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
大家都知道 中國 長城為東起 鴨綠江 ,西至 嘉峪關 ,全長2萬多公里,所以也稱萬里長城。長城無疑是我國古代最偉大,最壯觀的建築,據說從太空中看地球,能看到的建築物也就是我國的萬里長城了。
長城最早修築於春秋戰國時期,其中秦、趙、燕是最早修築長城的國家,因為當時北方游牧民族以匈奴和林胡為主,經常侵擾內地,其來則成群結隊,散則無影無蹤,令三國防不勝防。而要想有效的阻止這些以騎兵為主的侵襲,築城以拒之可能是最好的方法了。於是三國就各自在北方修建長城以抵禦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擾,其中以燕國修築的長城最長,其向東更是延伸到了 朝鮮 境內。而三國在南方的長城則主要用於防備鄰國的襲擊,如燕國的南長城是用於防禦趙國的進攻。而秦國的南長城則是用於防備趙、魏的侵襲。趙國的南長城則用於防禦魏國的攻擊。而處於中原地區的魏國修建長城則主要用於防禦秦國和齊國的進攻,而齊國的長城則主要針對趙國,而楚國的長城則主要是用來防禦北方的秦國和魏國了。如此七國都有修建長城,其中尤以燕、秦、趙所修建的長城最長。
嘉峪關 創建者馮勝 可見當時各國修築長城的目的都是用於互相防範,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對內的防禦沒有了,秦國就將自己與燕、趙的北方長城連接起來,用於抵禦北方匈奴的侵襲了。所以後人所說的秦始皇大修長城,也只不過是將燕趙的長城連成一片而已,但秦國卻是動用了百萬之眾來修建長城的,所以其修複的長度已逾萬里了。
漢朝時,同樣屢受匈奴侵擾,不勝其煩,為此漢朝便也修築長城用於防禦匈奴侵襲,而且漢朝是 中國 歷代修築長城最長的朝代,因當時經略西域,所以修築的長城往西一直延伸至 甘肅 敦煌 的 玉門 關和陽關,這在當時 中國 來講是往西去最遠的關隘了,所以有“西出陽關無故人”一說。而漢朝修築長城在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保障 絲綢之路 的暢通,但漢長城大多是用泥土及蘆葦修築而成,所以毀損嚴重,現存的也不多。
到唐朝時 中國 強大了,盛唐時期萬國來朝,沒有了外來侵略的危險,所以沒必要再大修長城了。而到了宋朝,承接盛唐時的強勢,宋朝皇帝想的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棄武從文了。每日里是歌舞升平,那裡還有什麼防範意識,自然不會考慮再修長城的。所以唐、宋是歷代修築長城最少的朝代。
元朝時,實際是北方 蒙古 民族侵入中原,而其攻城略地直至 中亞 腹地,當時 蒙古 帝國的版圖是全世界最大的,這是一個進攻型的民族,所以他不會要這種用於防禦的城牆。到了明朝,雖然統一了 中國 內地,但元朝的殘餘並沒有消滅盡,為了防禦北元的侵襲,明朝便大修長城,其長度與漢朝有得一比,而現時保存完好的長城大部份都是明朝時所修,所以被稱為明長城。
到了清朝,就再沒有修建長城了,因為清朝也是北方民族進入中原大地,他們本就是越長城而入關的,好不容易進得關來,怎會再建長城將自己擋住的道理。因為歷來修建長城主要就是用來防禦北方游牧民族侵擾的,而兩個來自北方的民族統一 中國 後都不修長城也就不足為怪了。
