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爾文斯頓 | 被風吹散的過去與未來
似乎每一座不真正沿海的沿 海城 市都會特別看重那一座屬於自己的島,代表了它們與海洋之間的緊密聯繫。 加爾 文斯頓總被人說“其實也沒有什麼意思”,不過一片海灘幾棟樓,還有一些游樂設施罷了。就像 德州 的其它地方, 休斯頓 的NASA沒有什麼意思, 聖安東尼奧 的古跡和河道沒有什麼意思, 奧斯汀 是平淡無奇的州府而 達拉斯 則是平淡無奇的 大城 市。
但是一百二十年的 加爾 文斯頓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被稱作南方的 紐約 ,不僅商業發達,船隻往來頻繁,是 德州 第一個通電通氣的地方,更像 紐約 的Ellis島一樣是移民們在茫茫大海中的 燈塔 。不過由於1900年 美國 歷史上最強的颶風幾乎蕩平了這裡,一切榮光與夢想也被席卷而去。現在的人們只能把“南方 紐約 ”這幾個字寫在博物館的牆上,然後邀請每一個來到這個島上的陌生人觀看1900年颶風的紀錄片。 海的盡頭是一道牆來 休斯頓 兩個月的我打算在十月中下旬的一個周六拜訪一下這個小島。本以為熬到秋風起時就可以躲過南 德州 灼灼的 日光 ,但最後還是不爭氣地在海邊的撐起了新買的陽傘。選擇周六抱著某種湊熱鬧的心理,不再像國內那樣見到人群就避之不及,反而希望看到海邊多點樂享周末的 休斯頓 人,而不是選擇在工作日出行,寂寥地看著海鳥飛過頭頂。
↑休斯頓 但到了海邊,不游泳,不玩沙,不釣魚,就只能坐在被太陽烤得灼熱的石頭海堤上看灰白的水鳥小心翼翼地行過石頭的縫隙,時不時抖動翅膀。我對 德州 的水色早已有了心理準備,對著一片As Black as Texas Oil的海域不會滿腦子想的都是六年前的 墨西哥 灣漏油事件,也不會驚訝竟然有人在這一片棕灰中安然戲水。只是看到年幼的孩子興奮地隨著海浪起伏,心疼“大海”這個詞在他們心目中就代表著這樣一片混沌。遠處的海水似乎可以分辨出一些藍色,但盡頭卻又是一片死硬的鋼鐵灰色——連綿的油輪。灰色堅毅得如同一堵牆,好像永遠都不會開走。想到了初中的時候去 漳州 古雷半島海邊戲水,水清沙軟,住在一個 馬來西亞 人投資的石化公司的招待所里,泡在海 水裡 看著輸油船來來往往,px項目熱火朝天。
↑休斯頓 照片里很美似乎有藍天和艷陽的地方,總是沒有照片上好看。照片上的燦爛的鮮花和精美的房舍如長河中淘出來的金砂。熬得過1900颶風的房子都是大亨巨賈的豪宅, 比如 始建於1860的Bishop Pal ace ,現在開闢為入場費十塊錢的歷史展覽館,儘量還原屬於 加爾 文斯頓的黃金時代。房屋的裝飾非常細膩而且活潑,馬蹄蓮、嬰兒還有 獅子 的可愛形象都出現在柱頭上,彩花玻璃也不遜色於任何教堂,雪白的溫室花房一派洛可可式的細膩精緻。正午的烈日粗暴地探進屋來,在深棕色的木地板上划下一道道日影。歷任主人都是南來的北方名流,也不知當他們發現自己的腳步完全被陽光和大海困住是什麼感受。 ↑休斯頓 在我看來島上最漂亮的建築是Bishop Pal ace 對面的聖心教堂,最佳的觀賞位置則是Bishop Pal ace 的主卧,可以完整地欣賞到雪白渾圓的穹頂。很驚訝這樣的建築是如何熬過風吹日曬雨淋,保持自己無暇的純潔。大門緊閉,也不忍心打擾,就只繞著建築走了一圈,看到成片的黃金鐘在白牆下怒放。 加爾 文斯頓似乎是一個極其適合鮮花生長的地方,不見人影的街道上唯一的生氣就來自肆無忌憚擠出柵欄的粉色夾竹桃。
