕”在此憋靈感,借小題編大故事,一般人聽著“重覆千百遍的故事”,感慨得也滔滔不絕。
6月初的一天,風和日麗,我閑著沒事,乘公共汽車在 北海 後門下,沿前 海西 街走了500米來到了恭王府。 ↑恭王府 恭王府地處 北京 內城後三海,是環境幽美的風水寶地,恭王府始建於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歷經230多年曆史,由最初的官府——公主府——親王府發展至今,南北長330米,東西寬180米,由府邸和花園組成,在京城王府中絕對是一個大宅子,在此宅居住的名人一是和中堂和珅,二是恭親王奕訢。 ↑恭王府 恭王府邸建築分東、中、西三路,每一路貫穿四個四合院,東路去樸尚華、中路莊嚴肅穆、西路古樸典雅。三路建築自成一體又和諧統一。既體現皇家氣派和威嚴,又有民間精巧的裝飾風格,園林融 江南 園林於北方建築風格為一體,匯西洋建築及 中國 古典建築為一園。恭王府是清代王府建築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 中國 傳統建築及造園技藝最成熟時期的最重要表現。 ↑恭王府 北京 有幾十座王府,近百年來因城建被毀或挪做他用,以原有風貌保存下來並對外開放的僅恭王府一座王府,因其他舊王府內多有老建築被拆, 新建 築已建,恭王府可能在以後成為孤品,“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這句話就更有意義了。。 ↑恭王府 在恭王府,福文化貫穿始終,最珍貴的福就是康熙御筆福子碑,今天的 北京 城,除公文外,經考證的康熙題字只有三個:“ 無為 ”在故宮交泰殿的匾額上且未加蓋印章,而“福”子上卻有“康熙御筆之寶”印璽加頂,意義非凡。 ↑恭王府 從前 海西 街向北在前面向西,這裡臨近後三海(前海、後海、積水潭),王府很多,名人故居很多,衚衕及四合院像模像樣,是 北京 衚衕游最熱鬧的區域,所以還沒到恭王府,老 北京 的特色就迎面而來,不過騎三輪的 北京 大爺很少,大部分是打工的外地人。灰牆內是郭沫若故居。 ↑恭王府 恭王府頭宮門前是一塊很大的空場,是中路第一個院落,也是府邸建築中最大的院落,其東面、西面分別連結東路、西路建築的第一院落,站在這裡感覺恭王府很是氣派,其實它比 山西 的“喬家”大一點比“王家”小一些,只不過地方不同,文化不同。 ↑恭王府 ↑恭王府 從頭宮門向里望去,二宮門建築泛泛一般,而且沒有東、西配殿,道是中軸線高高隆起,象徵著主人一路平坦,穩步抬升。 ↑恭王府 中路第三院落里有恭王府正殿——銀安殿,俗稱“銀鑾殿”,是王府內舉行重要禮節性活動的場所,在殿內中心位置擺放一組屏風和親王的寶座,與故宮的金鑾殿相對應。
原來的銀安殿連同東、西配殿在1921年正月15元宵節之夜因香火失火被燒毀,現在的銀安殿是按原樣重修的。 ↑恭王府 ↑恭王府 中路二宮門前第二院落,因沒有兩側配殿,也顯得很大寬暢。游人紛紛而過,倒顯這裡一方幽靜。 ↑恭王府 故宮裡的正殿覆蓋著金黃色的頂筒瓦,那時皇權的象徵,王府的正殿是綠色的頂筒瓦,配殿是灰色的,這是王權的象徵。 ↑恭王府 在銀安殿內有清代王府展覽 ↑恭王府 王爺的官服 ↑恭王府 ↑恭王府 ↑恭王府 ↑恭王府 ↑恭王府 團龍褂——是大清朝王公朝服上的飾物,作為入八分的一種標誌。不入八分鎮國公以下的宗室不能使用,入八分的王公在朝覲時左右列班,不入的公和將軍在朝覲時只能隨旗行走。
↑恭王府 這三位王爺的官服都有團龍褂 ↑恭王府 來到中路第四院落——主殿嘉樂堂、東配殿嘉佑堂、西配殿嘉禧堂,在王府中這一院落是神殿,是祭祀薩滿教的場所。現有 中國 國粹展,我來的早還沒有開門,院內高大的銀杏引人註目。 ↑恭王府 嘉禧殿前 ↑恭王府 看完中路後,退回頭宮門前院,經東穿堂門進入東路建築中第一院落——文園 ↑恭王府 文園內正在布展,展示東方文化色彩的服飾,主辦是一家 上海 文化公司。我欣賞了一會,檔次不低。 ↑恭王府 文園後面的第二院落,現稱非遺展廳,不讓外人進,對此不解的是, 上海 人租了這個院,但恭王府40元門票並沒有降,吃虧的還是老百姓。 ↑恭王府 還要回中路,經人指點中路建築與東、西建築在第三院落間有一夾道,可從那裡去東路。 ↑恭王府 夾道使恭王府的幾大主殿相對獨立,彼此隔開。 ↑恭王府 ↑恭王府 東路第三院落——多福軒,在和珅時期稱“延禧堂”,是和珅之子與乾隆女兒的居所,
