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東歐巴爾幹(八)底蘊深厚的奧地利(2)世界最美小鎮哈爾施塔特
穿過一段像 中國 河南 郭亮 村絕壁長廊模樣的山洞,就來到了 哈爾施塔特 小鎮。
小鎮實際上是 奧地利 州薩爾茨卡默古特地區的一個村莊,依山面湖,居民過千,歷史上因鹽礦致富興建, 哈爾施塔特 在古克爾特語中就是“鹽”的意思,因而被稱作“世界上最古老的鹽都”。這裡氣候溫暖,一年四季都適宜旅游。這座在險峻的斜坡和寶石般翡翠的湖泊間佇立的湖畔小鎮,到處可見童話般清幽美好的住宅,因而又有著“世界上最美小鎮”的雅譽。
下車進村前,有一處排著長長的隊伍,近瞧,才知道是公共洗手間,而且可能是全鎮唯一的公共的,所以大部分游客都是必須光顧一下的。收費半歐元,不算高,還設置有兌換零幣的自助機器,很人性化,內部也很整潔乾凈,只是太小,出入是同一不鏽鋼旋轉柵欄門。
小鎮不大,順地勢沿湖而建,蜿蜒曲折。天空矇矇細雨,花花綠綠的傘撐得滿街都是,給古鎮增添了些許現代元素。想 凱爾 特的先人們,是如何在如此艱難狹小的地盤上打造出這樣的人間天堂?
這得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末期,鹽礦的發現和開掘使 哈爾施塔特 開始有人居住。古老的 凱爾 特人在此開采號稱“白金”的山鹽,並給皇室帶來巨大財富。目前,這裡仍保留世界上最古老的鹽坑,而且是2010年才停止開采,闢為觀光區,游人可以下深井體驗鹽礦工人的生活。在鹽礦中曾發掘出一具保持完整的古屍被叫作“鹽中人”,又一次證明瞭 歐洲 的古老文明。 哈爾施塔特 的先人們,就是靠開采鹽礦積累的血汗錢,愚公移山式地築巢壘窩,一點一滴,經年累月,子子孫孫,生生在懸崖峭壁和湖水連接處,開鑿拓展出一塊彈丸之地,創造了人間奇跡。我們大多人只會重視奇跡迸發的五彩光環,卻常常忽視發生奇跡之背後的故事。
瞭解了小鎮的歷史,看到了小鎮的地理環境,就明白了他們惜土如金的原因了。這裡的建築,可用精巧別緻來形容。街道狹窄自不必說。其中心廣場就像大戶人家別墅的院子。小鎮的喪葬風格也很有特點,所有逝去的人埋葬10年後骸骨都將被移出墳墓,放到山上洞穴中的骸骨館或人骨教堂。為了區別,有的頭骨上貼上標簽,有的繪上裝飾紋樣。據介紹,這樣的做法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我們在半山腰上的人骨教堂前,看到一塊小巧的墓地,木牌林立,十字傘帽,藝術造型,植物掩映,“臨里”守望,更像是高級園藝師手下的庭院作品。
沿湖慢步,一排排臨湖而建的木屋,整體諧調,又通過屋形、色彩上的差異而表現自家的風格。每戶人家還在臨岸的水中建有木船屋,專門停靠自家小木船或游艇,作為交通工具。如果有機會住在臨湖的庭院旅館,推窗見湖,波瀾不驚,魚翔淺底,天鵝嬉戲,遙望湖中泛起的漣漪和縷縷雲煙,自是人間仙境的感覺。湖岸往上或半山腰的建築,多以石木結合,造型別緻,花草裝點,色彩斑斕,地地道道藝術小鎮的範兒。
