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古鎮之——(一)江南好,最憶是南潯!

若要問 南潯 有什麼特色菜, 南潯 人自然就會提到繡花錦,雞鴨魚在 太湖 流域並不算罕見,惟獨繡花錦只能在 南潯 吃到。繡花錦形似青菜,比一般菜葉多些褶皺,炒過後依舊碧綠,入口糯軟,菜湯里還自帶一種清香,吃過再嘗其他青菜總覺寡淡。冬春時節,經歷過嚴冬霜打的繡花錦味道最為清鮮,是吃菜的好時節。



重要的吃場都少不了潯蹄,它被擺在桌子中央,結實的蹄膀閃著亮油油的醬色,自有氣場。蹄膀買回後去毛,洗凈,倒上醬油,放糖,在爐子上經大火後小火慢燉,只有這樣,糖分才能被恰到好處地吸收。還沒出鍋,肉香已伴著醬油和糖的甜香溢滿竈間。煮潯蹄時也會放上醬煨蛋一起燜煮,雞蛋必須得是雙數,取吉利,配潯蹄的醬蛋被喚做“元寶蛋”,這就是過年過節最不可少的一道菜。“提一提,高一高”,吃之前還得聽大人這麼討要聲吉利。 江南畫捲 煙雨南潯9月來 南潯 的時候,趕上了陰天。這回真的是煙雨 南潯 了。古鎮有套票,網上買80元一般。
旅游景區共分三大區塊:
第一塊是 南潯 旅游景點富集區,張石銘故居、劉氏梯號等景點分佈其中。
第二塊是由小蓮莊、嘉業堂、文園等景點組成的中心景區。
第三塊是以東大街以東的張靜江故居和百間樓為主的 東北 區塊。


張石銘故居——小蓮莊——嘉業藏書樓——劉氏梯號——廣惠宮——絲業會館——張靜江故居——百間堂——輯里湖絲館
1. 張石銘故居
“張石銘舊宅”是 江南 巨富, 南潯 四象之一張頌賢之孫張均衡所建,又名懿德堂。建於光緒25年至31年(即1889-1906年)。整個大宅由典型的 江南 傳統建築格局和 法國 文藝復興時期的 西歐 建築群組成。前臨古潯溪,坐西朝東,占地面積6500平方米,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有五落四進和中、西式各式樓房150間。是一座中西合璧式樓群的經典建築。


前進院為二合院,門額刻有吳昌碩所書“四德作永”四字。門樓四周雕有“群仙祝壽”等圖案。二進一廳二廂,稱“小姐樓”,亦稱“女廳”,樓上供女眷居住,樓下為女主人接待理事之用。三進廂房粉牆上嵌有硬木漏明窗,雕有芭蕉葉圖案,故稱芭蕉廳。該廳平時為家人休閑品茶聚談之處。最具特色的是四進,第四進的大廳是一個設有更衣間、化妝間的豪華舞廳,地磚及油畫均從 法國 進口,牆面屋頂由紅色磚瓦砌築。從壁爐、玻璃刻花到克林斯鐵柱等,均體現 歐洲 十八世紀建築風格。五進為後花園、碑廊、碑廊。




小蓮莊為晚清 南潯 俗稱“四象”之首富劉鏞所築的私家花園,始建於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占地27畝,因慕元末 湖州 籍大書畫家趙孟頫所建蓮花莊之名,故稱小蓮莊。小蓮莊與嘉業藏書樓毗鄰,園外為鷓鴣溪。




寧波 的天一閣, 杭州 的文瀾閣, 湖州 的嘉業堂和 瑞安 的玉海樓是我國著名的藏書樓,合稱為” 江南 四大藏書樓“。系劉鏞孫劉承乾於1920年所建,因清帝溥儀所贈“欽若嘉業” 九龍 金匾而得名。該樓規模宏大,藏書豐富,原書樓與園林合為一體,以收藏古籍聞名,是 中國 近代著名的私家藏書樓之一,系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


4\. 劉氏梯號
劉氏梯號為面西的西式建築,人稱“紅房子”,主人劉安,號梯青,正廳名為崇德堂,故又稱劉氏梯號。中部建築以傳統儒家文化思想理念的廳、堂、樓為主體,最有特點的是南、北部中式建築融入 西歐 羅馬 式建築,其中北部歐式建築立面尤為壯觀,大宅高達恢宏,以精美的磚雕、木雕、石雕見勝。






廣惠宮始建於北宋治平年間,是歷史悠久的道教福地。傳說元末農民起 義軍領袖張士誠曾占廣惠宮為行宮,故又名張王廟。佛道結合,既供黃大仙,又奉觀世音 菩薩





絲業會館為 南潯 商業組織中最早、實力最強的同業公會。 南潯 絲業所於清同治四年(1865年)春,由 南潯 絲商莊祖綬等稟請藩司蔣(益澧)批准設立,以收解捐稅、維護絲商利益為宗旨,為 湖州 市首家絲商建立的公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