6月初的一天,風和日麗,我閑著沒事,乘公共汽車在 北海 後門下,沿前 海西 街走了500米來到了恭王府。 ↑恭王府 恭王府地處 北京 內城後三海,是環境幽美的風水寶地,恭王府始建於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歷經230多年曆史,由最初的官府——公主府——親王府發展至今,南北長330米,東西寬180米,由府邸和花園組成,在京城王府中絕對是一個大宅子,在此宅居住的名人一是和中堂和珅,二是恭親王奕訢。 ↑恭王府 恭王府邸建築分東、中、西三路,每一路貫穿四個四合院,東路去樸尚華、中路莊嚴肅穆、西路古樸典雅。三路建築自成一體又和諧統一。既體現皇家氣派和威嚴,又有民間精巧的裝飾風格,園林融 江南 園林於北方建築風格為一體,匯西洋建築及 中國 古典建築為一園。恭王府是清代王府建築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 中國 傳統建築及造園技藝最成熟時期的最重要表現。 ↑恭王府 北京 有幾十座王府,近百年來因城建被毀或挪做他用,以原有風貌保存下來並對外開放的僅恭王府一座王府,因其他舊王府內多有老建築被拆, 新建 築已建,恭王府可能在以後成為孤品,“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這句話就更有意義了。。 ↑恭王府 在恭王府,福文化貫穿始終,最珍貴的福就是康熙御筆福子碑,今天的 北京 城,除公文外,經考證的康熙題字只有三個:“ 無為 ”在故宮交泰殿的匾額上且未加蓋印章,而“福”子上卻有“康熙御筆之寶”印璽加頂,意義非凡。 ↑恭王府 從前 海西 街向北在前面向西,這裡臨近後三海(前海、後海、積水潭),王府很多,名人故居很多,衚衕及四合院像模像樣,是 北京 衚衕游最熱鬧的區域,所以還沒到恭王府,老 北京 的特色就迎面而來,不過騎三輪的 北京 大爺很少,大部分是打工的外地人。灰牆內是郭沫若故居。 ↑恭王府 恭王府頭宮門前是一塊很大的空場,是中路第一個院落,也是府邸建築中最大的院落,其東面、西面分別連結東路、西路建築的第一院落,站在這裡感覺恭王府很是氣派,其實它比 山西 的“喬家”大一點比“王家”小一些,只不過地方不同,文化不同。 ↑恭王府 ↑恭王府 從頭宮門向里望去,二宮門建築泛泛一般,而且沒有東、西配殿,道是中軸線高高隆起,象徵著主人一路平坦,穩步抬升。 ↑恭王府 中路第三院落里有恭王府正殿——銀安殿,俗稱“銀鑾殿”,是王府內舉行重要禮節性活動的場所,在殿內中心位置擺放一組屏風和親王的寶座,與故宮的金鑾殿相對應。
原來的銀安殿連同東、西配殿在1921年正月15元宵節之夜因香火失火被燒毀,現在的銀安殿是按原樣重修的。 ↑恭王府 ↑恭王府 中路二宮門前第二院落,因沒有兩側配殿,也顯得很大寬暢。游人紛紛而過,倒顯這裡一方幽靜。 ↑恭王府 故宮裡的正殿覆蓋著金黃色的頂筒瓦,那時皇權的象徵,王府的正殿是綠色的頂筒瓦,配殿是灰色的,這是王權的象徵。 ↑恭王府 在銀安殿內有清代王府展覽 ↑恭王府 王爺的官服 ↑恭王府 ↑恭王府 ↑恭王府 ↑恭王府 ↑恭王府 團龍褂——是大清朝王公朝服上的飾物,作為入八分的一種標誌。不入八分鎮國公以下的宗室不能使用,入八分的王公在朝覲時左右列班,不入的公和將軍在朝覲時只能隨旗行走。
↑恭王府 這三位王爺的官服都有團龍褂 ↑恭王府 來到中路第四院落——主殿嘉樂堂、東配殿嘉佑堂、西配殿嘉禧堂,在王府中這一院落是神殿,是祭祀薩滿教的場所。現有 中國 國粹展,我來的早還沒有開門,院內高大的銀杏引人註目。 ↑恭王府 嘉禧殿前 ↑恭王府 看完中路後,退回頭宮門前院,經東穿堂門進入東路建築中第一院落——文園 ↑恭王府 文園內正在布展,展示東方文化色彩的服飾,主辦是一家 上海 文化公司。我欣賞了一會,檔次不低。 ↑恭王府 文園後面的第二院落,現稱非遺展廳,不讓外人進,對此不解的是, 上海 人租了這個院,但恭王府40元門票並沒有降,吃虧的還是老百姓。 ↑恭王府 還要回中路,經人指點中路建築與東、西建築在第三院落間有一夾道,可從那裡去東路。 ↑恭王府 夾道使恭王府的幾大主殿相對獨立,彼此隔開。 ↑恭王府 ↑恭王府 東路第三院落——多福軒,在和珅時期稱“延禧堂”,是和珅之子與乾隆女兒的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