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自駕游
利用五一假期高速免費,我們一行四人去了一趟 河南 。 登封少林寺2016年4月30日凌晨6時從 宜昌 出發,行車640公里,12時許就到達 河南 登封 市 少林寺 入口,直接把車開到預先確定的飯店,吃了午飯後步行進入景區。 少林寺 始建於北魏 太和 十九年(公元495年),因其座落於少室山密林之中,故名“ 少林寺 ”。北魏 孝昌 三年(公元527年)釋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達摩歷時三年到達 少林寺 ,首傳禪宗,影響極大。因此, 少林寺 被世界佛教統稱為“禪宗祖庭”,併在此基礎上迅速發展,特別是唐初十三棍僧救駕李世民後得到了唐王朝的高度重視,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剎”的美譽。 少林寺 景區包括 少林寺 常住院、 塔林 、初祖庵、二祖庵、達摩洞、十方禪院、武術館等主要旅游景點。 由於是五一小長假,景區人頭攢動。 少林寺 武術館位於 少林寺 東側700m處,規模宏大,氣勢雄偉,風格獨特。 少林寺 不僅因其古老神密的佛教文化名揚天下,更因其精湛的少林功夫而馳名中外,“ 中國 功夫冠天下,天下武功出少林”。這裡是少林武術的發源地,少林武術也是舉世公認的 中國 武術正宗流派。 少林寺 常住院是 少林寺 的核心,是主持和尚和執事僧進行佛事活動的地方,我們首先看到的是山門,就是 少林寺 的大門,這是清代建築,一九七五年翻修,門額上的“ 少林寺 ”三字是 清康 熙皇帝親書,上有“康熙御筆之寶”方印一枚。山門殿臺階下兩側的 石獅 是明代刻立的,既顯示了佛門的氣派,又象徵著鎮邪與吉祥,山門外兩側還有明代嘉靖年間建造的東西石坊各一座。 這塊碑刻為《皇帝嵩岳 少林寺 碑》俗稱《李世民碑》,它刻立於唐玄宗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正面是李世民告諭 少林寺 上座寺主等人的教文,表彰了 少林寺 僧助唐 平定 王世充的戰功,右起第五行有李世民親筆草簽的“世民”二字,碑刻“太宗文皇帝御書”七個大字系唐玄宗李隆基御書。背面刻的是李世民《賜 少林寺 柏谷莊御書碑記》,記述了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也是影片《 少林寺 》拍攝的歷史依據。 大雄寶殿是全寺的中心建築,是僧人進行佛事活動的重要場所,該殿和天王殿一樣在1928年被軍閥石友三燒毀。這是1985年重建的。該殿是面闊五間的重檐歇山式建築。 大雄寶殿前兩側的建築為鐘、鼓二樓,東南為鐘樓,西南為鼓樓。 甬道兩側有多品碑刻,人稱 少林寺 碑林,這些都是唐宋以來的著名原始碑刻。碑林東側是慈雲堂舊址,現為 少林寺 碑廊,它不僅記載著寺院的興衰狀況,而且在歷史、雕刻、藝術方面,也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少林寺 碑林和碑廊共計有碑刻108通。 少林寺 塔林 是歷代 少林寺 高僧的墳塋,總面積14000餘平方米, 塔林 現存、宋、金、元、明、清各代磚石墓塔240餘座。 少林寺 塔林 是我國現存古塔群中規模最大、數量最多的古塔群。
離開了 少林寺 後,就去了少室山。據說,夏禹王的第二個妻子,塗山氏之妹棲於此,人於山下建少姨廟敬之,故山名謂"少室"。 少室山少室山山腳下就是 少林寺 , 塔林 ,山上有三皇寨,初祖庵,二祖庵和達摩洞等景點。 由於要搶時間,我們選擇了登纜車上山。 回望山下, 少林寺 、 塔林 等歷歷在目。 少室山山勢陡峭峻拔,有三十六峰。諸峰簇擁起伏,頗為壯觀。少室山頂寬平如寨,分有上下兩層,有四 天門 之險。從 山南 北望,一組山峰,互相疊壓,狀如 千葉 舒蓮,所以唐代有“少室若蓮”之說,稱之為“九頂蓮花山”。 二祖庵位於 少林寺 缽玉峰上,它是 少林寺 最高建築,是二祖慧可所建,因其和初祖庵南北對望所以又叫南庵。傳說二祖慧可立雪斷壁後曾在此靜養。 少室山游覽結束。 嵩陽書院5月1日上午8時許,我們來到距 少林寺 12公里的嵩陽書院。 嵩陽書院是我國創建最早、影響最大的書院之一,是 中國 教育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重要的儒家思想研究和傳播基地。它和 湖南 的岳麓書院、 江西 的白鹿洞書院以及 河南 商丘 的睢陽書院(應天書院)並稱為我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書院。