看到這樣的木頭指示牌,你會突然感覺古樸可親。 比如 ,旅館的標誌,可能就是木牌上畫著一個男人呼呼大睡;飯店的標誌,可能就是一個木頭做的魚頭......其它花樣百出,如同 中國 象形文字的起源。這裡的居民似乎個個都是藝術家,每戶人家的木門全打開著,裡面展示並出售他們自製的各種手工藝品:麻線編的裝飾品、民族娃娃、各種陶製品。當然,其中吸引人的要數琳琅滿目的木雕藝術品了,有可愛的動物卡通造型,也有現代感十足的生活物品,還有名人的雕像等。我一直在尋找心目中的“鹽雕”作品,終空手而歸。可能是自己理解錯了,領隊說 哈爾施塔特 的“鹽雕”很著名,我想當然的認為這裡既然是鹽都,一定是用玉化的晶體鹽雕刻的作品,就像煤精雕刻一樣。看到了不少岩石雕刻,才恍然 大悟 ,可能是“岩雕”。只是岩雕過於粗糙,沒有看得上的物件。原來,朋友送過一個 印度 岩雕工藝品,當時介紹說是千米溶洞的岩石,可是後來在正常溫度下逐漸溶化,還腐蝕了家中的一塊 大理 石,很是不爽。所以,見到岩雕工藝品,沒什麼好感。
順著小鎮唯一一條出入馬路,來到中心廣場附近。廣場上有一個背著大木鹽桶的工人雕像,似乎在講述著小鎮的歷史風雲。周邊不少餐廳和咖啡吧,都人滿為患,有家簡易的西式快餐前,更是排了長長的隊。已過中午,飢腸轆轆,順原路折返回下車的附近,看到個 漢堡 包攤位前人不多,就湊上去,簡單看過介紹,就點了兩個加厚 漢堡 ,7歐元一個。不一會兒功夫,攤主隔窗一喊,也沒聽清說什麼,我就接過了兩個 漢堡 。稍微感覺有些不對味,一看是薄薄的單層,實在是餓了,顧不了那許多了,風捲殘雲,大快朵頤。這時,攤主又喊顧客,兩位 中國 姑娘領了雙份大 漢堡 在旁邊興高采烈地吃起來,邊吃邊議論說“占便宜了”。我這時才明白,是自己著急,錯把人家5歐元的普通 漢堡 提前拿走了。哈哈,在 中國 買個煎餅果子,兩歐元是個錢,在這裡,只夠四個人去趟廁所。
本來想在小鎮公交車站對過的唯一綜合便利店,購置些急需的日用品。中午店員休息,說是一點半才營業。到點了,還不見開門,旁邊又有人說是兩點才開門。時針指向下午兩點,店門口已集聚了不少 中國 游客,仍沒有動靜。等到我們兩點半離開 哈爾施塔特 ,那家便利店還是關門閉戶掩柴扉。 中國 精明的商人們,怎麼也不 會理 解他們這樣做的緣由。
小鎮實際上是 奧地利 州薩爾茨卡默古特地區的一個村莊,依山面湖,居民過千,歷史上因鹽礦致富興建, 哈爾施塔特 在古克爾特語中就是“鹽”的意思,因而被稱作“世界上最古老的鹽都”。這裡氣候溫暖,一年四季都適宜旅游。這座在險峻的斜坡和寶石般翡翠的湖泊間佇立的湖畔小鎮,到處可見童話般清幽美好的住宅,因而又有著“世界上最美小鎮”的雅譽。
下車進村前,有一處排著長長的隊伍,近瞧,才知道是公共洗手間,而且可能是全鎮唯一的公共的,所以大部分游客都是必須光顧一下的。收費半歐元,不算高,還設置有兌換零幣的自助機器,很人性化,內部也很整潔乾凈,只是太小,出入是同一不鏽鋼旋轉柵欄門。
小鎮不大,順地勢沿湖而建,蜿蜒曲折。天空矇矇細雨,花花綠綠的傘撐得滿街都是,給古鎮增添了些許現代元素。想 凱爾 特的先人們,是如何在如此艱難狹小的地盤上打造出這樣的人間天堂?