↑休斯頓 不宜行走離開海邊之後我本盤算著回頭一路往北,漫無目的地探索一下小島直到回到碼頭。但頂著烈日走了十分鐘之後我就只想著到碼頭對面那家星巴克坐下歇著了。雖然這裡的街道比起 休斯頓 來說已算是有趣,古物店,咖啡館,小餐館, 西班牙 式的歷史建築,就連普通的住家也會漆上鮮艷的顏色,在廊上掛上風鈴提醒自己是住在海島上。但路過擺滿衣服、飾品、擺設的櫥窗的我卻提不起興緻逛一逛。一方面是因為櫥窗的佈置太過隨意,美感全無,另一方面則是擔心不管看上什麼東西都會發現一個小小的標簽上寫著“made in China”。至於咖啡店則用濃郁的肉桂味,還有充斥著 沙拉 三明 治這樣不走心的食物的菜單擊碎了我對於街角小店的幻想。大概斷斷續續行了半個多小時才看到了星巴克熟悉的綠色招牌,沉浸在熟悉愜意的咖啡香中要了以往在 香港 就常吃的 希腊 酸奶填填肚子,順便一解暑熱。 ↑休斯頓 精疲力竭的我意識到小鎮並不是一個適合步行探索的地方,與我暴走於 香港 的長洲島、 廈門 的 鼓浪嶼 還有 珠海 的淇澳島的經驗並不能套用到地球另一邊的這個 德州 小島上來。小島像是一個粗劣的替代品,為無暇或是無錢出遠門的乏味生活增添樂趣。人們渴望嬉戲海邊,不一定非要坐擁豪華度假村,眼前一片水清沙白。人們渴望重溫舊夢,不一定非要有恢弘的建築,精美的器物。不安於眼前的人自有他們的去處, 邁阿密 ,南加州, 墨西哥 , 加勒 比,有的是雪白的沙灘,清澈的海水,名字里有Paradise或者是Grand的度假村,而這裡顏色混雜曖昧的沙灘邊就只有名字十分家常的汽車旅館,讓人們輕易就可以在波濤聲與咸腥味中享受周末。淘選粗拙的古物和品嘗不走心的食物也不算是辜負周末下午的懶散時光。並不是因為 德州 人品位低劣、眼界狹窄、不思進取才會把這樣的小島當做是後花園,只不過是 香港 長洲島上的海鮮、魚蛋還有芒果冰更符合我的胃口, 廈門 鼓浪嶼 上小店的文藝腔調我更能夠欣賞罷了。
↑休斯頓 日落是最後的狂歡因為無法探明的原因,原本應該在四點接我回城的司機連人帶車消失在了這個島上,好不容易聯繫到運營公司把我安排到了六點開出的下一班車。好心的接線員還勸我去碼頭對面的星巴克坐下喝一杯,司機可以直接開著車到店鋪前接我。我已沒有心力再在島上晃蕩,回到星巴克要了一杯芒果檸檬紅茶抱著手機窩在沙發上修圖。不經意間聽到對面的老頭在和游人講古,提到自己的親人是在1900颶風中被奪走生命的。 ↑休斯頓 傍晚六點,陽光平鋪在碼頭前東西向的大道上,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我留意到街角的路燈里升起了搖曳的火苗,之前在網上看到說那是小島保留百年的煤油燈,但我卻沒有感受到絲毫暖意。司機拖拖拉拉終於在快要六點半的時候出現,我毫不客氣地坐了副駕駛,因為我在看到了大片金黃與粉紅在天邊奔流。 ↑休斯頓 如果不是有一場酣暢淋漓的日落收尾,那我對這個小島的印象就永遠停留在不負責任的客運公司上了。車子上了高架一路朝著西邊的洋面狂奔,仿佛要落入一口翻滾著紅油的火鍋。小島上的水塘、鐵路、電塔也完美地接住了從天邊拋下的流光溢彩。其實在一馬平川的 德州 欣賞日落是再容易不過的事情了,上次我和綸從海邊回城也是一路看著天邊的一片 紫金 用了半個小時才從歡騰雀躍歸於沉寂。大概二十分鐘之後,天邊只剩下絲絲粉紫色作為之前絢爛的見證,和高架橋上連綿的車燈的奪目白光比起來黯淡得可以算是微不足道。
