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游安陽~林州 同游洪谷山~獨步金燈寺
和好友相約,前往 林州 休閑放鬆過周末,周六下午趕到千瀑溝內,一個未開發的去處,市區到千瀑溝約70公里,1小時略多的時間。住在了一處不錯的農家,山谷內,溪流旁,綠蔭下,晚上吃肉喝酒,大快朵頤。不過,我們最終的目的是周日同游 林州 洪谷山景區,因為我們幾人都購買了全國旅游年卡,該景區屬於免門票範圍,也算觀景,也算爬山鍛煉身體。千瀑溝農家離洪谷山約20公里,周日在農家吃過早飯就驅車前往。而洪谷山離市區也就70公里的路程,都很近。
為什麼起了這麼個游記名稱,主要是同行的哥們兒平時鍛煉太少,轉了轉洪谷山,就沒有再攀爬金燈寺的體力和耐心,而我之前來過洪谷山兩次,但都沒有去攀爬洪谷山之上,林慮山之巔,地處 山西 省 平順 縣境內的金燈寺。我們同游了洪谷山景區,剩下的金燈寺再三猶豫下一個人完成了攀爬,為什麼猶豫,原因如下:一是一個人爬山覺得沒什麼意思;二是攀爬需要時間不願讓幾個哥們等我一人;三是出洪谷山的景區後山路就是土石小路,而自己又沒有帶登山杖;而最主要的還是不爬上去自己心有不甘,在哥們兒的不介意下,為了不留遺憾,所以最後還是選擇了獨步攀爬並 成功 到達了金燈寺。 同游洪谷山洪谷山位於 林州 市區西南13公里處,是南太行林慮山中一座名山。近年來隨著旅游的不斷升溫,漸漸開發成一處不錯的景區,該景區距 安陽 市區約70公里,景區面積約10平方公里,旅游資源豐厚。洪谷山自然景色秀麗,山環水繞,群峰壁立,綠茵如蓋。中間一道深谷,長年溪流不斷。谷底有三級瀑布,山水斷跌而下,猶如一捲長紗。春季滿山黃華,流金溢彩;秋季霜打楓葉,一片火紅。 洪谷山歷史悠久,古跡較多。 ↑洪谷山風景區 景區大門,這座大門也是近一兩年才修建好的,上次去還沒有。一進景區大門右手邊有一片較大的停車場,我們沒有停留而是選擇了繼續往裡走,大概在洪谷池和謝公祠附近的停車場停車,這個停車場略有點小。如果停在進門第一處停車場,可以沿右(北)面的山間小路可以游覽大緣禪師摩崖石塔、千佛洞窟、五松亭遺址、三尊真容像支提龕銘碑等,沿著游覽路線走從這裡到謝公祠還有大約半小時的步行路程。 ↑洪谷山風景區 停好車,唐代磚塔,謝公祠以及築起壩的洪谷池盡收眼前。 ↑洪谷山風景區 ↑洪谷山風景區 ↑洪谷山風景區 謝公祠位於合澗鎮南庵溝洪谷山風景區內。始建於清乾隆50年(1785 ),系當地群眾為明萬曆年間林縣知縣謝思聰所修。至今(2008年)220餘年。 ↑洪谷山風景區 謝思聰,為解決縣城西南部40餘村吃水問題,他主持修建了一條深約3尺寬約2尺的石砌水渠,因此渠原自太行、林慮兩山交會處的山谷之中,故取名“共山渠”。在林縣縣城,人們還將謝思聰入祀“名宦祠”內,是明代64任林縣知縣中,政績突出的12人之一。《重修林縣誌》宦績傳內,明代僅選5人,謝為其中之一。 ↑洪谷山風景區 謝公祠裡面的 牡丹 ,我是不懂,不知道是不是 牡丹 ,聽祠堂工作人員說是,就當是吧,這個季節也確實是 牡丹 盛開的季節,已經略顯凋謝的味道了。 ↑洪谷山風景區 洪谷山的局部游覽圖,也是很多景點的羅列,景點還是挺多的 ↑洪谷山風景區 ↑洪谷山風景區 ↑洪谷山風景區 ↑洪谷山風景區 ↑洪谷山風景區 觀音閣,遠觀了一下,沒有上去 ↑洪谷山風景區 明代知縣謝思聰在此開渠引水,創建 林州 最早水利工程——謝公渠。受益村百姓感其恩德,於清乾隆50年(1785),在渠首洪谷山中,自願集資建起了一座“謝公祠”,將其功績鐫於碑碣之上,並把渠名改為“謝公渠”,以示永久懷念。 ↑洪谷山風景區 ↑洪谷山風景區 ↑洪谷山風景區 謝公渠旁,帶領林縣人民修建紅旗渠時的縣委書記楊貴同志的題詞,“功昭後世”。 ↑洪谷山風景區 ↑洪谷山風景區 真的很像 中國 地圖哦 ↑洪谷山風景區 ↑洪谷山風景區 雙龜望日 ↑洪谷山風景區 ↑洪谷山風景區 ↑洪谷山風景區 ↑洪谷山風景區 蘑菇石,很像蘑菇的一塊大石頭 ↑洪谷山風景區 荊浩隱居處,坐北面南,南臨洪谷河,北依龍鬚寨,崇山峻嶺,溪流迂迴,叢林茂密,奇秀誘人,環境幽靜,如同仙境。巨石上有“一代畫師”、“開宗巨匠”等摩崖石刻。荊浩,是五代時期的著名畫家,博通經史,善於詩文和繪山水樹石畫。為避政治紛擾,隱居洪谷,躬耕而食,就地作畫,自號洪穀子。洪谷風光的客觀景物,在他的畫筆下得到了藝術的真實再現。他創作了《荊浩筆記法》專著,提出了“氣、韻、思、景、筆、墨”為內容的六要,發展了謝赫的“六法”,並與其弟子關仝等創立了墨筆勾皴法“全境”山水畫派,為北 方山 水畫派始祖。荊浩畫作“數萬本”,傳世作品有《匡廬圖》、《雪山行旅圖》、《 桃源 》、《 太行山 洪谷圖》、《 天台 》 等。《雪山行旅圖》,就是在荊浩隱居處 河南 岸坐南面北畫的龍鬚寨雪景圖。 ↑洪谷山風景區 天然形成的一處山洞 ↑洪谷山風景區 沿前面的石階山路可以走出洪谷山景區,前往金燈寺 ↑洪谷山風景區 景區修建的滑道
為什麼起了這麼個游記名稱,主要是同行的哥們兒平時鍛煉太少,轉了轉洪谷山,就沒有再攀爬金燈寺的體力和耐心,而我之前來過洪谷山兩次,但都沒有去攀爬洪谷山之上,林慮山之巔,地處 山西 省 平順 縣境內的金燈寺。我們同游了洪谷山景區,剩下的金燈寺再三猶豫下一個人完成了攀爬,為什麼猶豫,原因如下:一是一個人爬山覺得沒什麼意思;二是攀爬需要時間不願讓幾個哥們等我一人;三是出洪谷山的景區後山路就是土石小路,而自己又沒有帶登山杖;而最主要的還是不爬上去自己心有不甘,在哥們兒的不介意下,為了不留遺憾,所以最後還是選擇了獨步攀爬並 成功 到達了金燈寺。 同游洪谷山洪谷山位於 林州 市區西南13公里處,是南太行林慮山中一座名山。近年來隨著旅游的不斷升溫,漸漸開發成一處不錯的景區,該景區距 安陽 市區約70公里,景區面積約10平方公里,旅游資源豐厚。洪谷山自然景色秀麗,山環水繞,群峰壁立,綠茵如蓋。中間一道深谷,長年溪流不斷。谷底有三級瀑布,山水斷跌而下,猶如一捲長紗。春季滿山黃華,流金溢彩;秋季霜打楓葉,一片火紅。 洪谷山歷史悠久,古跡較多。 ↑洪谷山風景區 景區大門,這座大門也是近一兩年才修建好的,上次去還沒有。一進景區大門右手邊有一片較大的停車場,我們沒有停留而是選擇了繼續往裡走,大概在洪谷池和謝公祠附近的停車場停車,這個停車場略有點小。