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第一次×N——行走在七月的英國(二)
前文在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行走在七月的 英國 (一)
添加不來超鏈接,抱歉啦 在英國的第一頓早餐在 牛津 的第一天,醒來是冷冽的清晨。
昨晚check in時,就已領略 牛津 夜晚的寒冷,早晨我拉開窗帘看是一個標準的 英國 陰天,便果斷套上了長袖長褲。我的同伴Z更怕冷,竟然穿上了毛衣。早上的課程從八點開始,因為是第一天,我們上同一節課的要在lodge集合,會有橙衣小姐姐帶我們去教室。
當然,在此之前,要享用一份英式早餐。 我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這張照片很糊很抖。學院的食堂提供了很多食物,第一天出於好奇和謹慎,我都要了一點點。至於後來呢?當然是有好多都沒出現在我的盤子里了。
要了很多,沒吃完,特慚愧。培根又硬又咸,我沒能用叉子叉起來,也沒能咬斷,在 牛津 的食堂里,我對它敬而遠之。豆子是因為之前看過的游記里英式早餐都有配這個,味道已經記不清了,不功不過,偏軟,汁水並沒有什麼味道。蘑菇也是標配,很好吃,用叉子一口一個,和 中國 的沒有什麼不同,但吃多了感覺有點膩。烤麵包很硬很乾,而我在當時就已經忘了拿它的理由。麵包下麵是一個水煎蛋,蛋白蛋黃都嫩嫩的。照片上被我舉著的是一根香腸,在我咬下它後才意識到還沒拍照,偏咸有點油,可是好吃啊。最後,重磅推薦, 英國 所有的起酥麵包。食堂這天提供的是圖上這款以及牛角包,對堅果的偏愛讓我選擇了它。上面是烤過後更香酥的碧根果,酥皮裡面是果醬餡,因此整體的酥掉渣感降低了,而是甜甜的軟軟的。美中不足,有點油。 在這之前,走出宿舍時我被樓下的風景美到了,在微風下一切 都安 靜又美好,能住在這樣的宿舍里,真是幸福啊,簡直就是度假村。 課程第一天:Rita為什麼die?事實上, 牛津 的各個學院處處美得像度假村。我在前往處在聖安妮學院的教室的路上感慨。學院里的建築往往是古典的挨著現代的,可又和諧的像本該如此,輔以青綠的草地和精心打理的園藝。我們的教室在一棟三層小樓的一樓,我進教室排在了後面,單人沙發座早已坐滿,我和另外四五個同學坐到了飄窗沙發平臺上,這裡看投影的角度雖斜,但我離老師是最近的,不敢馬虎,可我身後窗外風景又太好,真是不得兩全。當然,上起課來,也就拋之腦後了。記得上課途中,附近孩童玩鬧的興奮尖叫聲傳入教室,老師還和我們一起笑了起來。
我第一周的課程,名稱叫做international taxation。老師是個典型的 英國 中年人,我說的典型,多暗指髮際線這一老梗。後來上課時,他還告訴我們他的妻子有一半的 中國 血液,還幸福的向我們展示他的兩個可愛的小孩的照片,我們一堆學生便在下麵十分配合的發出羡慕的起哄聲。有天下課時,老師與我們作別,騎著自行車一蹬就溜遠了,他的后座上還加裝了一個兒童座椅,形象一下子從一位老師變身成一位父親。
一上課,我們便在老師的要求下統統來了一小段自我介紹。我是誰,來自哪兒,主修什麼。我們這個湊起來的班級,一半有關經濟,一半有關法律,比例十分平衡。全部介紹完了,老師說,OK,其實我一個都沒記清。當然,他最後一定是記住了我的名字,為什麼呢?不是我發揮多好,而是因為老師太愛舉例子。於是乎,有同學和他投資了工廠,有同學在國外開設了分支機構。而我?和他一同開了家自行車店,把 法國 還是 美國 的自行車賣到 英國 來,不勝榮幸,不勝榮幸。當時他需要舉個例子,需要一個人名,於是身子一轉,便面向了坐在窗邊的離他最近的我,從此“Rita and I”出沒江湖,大殺四方。他的連讀很快,我總是把這句話聽成“Rita die......”,很是驚恐與心累。
