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若初見 —— 遇見最美公路上的最美瞬間

其實, 宏村 從古至今都對教育非常的重視,
重視到村裡人會集資建設學校,
而且學校建得像祠堂一樣精緻。
這與徽商的觀念是離不開的。
徽商往往把讀書、經商融為一體,
“十戶之村,不能廢讀”,是徽商的一大特色。
明代末年, 宏村 人在南 湖北 畔建起了六所私塾
,供子孫後代讀書求學,培育人才。


宏村 人汪以文聽從摯友指點,
帶頭出資,將原有的私塾合併重建,
擴大規模。
村裡人紛紛響應,集資出力,
在風景最優美的南湖湖畔建起了學校,稱為“南湖書院”。




因此可以讓人看到徽派建築連綿整片的壯觀畫面。
遠觀黛瓦白牆,徽派建築呈現一幅簡潔質朴的畫面,
走近一看,木雕、磚雕和石雕等精美雕飾不失細膩,沒有一絲絲敷衍。
在 宏村 比較經典的徽派建築有南湖書院、樂敘堂、承志堂、德義堂、松鶴堂、碧園等,
其中樂敘堂便是汪氏宗祠,坐落在月沼北側正中,
與其形成的“月沼風荷”的格局是 宏村 八景之一。
此外,樂敘堂還是 宏村 唯一現存的明代建築。



無論是廳堂擺設、懸掛的楹聯、字畫都非常講究,
整個廳堂雕梁畫棟、金碧輝煌,
顯示出當時房主的豪華和氣魄。
承志堂木雕精美絕倫,
以密集型勞動為代價的 徽州 木雕藝術精湛,
展現了 新安 畫派和 徽州 版畫深厚的藝術根基,
也展示了徽商在當時 中國 無與倫比的財力和物力。




汪氏91世祖汪星聚建造。
汪星聚身為京官,整幢建築式樣,
中規中矩,高朗明快,盡顯 徽州 宦官人家的氣派。
大門八字門樓朝東南,懸房結構的內門樓。
裡外呼應,廳堂高大,天花粉繪,蘭花彩蝶,
是古 徽州 傳統民居中隱隱透出的時代新意。
腰板雕刻木雕精細繁多,有八仙手執之法器,
如:鐵拐李的拐杖、呂洞賓的寶劍、漢鐘離的扇、
張果老的魚壺、韓湘子的蕭、曹國舅的黃金笏
、藍採和的花籃、何仙姑的荷花。
暗指: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除此之外房主還在腰板上方刻有兩枚象棋子“卒”、“仕”。
此意暗指:房主心念百姓,事事要以百姓為重。


歷經歲月的洗禮而至今仍是平靜的屋瓦生活,
宏村 被稱為“畫里鄉村”。
2000年, 宏村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2001年, 宏村 古建築群成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2003年, 宏村 被授予 中國 歷史文化名村稱號,成為國家首批十二個歷史文化名村之一。


具有美食誘惑的腊肉也極具儀式感。
你一定吃過腊肉,
但你一定沒有見過一棟房子都掛滿腊肉的情景。
這裡的腊肉和 四川 腊肉味道不同,
個人覺得有點像 西班牙 火腿,味道肥而不膩,
吃過之後唇齒留香。
不說啦,美食還是需要你現場來品嘗的~



在蔚藍的湖邊吹吹風,看著遠山,
會有作詩的衝動。




幾顆水杉屹立在湖中,
湖水沒過了它們的“膝蓋”,反而讓人覺得很浪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