但是一百二十年的 加爾 文斯頓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被稱作南方的 紐約 ,不僅商業發達,船隻往來頻繁,是 德州 第一個通電通氣的地方,更像 紐約 的Ellis島一樣是移民們在茫茫大海中的 燈塔 。不過由於1900年 美國 歷史上最強的颶風幾乎蕩平了這裡,一切榮光與夢想也被席卷而去。現在的人們只能把“南方 紐約 ”這幾個字寫在博物館的牆上,然後邀請每一個來到這個島上的陌生人觀看1900年颶風的紀錄片。 海的盡頭是一道牆來 休斯頓 兩個月的我打算在十月中下旬的一個周六拜訪一下這個小島。本以為熬到秋風起時就可以躲過南 德州 灼灼的 日光 ,但最後還是不爭氣地在海邊的撐起了新買的陽傘。選擇周六抱著某種湊熱鬧的心理,不再像國內那樣見到人群就避之不及,反而希望看到海邊多點樂享周末的 休斯頓 人,而不是選擇在工作日出行,寂寥地看著海鳥飛過頭頂。
↑休斯頓 但到了海邊,不游泳,不玩沙,不釣魚,就只能坐在被太陽烤得灼熱的石頭海堤上看灰白的水鳥小心翼翼地行過石頭的縫隙,時不時抖動翅膀。我對 德州 的水色早已有了心理準備,對著一片As Black as Texas Oil的海域不會滿腦子想的都是六年前的 墨西哥 灣漏油事件,也不會驚訝竟然有人在這一片棕灰中安然戲水。只是看到年幼的孩子興奮地隨著海浪起伏,心疼“大海”這個詞在他們心目中就代表著這樣一片混沌。遠處的海水似乎可以分辨出一些藍色,但盡頭卻又是一片死硬的鋼鐵灰色——連綿的油輪。灰色堅毅得如同一堵牆,好像永遠都不會開走。想到了初中的時候去 漳州 古雷半島海邊戲水,水清沙軟,住在一個 馬來西亞 人投資的石化公司的招待所里,泡在海 水裡 看著輸油船來來往往,px項目熱火朝天。
↑休斯頓 照片里很美似乎有藍天和艷陽的地方,總是沒有照片上好看。照片上的燦爛的鮮花和精美的房舍如長河中淘出來的金砂。熬得過1900颶風的房子都是大亨巨賈的豪宅, 比如 始建於1860的Bishop Pal ace ,現在開闢為入場費十塊錢的歷史展覽館,儘量還原屬於 加爾 文斯頓的黃金時代。房屋的裝飾非常細膩而且活潑,馬蹄蓮、嬰兒還有 獅子 的可愛形象都出現在柱頭上,彩花玻璃也不遜色於任何教堂,雪白的溫室花房一派洛可可式的細膩精緻。正午的烈日粗暴地探進屋來,在深棕色的木地板上划下一道道日影。歷任主人都是南來的北方名流,也不知當他們發現自己的腳步完全被陽光和大海困住是什麼感受。 ↑休斯頓 在我看來島上最漂亮的建築是Bishop Pal ace 對面的聖心教堂,最佳的觀賞位置則是Bishop Pal ace 的主卧,可以完整地欣賞到雪白渾圓的穹頂。很驚訝這樣的建築是如何熬過風吹日曬雨淋,保持自己無暇的純潔。大門緊閉,也不忍心打擾,就只繞著建築走了一圈,看到成片的黃金鐘在白牆下怒放。 加爾 文斯頓似乎是一個極其適合鮮花生長的地方,不見人影的街道上唯一的生氣就來自肆無忌憚擠出柵欄的粉色夾竹桃。