就課程難度來說,這天的內容前半段令人愉快的簡單,畢竟我也是商科的,也是學過高鴻業的,只要英語能聽懂,就不在怕的。可十五分鐘休息過後,內容加深,身心倦怠,英語聽力做到絕望。筆記上只歪歪扭扭記下提綱,slide劃一張照一張。一個上午下來,同學們的眼神都直了。
總體說來,異國他鄉第一堂課的感受就是,專業英語是道坎,但在語言以外,內容也是不容小覷的,要認真理解。我們在國內上課,不也是會中文什麼都聽得懂,可合在一起就不懂說的什麼了嗎? ↑教室窗外的風景 午餐、英音和Oriel學院一上午的課程完畢,吃了午餐參加了一個安全說明會性質的welcome&orientation後,就能開始對 牛津 的初探了。午餐是一大盤通心粉,我不是很喜歡那種麵粉粉糊糊的感覺。在 英國 的這一個月里我很少有機會吃到蔬菜,全靠 沙拉 區的西紅柿和黃瓜續命。而食堂的蛋糕呢?看見像是檸檬味的就絕對不要嘗試了,那味道像是將很多砂糖拌上檸檬糖漿的那種又酸又甜,可怕。
“安全說明會”是在oriel學院的dining hall。這個學院有著很美麗的第一庭院、第二庭院以及一個小庭院,在會後我們跟著橙衣小姐姐一一逛過。dining hall也就是學生們平常吃飯的大堂,這裡的比我所居住的somervelli學院的大堂看上去更古老,條桌高桌肖像畫這些,來到 牛津 後我漸漸理解為何 英國 會有《哈利波特》這樣的小說了,那些迷人的霍格沃茲細節並不是憑空想象,而是有實例可依。會上oriel學院的負責人向我們介紹了學院的歷史與現狀,這位先生其貌不揚,但英音真的非常舒服令人愉悅,我根本不必擔心因為口音問題聽不懂他的介紹。在介紹中,他有時還會講幾句笑話,不得不說 英國 人說的笑話是挺冷的。 ↑oriel學院的大堂 中間的那副油畫相比誰都認識 據說這是單幅面積最大的一幅女王肖像 但我覺得可能我記錯了學院負責人的介紹 ↑dining hall 外攀著的玫瑰花,在陽光下美的嬌艷華麗,算得上是拍照聖地了,在晚上的歡迎宴上與一波又一波姑娘們合影 ↑第二庭院依牆生長的紫藤花,這裡也是我們晚上歡迎宴舉辦的地方 ↑第二庭院一面藏匿在樹蔭下的牆,上面的雕飾讓我想起《哈利波特》,總感覺夜晚他們會活過來,帶著一身的青苔巡邏在學院里 ↑小庭院,有學生在圍坐著討論問題,我當時覺得這幅畫面十分美好,於是拍了下來 HANG IN OXFORD 初次閑逛從學院出來,同學們就四散開去,我和同伴Z也就開始了對 牛津 這個小鎮的初次探索。雖然小鎮這個說法是有些怪異,但在這裡待得越久我越覺得就是如此。後來我可以不憑藉地圖就走到幾個主要的游覽點和少數不怎麼出名但風景不錯的地方,就算是我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從熟悉的道路拐進不熟悉的,我忠誠的谷歌地圖也會帶領我穿街走巷去往我要去的地方。(谷歌地圖真是出國第一神器,很多小路它都能標註出來,帶我節省了很多路程與時間。它的標識特別清晰,平舉手機我很容易能辨別是否是正確的方向而不是剛好相反,在這個問題上我必須嚴厲批評高德地圖。在地圖上點擊商店景點這些地方,還能知道開閉時間和官網鏈接。