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遇見你——彩色新加坡


但是地鐵線路的規劃和指示牌和帝都沒法比,實在考驗智慧。
回到酒店,終於可以辦理入住,原本抱著可以免費升級的小希望破滅。房間好小,箱子幾乎都沒地方放,冰箱免費提供一袋薯片,兩瓶礦泉水、兩聽飲料,每天會添加。
馬同學想升房,被我制止了,不能每天都這麼享受啊,還是留著錢吃大餐。
小憩了一會,便直奔克拉碼頭了,地鐵紫線克拉碼頭站(Clarke Quay)







點了辣椒蟹、麥片蝦、蒜蓉西藍花、馬來炒麵。
也點了炸饅頭和薏米水,可服務員都忘記下單了。只好最後加了一碗米飯,為了拌辣椒蟹。
辣椒蟹真的超級新鮮,不辣有點甜,湯汁拌米飯更是停不下來。
桌上有一小碗檸檬水,吃完可以用來洗手去腥味。
麥片蝦也是有點甜,吃多了稍微有點點膩。
最後花了680元,比想象的便宜,我們點的這些 三個人也是夠吃的。
但是服務就一般了。






這也是我們在 新加坡 唯一的一次打車,4站地鐵的距離,11.3新幣。
起步價3.6, 新加坡 的出租車是有附加費的,高峰時段、市區都收,我們的附加費好像就收了4.6。 Day 3 小印度-哈芝巷-蘇丹回教堂-魚尾獅公園-老巴剎原計划上午去南洋理工,可擔心天熱,體力透支。
於是放棄了較遠的南洋理工,直奔小 印度 ,地鐵紫線小 印度 站(Little India)。
地鐵出來,已經感覺到濃郁的香料味。
一開始我們走進了竹腳中心-菜市場,周圍都是 印度 人,小心臟著實跳的厲害了,於是調頭跑了出來。















而哈芝巷就是這片肅穆之地的小清新了,曾經空蕩盪的街道,如今色彩斑斕。絢麗的塗鴉、誇張的牆繪、個性的小店,是年輕人不可錯過的必經地。
失策的是來的太早,小店都未營業,沒有淘到寶貝,早上又吃了早餐,也沒有肚子去嘗巷子里的那些美味,實在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