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系列】臺南!高雄!南部的陽光,南部的海!(4日行走路線 & 兩大城市觀夕指南)

每一艘船上都會有一位講解員,介紹沿途紅樹林特有的植物,以及告訴大家偶遇了什麼特有的鳥類。
如果沒法坐在頭尾,一定坐在船側喲,至少可以近距離看見鳥類。

但是,這樣也已經很壯麗了,不是嗎?
像是乘船進入叢林的探險者,幽深之處不知道有什麼未知在等待,緊張卻也激動不已。


如今風景依舊,而過去的歲月變成雕塑,石碑,紀念館靜靜矗立。其實 臺南 的許多景點,過去都與戰爭,軍事息息相關,只是它們記錄的歷史漸漸淡出我們的記憶。
還挺慚愧的,旅行的過程中大多只關註風景,關註當下的場景,卻時常疏於瞭解這裡的過去,畢竟,理解歷史才更易於理解當下。

在前往 安平 古堡之前,在老街逛了逛。
比起沿街售賣者蝦餅的店鋪,我更喜歡那些當地人居住的小巷子。
小巷子里,常能看見 安平 「劍獅」是 臺南 市 安平 地區民宅特有的避邪物,
安平 劍獅地方文化館館長陳國崇考據說, 安平 劍獅主要是紀念鄭 成功 ,當時鄭 成功 來台,軍隊和人民雜居,士兵盾牌繪有獅頭,待鄭克塽降清後,人民為紀念鄭 成功 ,才在屋宅雕塑劍獅。




“ 安平 古堡,又稱熱蘭遮城( 荷蘭 語:Zeelandia)。最初建於1624年,是 臺灣 最早的要塞建築。自建城以來,曾是 荷蘭 人統治 臺灣 的中樞,也曾是鄭氏王朝統治者的住處。”——Wikipedia
安平 古堡的參觀從熱蘭遮城博物館開始,zhan







爬樓過程中看見的東 印度 的標識。


見的多了我們會打趣“怎麼又是你”。

安平 樹屋是位於德記洋行邊上,原來是德記洋行的倉庫,因為戰爭緣故荒廢,逐漸被榕樹入侵,最後共生形成了樹與屋共生的景象。
整個園區里有英商德記洋行、書法家朱玖瑩故居,還有 安平 樹屋。

在展出書法之外,也有互動的部分,像是沾著水在石板上臨摹窗上字體,蠻有意思。


樹屋的整個空間和很大,站在它面前忍不住發出驚嘆。進入鏤空的樹屋,看著虯勁的枝幹穿過房梁,又穿出房梁,驚異於大自然的力量,也不由感嘆時間的力量。





臺南 是個很容易讓人感受到時間流逝的地方,它處處有歷史,處處在告訴我們過去的時光如何如何,用心搭建著現在與過去的聯繫。



到達觀夕平臺的時候還沒日落,人不多,浪也不大。
海特別乾凈溫和,沙灘上的沙子非常細,不少人提著鞋子在沙灘上走著,或者去海邊踩水。
當然少不了沙灘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