回國後谷歌地圖用不了了,我很是想念它。) oriel學院的正門就在寬街上(似乎),不用走幾步就是整個 牛津 最繁華最有游客感的地方。高街、寬街和女王街(queen street翻譯成這樣對嗎?),這幾條主要的商業街兩側都是商店。我來之前很想逛逛的幾家都有,當然,才來這裡第一天,並不忙著購物。因為晚飯從六點開餐,這時才三點過,於是我們逛著逛著,就遠離了商業區。在商業區周邊的這些小街,商店比那三條街要少些,但我們走一陣子就能看到教堂,後來在 劍橋 也是,幾條街便建一個,風格也不雷同。我在這種時候就會想起高二美術老師在講教堂專題的時候的一些片段,當時也沒想著能有機會見到這麼多教堂,於是很多知識便散佚了。只不過我還記得的那些隻言片語,就已足夠帶領我將建築之美領略一二了。 ↑大街上的oriel學院正門,一輛正好開過的城市公交 ↑最繁華人最多的高街,街上會有彈唱的賣藝人,也會有看著明明能工作卻靠坐在牆根揚聲問行人要硬幣的乞討者。這張照片糊了,但我很喜歡,所以還是貼出來。 ↑一個教堂,離商業區不遠,但這裡很寧靜。於是和同伴Z在這裡進行了整段旅途上的第一次行走擺拍。 ↑女王街一頭的一個小廣場上的鴿子,還算是怕人,同伴Z並沒有在這裡達成與鴿子合照的心愿。後來在去往牛津城堡參觀回來的路上竟然路過了這裡,我覺得很是神奇。因為在我的認知里這兩個地方根本不在同一片,於是再次感 ↑一個景點,Carfax Tower,可以上去,但要收費。在這裡我正好打開了暑校貼心贈送的小冊子,裡面有一頁寫了在牛津必須完成的50件事。其中一件就是在這個塔樓上看日出。當然,最後我也沒有做。我覺得這個地方的風景並不 ↑沿著高街一直走,在這段下坡路的邊上,就是大名鼎鼎的基督教堂學院啦,從外面看都能感覺到比其他學院大氣壕氣不少。這天沒進去,因為只是來閑逛。 ↑很精緻很文藝的一個街角。在基督教堂學院對面,走近一看牌子原來是基督教堂學院幼兒園,十分羡慕了。 ↑基督教堂學院的正門,非常霸氣輝煌 ↑我很喜歡這種窄窄的小巷子,雖然並不合適,還是想要在這裡背誦《雨巷》 ↑回學院路上的一個建築物,不太知道是什麼,上面有很多學院的徽章。一次路過時,階梯上除了一個裹著黑色兜帽長袍的人低頭靠立外沒有別人,大概是行為藝術?可像我這種《哈利波特》中毒的人就會想起食死徒,哇,好可怕 WELCOME RECEPTION 新手村裡聚集著菜鳥晚餐從六點開始供應。這一餐是我最喜歡噠!以至於後來總念叨它,可是食堂再也沒做過。。。。。。其實也就是肉醬面,但面很好,肉醬更是驚艷。打飯的小姐姐總是很慷慨,為了不辜負她的好意,我差不多吃光了所有肉醬,明知熱量很高。肉醬面不膩,但有點油,為了中和一下,我又夾了很多西紅柿和黃瓜,餐餐必備。照片右下角的酸奶很棒,這個巧克力珠珠的好吃,黃桃果醬和草莓果醬也很棒。三角形的酸奶盒,加的料在那個小的三角盒子里。食堂提供的橙汁也很好喝,照片上的這種比較澄澈,還有一種渾一點的似乎早餐才有,那個要苦一點點,那種工作人員會裝在玻璃瓶里供應,這種是按按鈕接的,兩種我都很喜歡。同伴Z也很喜歡,我們總開玩笑說橙汁成癮,一餐不喝心裡不舒服。後來到了 劍橋 ,那邊的學院不是很經常提供橙汁,我簡直是有戒斷反應啊。 歡迎宴八點在oriel學院舉行。我和同伴Z吃完晚餐回宿舍換衣服,她還幫我這個渣渣化了妝,啰啰嗦嗦出門遇見校友,便一群人穿著一點也不休閑的小禮服往oriel走。去學院還是有一定路程,我十分慶幸沒有穿帶來的高跟鞋,不然我可能要死在高街上。
