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First Foreign Holiday-Germany-Berlin

布拉格 通往 柏林 的大巴車不少,光是12:30到13:30的區區一小時里就有四趟 ,中午一點,我們搭乘Eurolines出發。放行李的空檔,羊煞有介事地說他都算好了,一路向北,太陽向西,上車就搶右邊的座位。我照做不誤,坐定後才發現實在是多慮了,人家兩邊窗子都是遮陽的,車尾還附贈WC。這一路要走五個小時,是最長的車程,我倆長中作樂,聽聽歌聊聊天就很愉快。旅途說慢也快,馬路上的 德國 車牌漸漸多了起來,歐盟國家的牌照是國家首字母加數字的組合,羊見多了 荷蘭 的NL,看著 德國 車牌上的字母D大搖其頭,說不對 德國 應該是G,退一萬步也應該是Ger啊,我也被他的困惑所困惑,小心地說是Deutschland嗎?某人恍然 大悟 。

我們先到達南方小城 德累斯頓 ,在這裡下車了一撥人。大巴在城區行駛了有一段距離,看街邊風物,已和 捷克 大大不同,道路平坦挺括,路邊積了些落葉,我和羊看著窗外感慨,又到了愛騎自行車的國家了。到 柏林 時已經下午六點,司機先生進站時朝看門人大喊一聲Prague便准許通過,我確信他喊的不是 捷克 語Praha。跟羊去買地鐵票,我掏出手機準備發功翻譯,羊卻已經搞定了,我看 柏林 家的買票程序比別家更複雜一些,此處不佩服羊真是不行的。依然是上車前打卡,當天坐的是S-Bahn,我知道U-Bahn是地下鐵,S難道代表Stadt是城鐵的意思?後來弄清楚原來是Stadtschnell-Bahn,城際快軌,德語水平僅限於猜啦哈哈。

找賓館走了長長一條路,街上沒什麼人,沿路遇見的都是跑步鍛煉的中年男女, 德國 人真是個個都有運動員氣質。剛好今年的 歐洲 田徑錦標賽8月7號在 柏林 舉行,我們回去總給 荷蘭 人 德國 人加油。這次的酒店是一整座樓,前臺問我English or Deutsch,果斷前者,填寫信息單,複印護照,住了這麼多家,填單子的還真只有 中歐 這倆國家。前臺小哥非常友好,看面相應該是二代移民,走時忍不住向他道謝danke,小哥哥笑得很開心,bitte. 德國 人是非常簡樸而又務實的,在住的上面,一般來說房子都十分寬敞,我們打開房門,看到除去必備的卧室浴室,還另有一間小客廳,桌上除了電話機還有一臺導游手機供房客免費使用。這是首都城市日均不到50歐的住房,我們心存感激,深深覺得被優待了。

放下行李去吃飯,我也勸羊放下相機,向他保證這裡絕對不會失竊。非常巧合,我們附近的街道叫 柏林 大街,沿著它走,找到一家餐廳,聽聞 柏林 物價不高,我們放心地向它靠近。其實當地人都是坐露天座位上談笑風生,我倆是內斂的 亞洲 面孔,還是進室內靠窗位置坐下。我點了豬排,羊點了雞胸肉,佐以蘑菇醬和蒸土豆,搭配兩杯啤酒,大約消費35歐。

喝完此行最好喝的啤酒,我們打算繼續逛逛。這片街區非常地乾凈,安靜,整齊,寬敞,居民樓全都方 方正 正的,很有 德國 人一板一眼的風格,偶然路過幾戶別墅,也不如其他幾國的有特色。我問羊這裡怎麼不見動輒幾百年的老房子,羊說二戰時都給炸平了吧。我才想起來季羡林回憶中 柏林 被鋪地毯轟炸的樣子, 柏林 失去了一座都城該有的風情,這是值得同情的,我唯一不理解的是,德意志這個個體非常理性的民族,為什麼常走入整體迷失的歧途。算了,飯後想這麼多不易消化,且走著吧。我走路也不閑著,有時嘟嚕幾句毫無上下文的話,其實是看到廣告上認識的句子就忍不住翻譯出來,幸虧認識的也不多,但確實比 蘇黎世 好認多了,聽車上報站也聽的清楚,標準德語和 瑞士 德語還是挺有差別的。看到熟悉的Lidl,進去買了水果補充當日份的維生素。