如果停在進門第一處停車場,可以沿右(北)面的山間小路可以游覽大緣禪師摩崖石塔、千佛洞窟、五松亭遺址、三尊真容像支提龕銘碑等,沿著游覽路線走從這裡到謝公祠還有大約半小時的步行路程。 ↑洪谷山風景區 停好車,唐代磚塔,謝公祠以及築起壩的洪谷池盡收眼前。 ↑洪谷山風景區 ↑洪谷山風景區 ↑洪谷山風景區 謝公祠位於合澗鎮南庵溝洪谷山風景區內。始建於清乾隆50年(1785 ),系當地群眾為明萬曆年間林縣知縣謝思聰所修。至今(2008年)220餘年。 ↑洪谷山風景區 謝思聰,為解決縣城西南部40餘村吃水問題,他主持修建了一條深約3尺寬約2尺的石砌水渠,因此渠原自太行、林慮兩山交會處的山谷之中,故取名“共山渠”。在林縣縣城,人們還將謝思聰入祀“名宦祠”內,是明代64任林縣知縣中,政績突出的12人之一。《重修林縣誌》宦績傳內,明代僅選5人,謝為其中之一。 ↑洪谷山風景區 謝公祠裡面的 牡丹 ,我是不懂,不知道是不是 牡丹 ,聽祠堂工作人員說是,就當是吧,這個季節也確實是 牡丹 盛開的季節,已經略顯凋謝的味道了。 ↑洪谷山風景區 洪谷山的局部游覽圖,也是很多景點的羅列,景點還是挺多的 ↑洪谷山風景區 ↑洪谷山風景區 ↑洪谷山風景區 ↑洪谷山風景區 ↑洪谷山風景區 觀音閣,遠觀了一下,沒有上去 ↑洪谷山風景區 明代知縣謝思聰在此開渠引水,創建 林州 最早水利工程——謝公渠。受益村百姓感其恩德,於清乾隆50年(1785),在渠首洪谷山中,自願集資建起了一座“謝公祠”,將其功績鐫於碑碣之上,並把渠名改為“謝公渠”,以示永久懷念。 ↑洪谷山風景區 ↑洪谷山風景區 ↑洪谷山風景區 謝公渠旁,帶領林縣人民修建紅旗渠時的縣委書記楊貴同志的題詞,“功昭後世”。 ↑洪谷山風景區 ↑洪谷山風景區 真的很像 中國 地圖哦 ↑洪谷山風景區 ↑洪谷山風景區 雙龜望日 ↑洪谷山風景區 ↑洪谷山風景區 ↑洪谷山風景區 ↑洪谷山風景區 蘑菇石,很像蘑菇的一塊大石頭 ↑洪谷山風景區 荊浩隱居處,坐北面南,南臨洪谷河,北依龍鬚寨,崇山峻嶺,溪流迂迴,叢林茂密,奇秀誘人,環境幽靜,如同仙境。巨石上有“一代畫師”、“開宗巨匠”等摩崖石刻。荊浩,是五代時期的著名畫家,博通經史,善於詩文和繪山水樹石畫。為避政治紛擾,隱居洪谷,躬耕而食,就地作畫,自號洪穀子。洪谷風光的客觀景物,在他的畫筆下得到了藝術的真實再現。他創作了《荊浩筆記法》專著,提出了“氣、韻、思、景、筆、墨”為內容的六要,發展了謝赫的“六法”,並與其弟子關仝等創立了墨筆勾皴法“全境”山水畫派,為北 方山 水畫派始祖。荊浩畫作“數萬本”,傳世作品有《匡廬圖》、《雪山行旅圖》、《 桃源 》、《 太行山 洪谷圖》、《 天台 》 等。《雪山行旅圖》,就是在荊浩隱居處 河南 岸坐南面北畫的龍鬚寨雪景圖。 ↑洪谷山風景區 天然形成的一處山洞 ↑洪谷山風景區 沿前面的石階山路可以走出洪谷山景區,前往金燈寺 ↑洪谷山風景區 景區修建的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