一行人走到學院已是八點過十分,我們來到第二庭院,已經有不少人了。你很容易分辨 中國 人與外國人,從服裝舉止都能分辨,當然啦,最主要還是看外貌。歡迎宴這個東西,就是人們拿著香檳或是橙汁站在據說平時不讓踩的草地上閑聊。我和同伴Z對此並不感興趣,我也不擅長於這種場合,於是兩隻菜鳥抱著好不容易打扮成這樣的念頭在庭院里四處取景拍照。還好 牛津 的天黑的晚,我們便從天亮拍到了天黑。 ↑我裝模作樣的“為我們的友誼乾杯”。不會喝酒的我抿了一口,噫 ↑離開時已是月夜的第一庭院 回學院的路上,我和同伴Z拐進Tesco買水果。我一下子被草莓吸引了,這段時間應該是草莓最好的時節,溫網要開賽了,傳統美食不就是草莓加奶油嗎?結賬時體驗了一下自助結賬,不是搞得很明白。後來就有一次給超市添了麻煩(我們在三台機器上刷了條形碼。。。),再之後就乖乖去人工櫃臺結賬了。
在 牛津 的這兩周,我們常去Tesco買水果、薯片、餅干。餅干是同伴Z在吃,她總是會問超市的工作人員哪個是最不甜的,而他們總是表情糾結,給出的推薦仍被同伴Z說是太甜了。有一次一個路人老奶奶直接答,它們都很甜。絕倒。水果的話,我總買草莓,有時買葡萄,食堂里也有蘋果橘子香蕉供應,可我無法理解他們把西瓜 哈密 瓜這些水果切成條泡 水裡 裝在塑封塑料碗里賣?這樣味道不會不好吃嗎? 回到宿舍洗水果吃水果洗漱,躺在床上安逸極了。雖然有點累。但我這個人,在旅行中總是不怕累的,累是常態,平時雖然宅但一齣門旅行就會變屬性是我的一大定律。 英國 和 中國 時差七小時,我晚上十二點時,父母在早上七點醒來,微信群里早安與晚安一起出現,我看看暑校發的日程表,帶著對明天的期待進入睡眠。第一天下來,體驗了許多未曾體驗過的事物,我想這就是旅行吧,每一天都是新的,永遠好奇,永遠驚喜,永遠向著第一次前進。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行走在七月的 英國 (一)
添加不來超鏈接,抱歉啦 在英國的第一頓早餐在 牛津 的第一天,醒來是冷冽的清晨。
昨晚check in時,就已領略 牛津 夜晚的寒冷,早晨我拉開窗帘看是一個標準的 英國 陰天,便果斷套上了長袖長褲。我的同伴Z更怕冷,竟然穿上了毛衣。早上的課程從八點開始,因為是第一天,我們上同一節課的要在lodge集合,會有橙衣小姐姐帶我們去教室。
當然,在此之前,要享用一份英式早餐。 我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這張照片很糊很抖。學院的食堂提供了很多食物,第一天出於好奇和謹慎,我都要了一點點。至於後來呢?當然是有好多都沒出現在我的盤子里了。
要了很多,沒吃完,特慚愧。培根又硬又咸,我沒能用叉子叉起來,也沒能咬斷,在 牛津 的食堂里,我對它敬而遠之。豆子是因為之前看過的游記里英式早餐都有配這個,味道已經記不清了,不功不過,偏軟,汁水並沒有什麼味道。蘑菇也是標配,很好吃,用叉子一口一個,和 中國 的沒有什麼不同,但吃多了感覺有點膩。烤麵包很硬很乾,而我在當時就已經忘了拿它的理由。麵包下麵是一個水煎蛋,蛋白蛋黃都嫩嫩的。照片上被我舉著的是一根香腸,在我咬下它後才意識到還沒拍照,偏咸有點油,可是好吃啊。最後,重磅推薦, 英國 所有的起酥麵包。食堂這天提供的是圖上這款以及牛角包,對堅果的偏愛讓我選擇了它。上面是烤過後更香酥的碧根果,酥皮裡面是果醬餡,因此整體的酥掉渣感降低了,而是甜甜的軟軟的。美中不足,有點油。 