柏林 的景點也是比較密集,尤其有五家博物館竟然被規划到了一起,成為著名的博物館島,可見設計者的前瞻性。我們拿出一天的時間來作城市觀光應該綽綽有餘了,於是第二天下午一點才坐車出發。提前一站在 波茨坦 廣場下車,出站不遠就看見一面口香糖牆,是曾經 柏林 牆的一段殘餘,好奇心敗給了密集恐懼症,我們也沒有上前去看看。牆對面高樓林立,索尼中心和奔馳中心都在其中,可惜羊自恃在國內見多了這樣的高樓大廈,我們未能進去觀賞。

面對索尼中心,右轉直走,很快到了 歐洲 被害猶太人紀念碑。這不是一塊石碑,而是一片碑林,從外圍看去,石碑高矮大抵相同,不過是齊膝的高度,但若置身其中,便會發現不光石碑本身落差極大,就連地面也是起伏非常不平的,走在裡邊頓生壓抑之感,也是設計者的用意所在。 德國 人對於納粹時期犯下的罪行不敢避諱,整個 柏林 有多處猶太人紀念地,不少市中心最美麗的地段也都放置著紀念碑,向過往的人們提醒著歷史的傷痕。

我們在那裡靜默了一會兒,繼續前行。路上有新發現,是 柏林 熊,據說藝術家們創作了幾百隻 柏林 熊雕塑,它們形態各異,分佈在這座城市的角角落落。我們在這獃了三天,走過的街巷並不算多,但也見到了 柏林 熊十隻有餘,這裡僅展示一隻黃熊,為什麼選擇黃色呢?德語學習者興許會有這樣一種印象,有關德語的語法書、詞彙書或者詞典,封面多半是黃色,我統一叫它們小黃書。

下一個地標建築是 勃蘭登堡 門,它原本是 柏林 的一道城門,因通往 勃蘭登堡 而得名。門上方是青銅色的勝利女神駕著戰馬,又是用來紀勝的了,經常和 雅典 娜一起接受崇拜的她不知能否召喚青銅聖鬥士。正面看門,有 雅典 衛城的立柱模樣,一直被模仿, 希腊 作為西方文明之源真是名不虛傳。此門在節慶日會有燈光秀,即使非節慶日,門下也總是人頭攢動,擺著炫酷的姿勢拍照。

門下正對的是菩提樹下大街,這種安排和凱旋門對香街如出一轍。當日巨曬,住 德國 的朋友說, 柏林 百年來最熱的幾天讓我給趕上了,不怕,百年一遇的事我遇的多了去了。菩提樹遮陰的效果在我看來不大,幸好有街邊高大的商鋪,日子還算好過。逛的幾家商店都顯得比較隨性,在這樣的熱門地塊,也沒有扎堆去賣紀念品, 柏林 是這樣啦,沒有刻意地把自己裝扮成旅游城市。我們進一家藥店幫人問藥,看到後臺全自動的取藥操作,感到很是佩服。

路上遇到國內高中生的旅行團,導游正在介紹某所大學有多少諾獎得主,我們也跟著過馬路去看,臨街是一個毫不起眼的校門,距門口沒幾步的主樓上寫著HUMBOLDT UNIVERSITAET,原來是洪堡大學!這是德語老師讀書的地方,我知道此行少不了要去拜訪,但沒想到這麼快遇見。不做攻略的好處就是常常會有驚喜呀。進門是一個小書攤,往裡走,繞過洪堡大人的雕像,主樓的感應門打開,便看到黑色 大理 石鋪就的大廳,大廳中間是黑色臺階,上方牆壁金字書寫著馬克思的名言: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闡釋世界,而問題的關鍵在於改變世界。這是馬克思的母校,也是愛因斯坦曾經教書的地方。

從大學出來往前走,不知下一個景觀是啥。下一個景觀是 柏林 大教堂,儘管一路看過了很多教堂,初次見它仍然覺得華美,三座綠色圓頂,最高點立著一個金色十字架,這是在 柏林 不得多見的舊時建築,其實也是二戰後經過修複的樣子。教堂前是一個小廣場,廣場中心是一座小噴泉,陽光很好,於是水霧中總也掛著一條小小彩虹。

去博物館島外圍略轉了圈,我們對博物館不感興趣,更喜歡city walk。過了一條河,羊突然打起小算盤,說走十分鐘的路就到 柏林 牆,一定要去看。心想我每天暴走兩萬步,十分鐘的路程算什麼。然而這是我走的最累一次,我一直質疑羊謊報了路程,羊一直數落我歇的時間比走長。我們到達的這段 柏林 牆遺址不是聲名在外的東邊畫廊,游客少很多,安靜的氣氛倒更適合緬懷那些為翻牆而死去的人。儘管絕大部分的圍牆現今都已消失,但如果你隨時留意地面,仍然會看到一道道被標示出來的不同線路,那是 柏林 牆曾經穿過的地方。