從長城的歷史可以看出,長城的修建其目的主要是用於防禦,可見 中國 幾千年來的治國理念大都是以防禦為主的,所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其基礎也是建立在以防禦為主的思想體系中,這也是 中國 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使然。 好了,長城的歷史還有許多,還是讓我們回到 嘉峪關 , 嘉峪關 就是明長城西端的起點,建於明洪武5年(公元1372年)。都說 嘉峪關 是第一雄關,確實是名不虛傳,無論從關城的規模,及關城的軍事設施配備,以及現今保存的完好程度,都當得起天下第一的稱號。 嘉峪關 關城有內城、外城、 羅城 、瓮城之分,城外還建有城壕。在城上我們看到有幾門大炮,日期為永樂7年(公元1410年),應該是哪個時期所配備的,而如此堅固的城牆,再加上炮火的配置,在軍事防禦方面可說是萬無一失的了。城內還有一個練兵場,無戰事時還可以操演陣法,可見關城之大了。而除了這些用於軍事方面的建築外,關城內還建有一座“關帝廟”,因為關老爺在古代是被武將們視作戰神式的人物,出征之前拜一拜關老爺,可保佑自己平安歸來。而更難得的是關城內還建有一座戲臺,鎮守邊關是非常辛苦的,看來守關將士還是很懂得“文武之道,一張一弛”,軍事休閑兩不誤的。而且 嘉峪關 不光只是用於軍事,它也是通往西域的必經關口,所以來往的客 商都 得從 嘉峪關 通關,而有此戲臺,也可在此歇腳休息片刻了。
嘉峪關 不只是關城有名,還有兩個地方也是非常著名的,一個是“長城第一墩”,再一個就是“懸臂長城”了。第一墩很好理解,因為任何城牆都是要有個支柱做起點的,這個第一墩就是長城西邊的起點支柱,古代 中國 人民就是從這個第一墩開始建築了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工程——萬里長城。而懸臂長城就不太好理解了,但到了懸臂長城地一看,就會明白為何叫“懸臂”了,因這一段長城是“築於約四十五度的山脊之上,形似凌空倒掛”,所以懸臂長城由此得名。
醉卧沙場君莫笑
其實 嘉峪關 早已是名聲在外了,因為長城是“西起 嘉峪關 ”的,只不過是 嘉峪關 太遠了,因為 嘉峪關 是通往西域的最後關口,內地人一般並不往那邊去的,所以現今也還沒有成為熱門景點,但是只要是去過的人,無不為其雄偉壯觀的城垣所震撼,同時也驚嘆古代 中國 人民的建築技能與魄力,要在那廣袤無垠的沙漠戈壁上,甚或那漫無人跡的崇山峻嶺峭壁深壑建起這萬里長城,這是只有我們中華民族才能做得到的壯舉,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長城最早修築於春秋戰國時期,其中秦、趙、燕是最早修築長城的國家,因為當時北方游牧民族以匈奴和林胡為主,經常侵擾內地,其來則成群結隊,散則無影無蹤,令三國防不勝防。而要想有效的阻止這些以騎兵為主的侵襲,築城以拒之可能是最好的方法了。於是三國就各自在北方修建長城以抵禦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擾,其中以燕國修築的長城最長,其向東更是延伸到了 朝鮮 境內。而三國在南方的長城則主要用於防備鄰國的襲擊,如燕國的南長城是用於防禦趙國的進攻。而秦國的南長城則是用於防備趙、魏的侵襲。趙國的南長城則用於防禦魏國的攻擊。而處於中原地區的魏國修建長城則主要用於防禦秦國和齊國的進攻,而齊國的長城則主要針對趙國,而楚國的長城則主要是用來防禦北方的秦國和魏國了。如此七國都有修建長城,其中尤以燕、秦、趙所修建的長城最長。
嘉峪關 創建者馮勝 可見當時各國修築長城的目的都是用於互相防範,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對內的防禦沒有了,秦國就將自己與燕、趙的北方長城連接起來,用於抵禦北方匈奴的侵襲了。所以後人所說的秦始皇大修長城,也只不過是將燕趙的長城連成一片而已,但秦國卻是動用了百萬之眾來修建長城的,所以其修複的長度已逾萬里了。
漢朝時,同樣屢受匈奴侵擾,不勝其煩,為此漢朝便也修築長城用於防禦匈奴侵襲,而且漢朝是 中國 歷代修築長城最長的朝代,因當時經略西域,所以修築的長城往西一直延伸至 甘肅 敦煌 的 玉門 關和陽關,這在當時 中國 來講是往西去最遠的關隘了,所以有“西出陽關無故人”一說。而漢朝修築長城在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保障 絲綢之路 的暢通,但漢長城大多是用泥土及蘆葦修築而成,所以毀損嚴重,現存的也不多。