在這之前,走出宿舍時我被樓下的風景美到了,在微風下一切 都安 靜又美好,能住在這樣的宿舍里,真是幸福啊,簡直就是度假村。 課程第一天:Rita為什麼die?事實上, 牛津 的各個學院處處美得像度假村。我在前往處在聖安妮學院的教室的路上感慨。學院里的建築往往是古典的挨著現代的,可又和諧的像本該如此,輔以青綠的草地和精心打理的園藝。我們的教室在一棟三層小樓的一樓,我進教室排在了後面,單人沙發座早已坐滿,我和另外四五個同學坐到了飄窗沙發平臺上,這裡看投影的角度雖斜,但我離老師是最近的,不敢馬虎,可我身後窗外風景又太好,真是不得兩全。當然,上起課來,也就拋之腦後了。記得上課途中,附近孩童玩鬧的興奮尖叫聲傳入教室,老師還和我們一起笑了起來。
我第一周的課程,名稱叫做international taxation。老師是個典型的 英國 中年人,我說的典型,多暗指髮際線這一老梗。後來上課時,他還告訴我們他的妻子有一半的 中國 血液,還幸福的向我們展示他的兩個可愛的小孩的照片,我們一堆學生便在下麵十分配合的發出羡慕的起哄聲。有天下課時,老師與我們作別,騎著自行車一蹬就溜遠了,他的后座上還加裝了一個兒童座椅,形象一下子從一位老師變身成一位父親。
一上課,我們便在老師的要求下統統來了一小段自我介紹。我是誰,來自哪兒,主修什麼。我們這個湊起來的班級,一半有關經濟,一半有關法律,比例十分平衡。全部介紹完了,老師說,OK,其實我一個都沒記清。當然,他最後一定是記住了我的名字,為什麼呢?不是我發揮多好,而是因為老師太愛舉例子。於是乎,有同學和他投資了工廠,有同學在國外開設了分支機構。而我?和他一同開了家自行車店,把 法國 還是 美國 的自行車賣到 英國 來,不勝榮幸,不勝榮幸。當時他需要舉個例子,需要一個人名,於是身子一轉,便面向了坐在窗邊的離他最近的我,從此“Rita and I”出沒江湖,大殺四方。他的連讀很快,我總是把這句話聽成“Rita die......”,很是驚恐與心累。
就課程難度來說,這天的內容前半段令人愉快的簡單,畢竟我也是商科的,也是學過高鴻業的,只要英語能聽懂,就不在怕的。可十五分鐘休息過後,內容加深,身心倦怠,英語聽力做到絕望。筆記上只歪歪扭扭記下提綱,slide劃一張照一張。一個上午下來,同學們的眼神都直了。
總體說來,異國他鄉第一堂課的感受就是,專業英語是道坎,但在語言以外,內容也是不容小覷的,要認真理解。我們在國內上課,不也是會中文什麼都聽得懂,可合在一起就不懂說的什麼了嗎? ↑教室窗外的風景 午餐、英音和Oriel學院一上午的課程完畢,吃了午餐參加了一個安全說明會性質的welcome&orientation後,就能開始對 牛津 的初探了。午餐是一大盤通心粉,我不是很喜歡那種麵粉粉糊糊的感覺。在 英國 的這一個月里我很少有機會吃到蔬菜,全靠 沙拉 區的西紅柿和黃瓜續命。而食堂的蛋糕呢?看見像是檸檬味的就絕對不要嘗試了,那味道像是將很多砂糖拌上檸檬糖漿的那種又酸又甜,可怕。
“安全說明會”是在oriel學院的dining hall。這個學院有著很美麗的第一庭院、第二庭院以及一個小庭院,在會後我們跟著橙衣小姐姐一一逛過。dining hall也就是學生們平常吃飯的大堂,這裡的比我所居住的somervelli學院的大堂看上去更古老,條桌高桌肖像畫這些,來到 牛津 後我漸漸理解為何 英國 會有《哈利波特》這樣的小說了,那些迷人的霍格沃茲細節並不是憑空想象,而是有實例可依。