文物瞻豐,名揚古今,是聞名中外的旅游勝地。 嵩陽書院儀門為新修的牌坊式建築,上書“高山仰止”四字。意思是說孔子的品質和學識象大山一樣足以讓後人敬仰。因書院除具有講學的主要功能外,還有藏書和祭祀孔子的功能,所以在這裡設置儀門,是提示學子到這裡要註意言行穿戴、不至失禮。 嵩陽書院因位於 嵩山 之陽而得名,它背依 嵩山 主峰峻極峰,面對清澈緩流雙溪河,東傍林泉深幽的逍遙谷,西望如鳳飛舞的少室山。景色清幽、環境宜人,確實是一個修身、讀書、著書、講學的好地方。 嵩陽書院的前身叫嵩陽寺,始建於北魏 太和 八年(公元484年),是一處佛教活動場所。隋朝時期更名為嵩陽觀,開始被道教占據。五代時期,許多有識之士為孔孟思想不至沒落,紛紛聚集於 嵩山 開課授徒,後周皇帝柴榮將嵩陽觀更名為太乙書院,嵩陽觀逐漸成為一個儒家思想傳播場所。北宋之後,文風大行,著名學者呂蒙正、滕子京以及理學的奠基人程顥、程頤、朱熹先後在這裡聚徒講學,這裡成為“洛派理學(亦稱程朱理學)”的誕生地,宋仁宗親賜匾額更名為嵩陽書院。范仲淹、司馬光、楊時等均在此執教,而司馬光的偉大巨著《資治通鑒》其中9至21捲就是在這裡寫就的。 現在的嵩陽書院,基本保留了清朝修複後的建築主體原貌,占地近1萬平方米、分五進院落,共有古建築106間。 這裡有一塊刻立於東魏時期的一塊石碑,也是 嵩山 地區保留下來歷史較早的石碑之一。從石碑上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出當時這裡做為一處佛教寺院的興旺程度。石碑上有許 多佛 教造像,保留有北魏時期造像“曹衣帶水”的風格。
離開了 少林寺 後,就去了少室山。據說,夏禹王的第二個妻子,塗山氏之妹棲於此,人於山下建少姨廟敬之,故山名謂"少室"。 少室山少室山山腳下就是 少林寺 , 塔林 ,山上有三皇寨,初祖庵,二祖庵和達摩洞等景點。 由於要搶時間,我們選擇了登纜車上山。 回望山下, 少林寺 、 塔林 等歷歷在目。 少室山山勢陡峭峻拔,有三十六峰。諸峰簇擁起伏,頗為壯觀。少室山頂寬平如寨,分有上下兩層,有四 天門 之險。從 山南 北望,一組山峰,互相疊壓,狀如 千葉 舒蓮,所以唐代有“少室若蓮”之說,稱之為“九頂蓮花山”。 二祖庵位於 少林寺 缽玉峰上,它是 少林寺 最高建築,是二祖慧可所建,因其和初祖庵南北對望所以又叫南庵。傳說二祖慧可立雪斷壁後曾在此靜養。 少室山游覽結束。 嵩陽書院5月1日上午8時許,我們來到距 少林寺 12公里的嵩陽書院。 嵩陽書院是我國創建最早、影響最大的書院之一,是 中國 教育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重要的儒家思想研究和傳播基地。它和 湖南 的岳麓書院、 江西 的白鹿洞書院以及 河南 商丘 的睢陽書院(應天書院)並稱為我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書院。文物瞻豐,名揚古今,是聞名中外的旅游勝地。 嵩陽書院儀門為新修的牌坊式建築,上書“高山仰止”四字。意思是說孔子的品質和學識象大山一樣足以讓後人敬仰。因書院除具有講學的主要功能外,還有藏書和祭祀孔子的功能,所以在這裡設置儀門,是提示學子到這裡要註意言行穿戴、不至失禮。 嵩陽書院因位於 嵩山 之陽而得名,它背依 嵩山 主峰峻極峰,面對清澈緩流雙溪河,東傍林泉深幽的逍遙谷,西望如鳳飛舞的少室山。景色清幽、環境宜人,確實是一個修身、讀書、著書、講學的好地方。 嵩陽書院的前身叫嵩陽寺,始建於北魏 太和 八年(公元484年),是一處佛教活動場所。隋朝時期更名為嵩陽觀,開始被道教占據。五代時期,許多有識之士為孔孟思想不至沒落,紛紛聚集於 嵩山 開課授徒,後周皇帝柴榮將嵩陽觀更名為太乙書院,嵩陽觀逐漸成為一個儒家思想傳播場所。北宋之後,文風大行,著名學者呂蒙正、滕子京以及理學的奠基人程顥、程頤、朱熹先後在這裡聚徒講學,這裡成為“洛派理學(亦稱程朱理學)”的誕生地,宋仁宗親賜匾額更名為嵩陽書院。范仲淹、司馬光、楊時等均在此執教,而司馬光的偉大巨著《資治通鑒》其中9至21捲就是在這裡寫就的。 現在的嵩陽書院,基本保留了清朝修複後的建築主體原貌,占地近1萬平方米、分五進院落,共有古建築106間。 這裡有一塊刻立於東魏時期的一塊石碑,也是 嵩山 地區保留下來歷史較早的石碑之一。從石碑上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出當時這裡做為一處佛教寺院的興旺程度。石碑上有許 多佛 教造像,保留有北魏時期造像“曹衣帶水”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