↑休斯頓 不宜行走離開海邊之後我本盤算著回頭一路往北,漫無目的地探索一下小島直到回到碼頭。但頂著烈日走了十分鐘之後我就只想著到碼頭對面那家星巴克坐下歇著了。雖然這裡的街道比起 休斯頓 來說已算是有趣,古物店,咖啡館,小餐館, 西班牙 式的歷史建築,就連普通的住家也會漆上鮮艷的顏色,在廊上掛上風鈴提醒自己是住在海島上。但路過擺滿衣服、飾品、擺設的櫥窗的我卻提不起興緻逛一逛。一方面是因為櫥窗的佈置太過隨意,美感全無,另一方面則是擔心不管看上什麼東西都會發現一個小小的標簽上寫著“made in China”。至於咖啡店則用濃郁的肉桂味,還有充斥著 沙拉 三明 治這樣不走心的食物的菜單擊碎了我對於街角小店的幻想。大概斷斷續續行了半個多小時才看到了星巴克熟悉的綠色招牌,沉浸在熟悉愜意的咖啡香中要了以往在 香港 就常吃的 希腊 酸奶填填肚子,順便一解暑熱。 ↑休斯頓 精疲力竭的我意識到小鎮並不是一個適合步行探索的地方,與我暴走於 香港 的長洲島、 廈門 的 鼓浪嶼 還有 珠海 的淇澳島的經驗並不能套用到地球另一邊的這個 德州 小島上來。小島像是一個粗劣的替代品,為無暇或是無錢出遠門的乏味生活增添樂趣。人們渴望嬉戲海邊,不一定非要坐擁豪華度假村,眼前一片水清沙白。人們渴望重溫舊夢,不一定非要有恢弘的建築,精美的器物。不安於眼前的人自有他們的去處, 邁阿密 ,南加州, 墨西哥 , 加勒 比,有的是雪白的沙灘,清澈的海水,名字里有Paradise或者是Grand的度假村,而這裡顏色混雜曖昧的沙灘邊就只有名字十分家常的汽車旅館,讓人們輕易就可以在波濤聲與咸腥味中享受周末。淘選粗拙的古物和品嘗不走心的食物也不算是辜負周末下午的懶散時光。並不是因為 德州 人品位低劣、眼界狹窄、不思進取才會把這樣的小島當做是後花園,只不過是 香港 長洲島上的海鮮、魚蛋還有芒果冰更符合我的胃口, 廈門 鼓浪嶼 上小店的文藝腔調我更能夠欣賞罷了。
↑休斯頓 日落是最後的狂歡因為無法探明的原因,原本應該在四點接我回城的司機連人帶車消失在了這個島上,好不容易聯繫到運營公司把我安排到了六點開出的下一班車。好心的接線員還勸我去碼頭對面的星巴克坐下喝一杯,司機可以直接開著車到店鋪前接我。我已沒有心力再在島上晃蕩,回到星巴克要了一杯芒果檸檬紅茶抱著手機窩在沙發上修圖。不經意間聽到對面的老頭在和游人講古,提到自己的親人是在1900颶風中被奪走生命的。 ↑休斯頓 傍晚六點,陽光平鋪在碼頭前東西向的大道上,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我留意到街角的路燈里升起了搖曳的火苗,之前在網上看到說那是小島保留百年的煤油燈,但我卻沒有感受到絲毫暖意。司機拖拖拉拉終於在快要六點半的時候出現,我毫不客氣地坐了副駕駛,因為我在看到了大片金黃與粉紅在天邊奔流。 ↑休斯頓 如果不是有一場酣暢淋漓的日落收尾,那我對這個小島的印象就永遠停留在不負責任的客運公司上了。車子上了高架一路朝著西邊的洋面狂奔,仿佛要落入一口翻滾著紅油的火鍋。小島上的水塘、鐵路、電塔也完美地接住了從天邊拋下的流光溢彩。其實在一馬平川的 德州 欣賞日落是再容易不過的事情了,上次我和綸從海邊回城也是一路看著天邊的一片 紫金 用了半個小時才從歡騰雀躍歸於沉寂。大概二十分鐘之後,天邊只剩下絲絲粉紫色作為之前絢爛的見證,和高架橋上連綿的車燈的奪目白光比起來黯淡得可以算是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