會上oriel學院的負責人向我們介紹了學院的歷史與現狀,這位先生其貌不揚,但英音真的非常舒服令人愉悅,我根本不必擔心因為口音問題聽不懂他的介紹。在介紹中,他有時還會講幾句笑話,不得不說 英國 人說的笑話是挺冷的。 ↑oriel學院的大堂 中間的那副油畫相比誰都認識 據說這是單幅面積最大的一幅女王肖像 但我覺得可能我記錯了學院負責人的介紹 ↑dining hall 外攀著的玫瑰花,在陽光下美的嬌艷華麗,算得上是拍照聖地了,在晚上的歡迎宴上與一波又一波姑娘們合影 ↑第二庭院依牆生長的紫藤花,這裡也是我們晚上歡迎宴舉辦的地方 ↑第二庭院一面藏匿在樹蔭下的牆,上面的雕飾讓我想起《哈利波特》,總感覺夜晚他們會活過來,帶著一身的青苔巡邏在學院里 ↑小庭院,有學生在圍坐著討論問題,我當時覺得這幅畫面十分美好,於是拍了下來 HANG IN OXFORD 初次閑逛從學院出來,同學們就四散開去,我和同伴Z也就開始了對 牛津 這個小鎮的初次探索。雖然小鎮這個說法是有些怪異,但在這裡待得越久我越覺得就是如此。後來我可以不憑藉地圖就走到幾個主要的游覽點和少數不怎麼出名但風景不錯的地方,就算是我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從熟悉的道路拐進不熟悉的,我忠誠的谷歌地圖也會帶領我穿街走巷去往我要去的地方。(谷歌地圖真是出國第一神器,很多小路它都能標註出來,帶我節省了很多路程與時間。它的標識特別清晰,平舉手機我很容易能辨別是否是正確的方向而不是剛好相反,在這個問題上我必須嚴厲批評高德地圖。在地圖上點擊商店景點這些地方,還能知道開閉時間和官網鏈接。回國後谷歌地圖用不了了,我很是想念它。) oriel學院的正門就在寬街上(似乎),不用走幾步就是整個 牛津 最繁華最有游客感的地方。高街、寬街和女王街(queen street翻譯成這樣對嗎?),這幾條主要的商業街兩側都是商店。我來之前很想逛逛的幾家都有,當然,才來這裡第一天,並不忙著購物。因為晚飯從六點開餐,這時才三點過,於是我們逛著逛著,就遠離了商業區。在商業區周邊的這些小街,商店比那三條街要少些,但我們走一陣子就能看到教堂,後來在 劍橋 也是,幾條街便建一個,風格也不雷同。我在這種時候就會想起高二美術老師在講教堂專題的時候的一些片段,當時也沒想著能有機會見到這麼多教堂,於是很多知識便散佚了。只不過我還記得的那些隻言片語,就已足夠帶領我將建築之美領略一二了。 ↑大街上的oriel學院正門,一輛正好開過的城市公交 ↑最繁華人最多的高街,街上會有彈唱的賣藝人,也會有看著明明能工作卻靠坐在牆根揚聲問行人要硬幣的乞討者。這張照片糊了,但我很喜歡,所以還是貼出來。 ↑一個教堂,離商業區不遠,但這裡很寧靜。於是和同伴Z在這裡進行了整段旅途上的第一次行走擺拍。 ↑女王街一頭的一個小廣場上的鴿子,還算是怕人,同伴Z並沒有在這裡達成與鴿子合照的心愿。後來在去往牛津城堡參觀回來的路上竟然路過了這裡,我覺得很是神奇。因為在我的認知里這兩個地方根本不在同一片,於是再次感 ↑一個景點,Carfax Tower,可以上去,但要收費。在這裡我正好打開了暑校貼心贈送的小冊子,裡面有一頁寫了在牛津必須完成的50件事。其中一件就是在這個塔樓上看日出。當然,最後我也沒有做。我覺得這個地方的風景並不 ↑沿著高街一直走,在這段下坡路的邊上,就是大名鼎鼎的基督教堂學院啦,從外面看都能感覺到比其他學院大氣壕氣不少。這天沒進去,因為只是來閑逛。 ↑很精緻很文藝的一個街角。在基督教堂學院對面,走近一看牌子原來是基督教堂學院幼兒園,十分羡慕了。 ↑基督教堂學院的正門,非常霸氣輝煌 ↑我很喜歡這種窄窄的小巷子,雖然並不合適,還是想要在這裡背誦《雨巷》 ↑回學院路上的一個建築物,不太知道是什麼,上面有很多學院的徽章。一次路過時,階梯上除了一個裹著黑色兜帽長袍的人低頭靠立外沒有別人,大概是行為藝術?可像我這種《哈利波特》中毒的人就會想起食死徒,哇,好可怕 WELCOME RECEPTION 新手村裡聚集著菜鳥晚餐從六點開始供應。這一餐是我最喜歡噠!以至於後來總念叨它,可是食堂再也沒做過。。。。。。其實也就是肉醬面,但面很好,肉醬更是驚艷。打飯的小姐姐總是很慷慨,為了不辜負她的好意,我差不多吃光了所有肉醬,明知熱量很高。肉醬面不膩,但有點油,為了中和一下,我又夾了很多西紅柿和黃瓜,餐餐必備。照片右下角的酸奶很棒,這個巧克力珠珠的好吃,黃桃果醬和草莓果醬也很棒。三角形的酸奶盒,加的料在那個小的三角盒子里。食堂提供的橙汁也很好喝,照片上的這種比較澄澈,還有一種渾一點的似乎早餐才有,那個要苦一點點,那種工作人員會裝在玻璃瓶里供應,這種是按按鈕接的,兩種我都很喜歡。同伴Z也很喜歡,我們總開玩笑說橙汁成癮,一餐不喝心裡不舒服。後來到了 劍橋 ,那邊的學院不是很經常提供橙汁,我簡直是有戒斷反應啊。 歡迎宴八點在oriel學院舉行。我和同伴Z吃完晚餐回宿舍換衣服,她還幫我這個渣渣化了妝,啰啰嗦嗦出門遇見校友,便一群人穿著一點也不休閑的小禮服往oriel走。去學院還是有一定路程,我十分慶幸沒有穿帶來的高跟鞋,不然我可能要死在高街上。
一行人走到學院已是八點過十分,我們來到第二庭院,已經有不少人了。你很容易分辨 中國 人與外國人,從服裝舉止都能分辨,當然啦,最主要還是看外貌。歡迎宴這個東西,就是人們拿著香檳或是橙汁站在據說平時不讓踩的草地上閑聊。我和同伴Z對此並不感興趣,我也不擅長於這種場合,於是兩隻菜鳥抱著好不容易打扮成這樣的念頭在庭院里四處取景拍照。還好 牛津 的天黑的晚,我們便從天亮拍到了天黑。 ↑我裝模作樣的“為我們的友誼乾杯”。不會喝酒的我抿了一口,噫 ↑離開時已是月夜的第一庭院 回學院的路上,我和同伴Z拐進Tesco買水果。我一下子被草莓吸引了,這段時間應該是草莓最好的時節,溫網要開賽了,傳統美食不就是草莓加奶油嗎?結賬時體驗了一下自助結賬,不是搞得很明白。後來就有一次給超市添了麻煩(我們在三台機器上刷了條形碼。。。),再之後就乖乖去人工櫃臺結賬了。
在 牛津 的這兩周,我們常去Tesco買水果、薯片、餅干。餅干是同伴Z在吃,她總是會問超市的工作人員哪個是最不甜的,而他們總是表情糾結,給出的推薦仍被同伴Z說是太甜了。有一次一個路人老奶奶直接答,它們都很甜。絕倒。水果的話,我總買草莓,有時買葡萄,食堂里也有蘋果橘子香蕉供應,可我無法理解他們把西瓜 哈密 瓜這些水果切成條泡 水裡 裝在塑封塑料碗里賣?這樣味道不會不好吃嗎? 回到宿舍洗水果吃水果洗漱,躺在床上安逸極了。雖然有點累。但我這個人,在旅行中總是不怕累的,累是常態,平時雖然宅但一齣門旅行就會變屬性是我的一大定律。 英國 和 中國 時差七小時,我晚上十二點時,父母在早上七點醒來,微信群里早安與晚安一起出現,我看看暑校發的日程表,帶著對明天的期待進入睡眠。第一天下來,體驗了許多未曾體驗過的事物,我想這就是旅行吧,每一天都是新的,永遠好奇,永遠驚喜,永遠向著第一次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