到唐朝時 中國 強大了,盛唐時期萬國來朝,沒有了外來侵略的危險,所以沒必要再大修長城了。而到了宋朝,承接盛唐時的強勢,宋朝皇帝想的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棄武從文了。每日里是歌舞升平,那裡還有什麼防範意識,自然不會考慮再修長城的。所以唐、宋是歷代修築長城最少的朝代。
元朝時,實際是北方 蒙古 民族侵入中原,而其攻城略地直至 中亞 腹地,當時 蒙古 帝國的版圖是全世界最大的,這是一個進攻型的民族,所以他不會要這種用於防禦的城牆。到了明朝,雖然統一了 中國 內地,但元朝的殘餘並沒有消滅盡,為了防禦北元的侵襲,明朝便大修長城,其長度與漢朝有得一比,而現時保存完好的長城大部份都是明朝時所修,所以被稱為明長城。
到了清朝,就再沒有修建長城了,因為清朝也是北方民族進入中原大地,他們本就是越長城而入關的,好不容易進得關來,怎會再建長城將自己擋住的道理。因為歷來修建長城主要就是用來防禦北方游牧民族侵擾的,而兩個來自北方的民族統一 中國 後都不修長城也就不足為怪了。
從長城的歷史可以看出,長城的修建其目的主要是用於防禦,可見 中國 幾千年來的治國理念大都是以防禦為主的,所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其基礎也是建立在以防禦為主的思想體系中,這也是 中國 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使然。 好了,長城的歷史還有許多,還是讓我們回到 嘉峪關 , 嘉峪關 就是明長城西端的起點,建於明洪武5年(公元1372年)。都說 嘉峪關 是第一雄關,確實是名不虛傳,無論從關城的規模,及關城的軍事設施配備,以及現今保存的完好程度,都當得起天下第一的稱號。 嘉峪關 關城有內城、外城、 羅城 、瓮城之分,城外還建有城壕。在城上我們看到有幾門大炮,日期為永樂7年(公元1410年),應該是哪個時期所配備的,而如此堅固的城牆,再加上炮火的配置,在軍事防禦方面可說是萬無一失的了。城內還有一個練兵場,無戰事時還可以操演陣法,可見關城之大了。而除了這些用於軍事方面的建築外,關城內還建有一座“關帝廟”,因為關老爺在古代是被武將們視作戰神式的人物,出征之前拜一拜關老爺,可保佑自己平安歸來。而更難得的是關城內還建有一座戲臺,鎮守邊關是非常辛苦的,看來守關將士還是很懂得“文武之道,一張一弛”,軍事休閑兩不誤的。而且 嘉峪關 不光只是用於軍事,它也是通往西域的必經關口,所以來往的客 商都 得從 嘉峪關 通關,而有此戲臺,也可在此歇腳休息片刻了。
嘉峪關 不只是關城有名,還有兩個地方也是非常著名的,一個是“長城第一墩”,再一個就是“懸臂長城”了。第一墩很好理解,因為任何城牆都是要有個支柱做起點的,這個第一墩就是長城西邊的起點支柱,古代 中國 人民就是從這個第一墩開始建築了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工程——萬里長城。而懸臂長城就不太好理解了,但到了懸臂長城地一看,就會明白為何叫“懸臂”了,因這一段長城是“築於約四十五度的山脊之上,形似凌空倒掛”,所以懸臂長城由此得名。
醉卧沙場君莫笑
其實 嘉峪關 早已是名聲在外了,因為長城是“西起 嘉峪關 ”的,只不過是 嘉峪關 太遠了,因為 嘉峪關 是通往西域的最後關口,內地人一般並不往那邊去的,所以現今也還沒有成為熱門景點,但是只要是去過的人,無不為其雄偉壯觀的城垣所震撼,同時也驚嘆古代 中國 人民的建築技能與魄力,要在那廣袤無垠的沙漠戈壁上,甚或那漫無人跡的崇山峻嶺峭壁深壑建起這萬里長城,這是只有我們中華民族才能做得到的壯舉,古今中外,概莫能外。