這得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末期,鹽礦的發現和開掘使 哈爾施塔特 開始有人居住。古老的 凱爾 特人在此開采號稱“白金”的山鹽,並給皇室帶來巨大財富。目前,這裡仍保留世界上最古老的鹽坑,而且是2010年才停止開采,闢為觀光區,游人可以下深井體驗鹽礦工人的生活。在鹽礦中曾發掘出一具保持完整的古屍被叫作“鹽中人”,又一次證明瞭 歐洲 的古老文明。 哈爾施塔特 的先人們,就是靠開采鹽礦積累的血汗錢,愚公移山式地築巢壘窩,一點一滴,經年累月,子子孫孫,生生在懸崖峭壁和湖水連接處,開鑿拓展出一塊彈丸之地,創造了人間奇跡。我們大多人只會重視奇跡迸發的五彩光環,卻常常忽視發生奇跡之背後的故事。
瞭解了小鎮的歷史,看到了小鎮的地理環境,就明白了他們惜土如金的原因了。這裡的建築,可用精巧別緻來形容。街道狹窄自不必說。其中心廣場就像大戶人家別墅的院子。小鎮的喪葬風格也很有特點,所有逝去的人埋葬10年後骸骨都將被移出墳墓,放到山上洞穴中的骸骨館或人骨教堂。為了區別,有的頭骨上貼上標簽,有的繪上裝飾紋樣。據介紹,這樣的做法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我們在半山腰上的人骨教堂前,看到一塊小巧的墓地,木牌林立,十字傘帽,藝術造型,植物掩映,“臨里”守望,更像是高級園藝師手下的庭院作品。
沿湖慢步,一排排臨湖而建的木屋,整體諧調,又通過屋形、色彩上的差異而表現自家的風格。每戶人家還在臨岸的水中建有木船屋,專門停靠自家小木船或游艇,作為交通工具。如果有機會住在臨湖的庭院旅館,推窗見湖,波瀾不驚,魚翔淺底,天鵝嬉戲,遙望湖中泛起的漣漪和縷縷雲煙,自是人間仙境的感覺。湖岸往上或半山腰的建築,多以石木結合,造型別緻,花草裝點,色彩斑斕,地地道道藝術小鎮的範兒。
看到這樣的木頭指示牌,你會突然感覺古樸可親。 比如 ,旅館的標誌,可能就是木牌上畫著一個男人呼呼大睡;飯店的標誌,可能就是一個木頭做的魚頭......其它花樣百出,如同 中國 象形文字的起源。這裡的居民似乎個個都是藝術家,每戶人家的木門全打開著,裡面展示並出售他們自製的各種手工藝品:麻線編的裝飾品、民族娃娃、各種陶製品。當然,其中吸引人的要數琳琅滿目的木雕藝術品了,有可愛的動物卡通造型,也有現代感十足的生活物品,還有名人的雕像等。我一直在尋找心目中的“鹽雕”作品,終空手而歸。可能是自己理解錯了,領隊說 哈爾施塔特 的“鹽雕”很著名,我想當然的認為這裡既然是鹽都,一定是用玉化的晶體鹽雕刻的作品,就像煤精雕刻一樣。看到了不少岩石雕刻,才恍然 大悟 ,可能是“岩雕”。只是岩雕過於粗糙,沒有看得上的物件。原來,朋友送過一個 印度 岩雕工藝品,當時介紹說是千米溶洞的岩石,可是後來在正常溫度下逐漸溶化,還腐蝕了家中的一塊 大理 石,很是不爽。所以,見到岩雕工藝品,沒什麼好感。
順著小鎮唯一一條出入馬路,來到中心廣場附近。廣場上有一個背著大木鹽桶的工人雕像,似乎在講述著小鎮的歷史風雲。周邊不少餐廳和咖啡吧,都人滿為患,有家簡易的西式快餐前,更是排了長長的隊。已過中午,飢腸轆轆,順原路折返回下車的附近,看到個 漢堡 包攤位前人不多,就湊上去,簡單看過介紹,就點了兩個加厚 漢堡 ,7歐元一個。不一會兒功夫,攤主隔窗一喊,也沒聽清說什麼,我就接過了兩個 漢堡 。稍微感覺有些不對味,一看是薄薄的單層,實在是餓了,顧不了那許多了,風捲殘雲,大快朵頤。這時,攤主又喊顧客,兩位 中國 姑娘領了雙份大 漢堡 在旁邊興高采烈地吃起來,邊吃邊議論說“占便宜了”。我這時才明白,是自己著急,錯把人家5歐元的普通 漢堡 提前拿走了。哈哈,在 中國 買個煎餅果子,兩歐元是個錢,在這裡,只夠四個人去趟廁所。
本來想在小鎮公交車站對過的唯一綜合便利店,購置些急需的日用品。中午店員休息,說是一點半才營業。到點了,還不見開門,旁邊又有人說是兩點才開門。時針指向下午兩點,店門口已集聚了不少 中國 游客,仍沒有動靜。等到我們兩點半離開 哈爾施塔特 ,那家便利店還是關門閉戶掩柴扉。 中國 精明的商人們,怎麼也不 會理 解他們這樣做的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