看完牆累得不行要去吃飯, 德國 國菜烤豬肘竟然怎麼都找不到,一度懷疑它是不是浪得虛名。我們最終放棄滿街尋找的模式,百度出一家餐館就去了。不愧為名店,HB內外空間都極大,室內有樂隊演奏,室外可吹風看風景,我們找到位置就坐,拿到菜單就點,過來時剛好看到服務生給一桌端來豬肘,太大了,我眼饞肚飽肯定吃不下,所以讓羊要了烤豬肘,我要了好對付的香腸套餐,啤酒一人一杯是標配。豬肘外焦里嫩當然非常好吃,16.9歐一份也真是不貴的,雖然最後收了小費10%,這是出來後遇到的第一家要求小費的店。

旅程到最後一站,不能不疲憊,我們早上也是愛睡到幾點睡到幾點。第二天是下午三點收拾出門的,去哪呢,就去褲襠大街吧。Kudamm意譯選帝侯大街,音譯成褲襠大街真是讓它貴氣盡失。這條街相當於 蘇黎世 的班 霍夫 大街,最不缺的就是奢侈名品,我們是奔著藥妝店和dm來的。dm里太便宜了,放眼看去,很少有超過5歐的商品,150ml的特價洗面奶,0.9歐一支。但是行李已經太重了,所以我還是比較節制的。

走到大街盡頭的廣場,再往前走不久,就到了有 歐洲 最大商場之稱的卡迪威KaDeWe,裡邊不過還是消費不起的那幾樣,出來掉頭,回有噴泉的廣場。在那裡小坐一會兒,我點了冰淇淋,羊點了千層面和啤酒,真不明白這人為什麼偏偏到 德國 才吃 意大利 飯。廣場那一帶有高樓也有矮樓,除了略寬敞,整體畫風和中關村廣場也太像了。晚點回去的路上竟然看到一家咖喱香腸,這是 柏林 的街頭名吃,不嘗可不行。真是咸啊,我這樣想著,但心裡是愉快的。

早就聽說 歐洲 商店周日不開門,在 巴黎 和 羅馬 也都趕上過周末,如此看來,好像只有 德國 還在老實巴交地遵守規則。我們臨走那天非常舒服,只有25度,於是拉著箱子體驗了一把 德國 人的周末--逛二手市場,去公園野餐曬太陽。去市場的路上,不小心走在了自行車道上。明明是我們添了麻煩,騎行的人得到讓路後還回頭說thank you。 柏林 對自行車非常友好,不僅車道多,就連地鐵里也有允許自行車進入的專門的車廂。

二手市場上的舊書便宜到1歐一本,其他的在售物品多是餐具,衣服和飾品。普魯士公園裡有人支起架子燒烤,更多的人則去臨時形成的美食廣場買這買那,賣東西的幾乎全是 越南 人,果汁,炸串,炒粉炒飯,現做現賣,好不熱鬧。好了,我不說話了,看圖吧。

學語言是比較辛苦的過程,但也非常有意思,回來以後,我把德語小詞典又翻了出來擺在最顯眼的地方,雖然看不看是另外一回事。通過一種語言,瞭解一種文化,有朝一日還踏上了這塊土地,我廢話了這麼多,還不是因為對它有感情。說來說去,還有許多說不出的好來,就這樣吧。
柏林自助遊攻略
柏林自助遊攻略
柏林自助遊攻略
柏林自助遊攻略
柏林自助遊攻略
柏林自助遊攻略
柏林自助遊攻略
柏林自助遊攻略
柏林自助遊攻略
柏林自助遊攻略
柏林自助遊攻略
柏林自助遊攻略
柏林自助遊攻略
柏林自助遊攻略
柏林自助遊攻略
柏林自助遊攻略
柏林自助遊攻略
柏林自助遊攻略
柏林自助遊攻略
柏林自助遊攻略
柏林自助遊攻略
柏林自助遊攻略
柏林自助遊攻略
柏林自助遊攻略
柏林自助遊攻略
柏林自助遊攻略
柏林自助遊攻略
柏林自助遊攻略
柏林自助遊攻略

火熱攻略

相關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